APP下载

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研究现状与启示

2009-06-18

考试周刊 2009年34期
关键词:自发性界定俱乐部

张 涛 王 军 曲 京

摘要: 目前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研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作者在借鉴国外大众体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认为,揭示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形成、维持和发展的机制既是培育此类体育组织的依据,又是今后开展此项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 非正式体育群体研究现状启示

我国正式的体育组织、群体、社团等,是我国大众体育与大众健身活动的重要组织依托,并对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然而其数量太少,根本无法满足13亿人口的大众体育健身活动要求。非正式的体育活动群体在现阶段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绝大多数群众体育健身的组织保障,是真正老百姓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然而,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对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研究非常不足。开展对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系统研究,对于完善我国大众体育科学研究的领域,为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后继研究奠定基础,为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培育、管理等实践活动提供依据,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非正式体育群体的概念

目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对各类体育组织的研究文献比较多,但用词尚不够统一,尤其是“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两概念与非正式体育群体之间的关系还不够明确。因而在界定非正式体育群体概念之前有必要对“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两概念进行专门的讨论,以明确自发性群众体育活动组织概念的外延。

在笔者掌握的文献中,卢元镇先生是最早对“体育社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他认为:“体育社团就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和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此后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体育社团的进一步研究,如崔丽丽等研究认为:“体育社团是一种社会组织,即执行一定的体育职能,完成特定的体育目标,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群体。”黄亚玲在其《论中国体育社团——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变下的体育社团改革》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对体育社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体育社团是公民自愿组成,自主管理,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其章程以体育运动(或活动)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可见对于体育社团的形成是“有计划地组织起来”还是由“公民自愿组成”,目前还无定论。

再如“体育俱乐部”的概念:钟天朗认为:“体育俱乐部就是指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一种体育经营实体或体育组织(社团组织)。”并将体育俱乐部分为业余体育俱乐部、职业体育俱乐部和商业性体育俱乐部。可见作为体育组织高级形态的“体育俱乐部”很难将非正式体育群体纳入其范畴之内。

通过分析“体育社团”与“体育俱乐部”两个概念,笔者发现如下问题:第一,从体育社团的性质来看,它与非正式体育群体的性质存在差异(体育社团均是具有系统组织结构的正式组织),不能将非正式体育群体纳入体育社团概念体系之中。并且非正式体育群体与体育俱乐部在概念外延上也不具有交叉性,更不等同于非营利性体育组织。第二,目前我国体育组织研究中对概念的使用还不够规范,即使是对已广泛运用于体育实践和体育科学研究中的“体育社团”这一概念的界定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研究非正式体育群体之前必须明确界定非正式体育群体的性质、内涵与外延。第三,对不同体育组织进行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各专家学者往往从各自的研究需要和立场出发进行划分,容易造成概念外延的交叉甚至混同的现象,对于今后继续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可能带来一定的困难。

鉴于以上认识,笔者将非正式体育群体作如下初步界定:非正式体育群体是人们基于共同的爱好、利益、感情与友谊,在体育实践的基础上,不受任何外界“建制”部门的因素影响和制约,自发形成并自主管理的非正式的、结构松散的,利用公共场所,以健身、娱乐、交际、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组织。

笔者通过分析“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两概念,明确了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外延,进而对自发性群众体育活动组织进行了概念界定,据此也就找到了界定文献的有力依据:(1)各类体育组织定义中对其性质的界定,(2)组织的特征,(3)是否有来自组织之外的“建制”部门的因素制约。这样有利于明确揭示我国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而不至于偏离主题。

2.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下五个方面:

2.1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现状

非正式体育群体形式的自发性;方式的多样性,包括直接参与型与间接参与型两种;活动的经常性和内容的广泛性。

2.2非正式体育群体的作用

非正式体育群体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载体;非正式体育群体在全民健身中具有感召力;非正式体育群体有力地促进了全民健身的运动发展。

2.3非正式体育群体建设的基本途径

社区自发性体育组织建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解决自发性体育组织的经费矛盾对推动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组织成员对于加强组织管理具有较强的内在需求。

2.4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发展趋势

从非正式体育群体的活动内容上看,消遣娱乐类项目将占更大的比重,体育是为了健身的唯一功利目标得到改变;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不仅能得到物质保障,而且能得到闲暇时间的保障;非正式体育群体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既源于人口的老龄化,又源于现代家庭结构的变迁和家庭功能的外移。

2.5我国非正式体育群体存在的问题

非正式体育群体发展不平衡;场地设施缺乏;老年体育群体是非正式体育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老年体育群体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等等。

3.对我国非正式体育群体研究现状的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非正式体育群体迅速发展,在基层体育组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对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研究还非常不足。笔者虽然在文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关于体育社团和基层社区体育组织研究的文献资料,但是对其概念分析后发现,这些关于体育社团和基层社区体育组织的研究中所使用的概念大多具有“官民两重性”,往往亦官亦民,没有准确地给予性质上的界定,因而笔者没有将其纳入研究范围。另外,目前许多研究者往往是站在“官”的立场上对民间的体育组织加以研究,导致其考察对象很难界定纯粹意义上的非正式体育群体,其研究内容及结论也多是指导性的,如:怎样从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加强管理、加强组织建设上来解决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发展问题,不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笔者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我国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研究突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对非正式体育群体及其相关概念的使用不统一,并且在个别概念的界定上比较模糊。其次,关于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研究成果非常少,并且主要集中在对学校的自发性体育组织研究,这与我国目前群众性的自发性体育组织发展水平极不对称。再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区自发性体育组织的发展途径,但是没有发现对非正式体育群体形成和发展机制的研究成果。最后,改变研究的角度与立场是今后开展对非正式体育群体研究工组的当务之急,站在“官”的立场或“亦官亦民”的立场对非正式体育群体开展研究难以揭示其本质的规律性特征。

4.启示

4.1关于规范体育组织概念体系和统一概念划分标准的思考。

关于体育术语的统一和规范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的术语委员会承认了由奥利切尔创立的“体育术语统一研究会”,该研究会于当年讨论了体育的基本概念,并于1965年举办了“国际体育术语统一研究会”。可见体育术语的规范问题是伴随体育发展和体育科学研究进程的一个具有历史性的问题。

笔者在对研究文献的界定和非正式体育群体相关概念的分析中发现,我国现阶段关于体育组织的研究存在概念使用不够规范和对不同体育组织的划分缺乏统一标准两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势必成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障碍。因而,建立关于体育组织的各级概念体系,并统一概念的划分标准,从而使其外延得到明确,就成为当前关于体育组织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是今后研究工作深入开展的基础。

4.2关于转变“亦官亦民”的研究立场的思考。

卢元镇先生于20世纪末提出了我国体育社团的“官民两重性”问题,“官民两重性”恰好反映了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性特征。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转型,体育社团“官民两重性”特征,以及竞技体育领域“举国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关于体育组织的研究中往往带有一定的“亦官亦民”色彩。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第三部门的崛起,“亦官亦民”的研究立场应当尽快得到改变,研究者应开展对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研究工作。

4.3关于当前我国非正式体育群体研究工作切入点问题的思考。

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积极培育各类体育组织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大众体育发展路径。培育大众体育活动组织的基本前提是深刻认识和把握体育活动组织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外部机制,只有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培育各类体育活动组织的制度、措施等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发生、发展与消亡过程有其必然的内在规律性,这一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揭示这一规律不仅是对自发性群众体育活动组织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基础环节,而且是在大众体育实践中发展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前提条件。鉴于目前我国非正式体育群体发展水平、趋势与非正式体育群体科学研究的不对称性,以及非正式体育群体研究本身的不完善,笔者认为揭示自发性体育组织的形成、维持和发展机制既是此类体育组织培育工作的基本依据,又是目前我国非正式体育群体研究工作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吕树庭,卢元镇.体育社会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4:74-75.

[2]孟凡强.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概念的认识[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1:36-39.

[3]吴铎.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135.

[4]孟凡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成因的理论探讨——兼论后继实证研究面临的主要课题[J].体育学刊,2006,2:64-67.

[5]孟凡强,钟晨.非正式体育群体研究现状与述评[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6-89.

[6]陈泽兵.社会转型期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4):27-29.

[7]徐坚.我国城市社区自发性体育组织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2000.

[8]崔丽丽,王炜,苏连勇等.中国体育社团研究(综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8,(1):33-36.

[9]汪明旗.我国城市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9-11.

猜你喜欢

自发性界定俱乐部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高血压界定范围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