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国画笔墨的时代精神

2009-06-18杨小卫

考试周刊 2009年34期
关键词:笔迹笔墨中国画

杨小卫

摘要: 本文阐述了中国画的笔墨内涵,分析了中国画的时代特征,再延伸到时代精神方面,探讨了笔墨当随时代的特质。

关键词: 中国画笔墨时代精神

1.中国画的笔墨内涵

笔墨作为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其主要含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工具材料,如毛笔、宣纸、墨、国画色。二是笔迹的独立审美价值。点、线等笔画要有起、行、收的用笔意蕴。如起笔欲右先左,行笔中锋铺毫,收笔、回锋或出锋都须力贯到底,不能软弱;行笔力透纸背,但这是一种内敛的力量,决不能生硬,无论点、划都要求含蓄,是“写”不是“刷”、“扫”,甚至也不能是“画”。古人云:横线如千里阵云,竖线如万岁枯藤,点如高山坠石,等等,这些既是形容古人用笔达到的高度,又是对笔迹形状提出的审美要求。人们为了使笔迹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非常注意训练控制毛笔的能力,并注重锤炼用水、用墨、用色的技法。宣纸上呈现的笔迹、墨韵效果往往能体现画家的技法、技能水平。三是笔迹之间的动势联系。笔迹之间映带、顾盼、相背、相向、若断若连、笔断意连等,通过这些动势的变化给人生动的感觉。这些笔画动势与笔迹形状的有机结合,反映出画家驾驭毛笔的能力及对笔墨语言的感悟理解水平,同时也能反映出作者作画时的情绪波动及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文化修养功底。四是笔迹表现客体形神的准确度。这些具有相对独立审美价值的活的线条和点、块被作者激情饱满而又有条不紊地挥洒在纸上,一笔一画勾勒出作者对客体形神的把握和再创造的主体意识。笔迹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要在准确表现客体形神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而且二者结合的紧密程度亦可显示画家的笔墨功夫水平。“笔墨”不仅是材料的概念,更是艺术语言、艺术形式、技法和艺术品位的概念,是中国画千余年形成的意象审美精神的独特体现,是中国画写意传统的特质。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始终将人道与天道合起来探索,注重二者的联系,这与西方古代哲学从公元前五世纪开始,将物质与精神明显区别开来的二元论的世界观不同。不论是远古时代的“阴阳交互”、“有无相生”、“五行说”,还是儒家的由人及天、道家的由天及人,都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如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传统美学体现着传统哲学的辩证与和谐内涵,一直强调造化与心源、形与神、似与不似等范畴的对立统一关系,因而传统艺术家将主客观的统一作为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所谓“物我两忘”、“与天同契”、“山川与我神遇而迹化”等,都是对这种追求目标的描述。

总之,中国画笔墨经过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的自律过程而逐渐成熟,其中对笔墨、形神及干湿、浓淡、黑白、收放等范畴都强调对立统一关系。同样,国画书法用笔的内定规范也都体现了传统哲学的统一和谐运动观点,体现了人与天地精神往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主客统一的美学意识。老庄的辩证机智启发了笔墨表现的无限丰富和主体对客观的主动性;儒家的“成教化、助人伦”思想有利于中国画既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又注重社会功能的实现;禅宗的直觉妙悟则被文人艺术家融入人品、修养、笔墨创作的自我修炼过程。由此可见,传统哲学、美学的精神实质贯穿在笔墨语言的锤炼过程之中,笔墨是传统哲学、美学精神的体现。

2.中国画的时代特征

近现代以来,人的个体意识觉醒,种种变革与冲突无处不在,极度张扬的个性趋向疯狂和怪诞。将个体特性不断推向极致的思潮此起彼伏,似乎只有越拉越大的个性差别才能维系日益失去凝聚力的整体。传统哲学、美学精神受到挑战,传统笔墨因遭到冲击而彷徨、困惑,笔墨之争众说纷纭。“五四”时期,知识精英们将对封建统治腐败无能的痛恨迁怒于传统文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术教学以前苏联素描代替一切造型基础;八五新潮,企图将中国画一夜之间推向西方现代派模式;90年代,当人们发现狂热崇拜的西方现代派正是从东方神韵吸取了营养的时候,才冷静地把目光转回自家传统上来,重新审视传统发展轨迹。正是旧的社会生态失衡与新社会发展的不完善导致人们思想的变异与冲突,而新思想的形成必须经过变异、冲撞过程才能达到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也许我们的时代正是那个历史轮回中的冲撞阶段,新的和谐还有待时日。然而时代不可逆转,笔墨在不可避免的困惑与彷徨之后必然迎来新的飞跃。新的笔墨形式的完善期待新的指导思想的完善,笔墨的发展与时代息息相关。

总之,笔墨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后浪推前浪,奔腾不息。如果说自然和谐的古代哲学孕育了传统笔墨的发生发展,那么近现代以来,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则必然造就个性张扬的现代笔墨,笔墨的审美品质中包含了审丑特征亦不足为怪。中国画既没有穷途末路,又不会一帆风顺。无论是古代的天人合一、近现代的自我发现,还是当代的疯狂与怪诞,都是时代的产物,是笔墨自律过程使然:笔墨语言的功能在于传达不同时期人们的不同思想感情,而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又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和表现对象,因此,笔墨随时代变化是自然而然的,时代性是笔墨语言的最本质的属性。历史不会割断,变异与冲撞之后便是新的层面的和谐。接续古人未了之思绪,开创今日勃勃之生机。

3.笔墨当随时代

“笔墨当随时代”,只是中国清代画家石涛的一句名言,有三方面的内涵。其一,所谓“笔墨”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画正是有了中国之“笔墨”,所以才形成了中国画艺术的特色;其二,所谓“随时代”,是对中国画发展问题提出的原则与标准,即传统的“笔墨”不能失去时代的气息与风貌,否则将使中国画的发展失去新意,乃至停滞。其三,笔墨既是物质,又是工具,它只有通过与艺术家的艺术思维相结合,才能使其产生中国画独有的艺术性与神秘性,从而使中国画作品拥有应有的艺术魅力。

随着科学与人类的进步,当今的时代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中国的民族传统与传统文化并未随之而消失,反而在现代科学中更加显现出其博大精深,以及对时代发展的现实意义。因此,面对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的问题,更加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切实体会到“笔墨当随时代”的真正含义。就“笔墨当随时代”的问题而言,画家应当从理性上认识,而不能单从表面与形式上理解,只有做到这一点,“笔墨”才可以随时代而变化,人们才能创造出赋有现实感的艺术作品。

4.结语

在艺术创作更重视独创性的今天,每个画家的追求有所侧重,有所执着,甚至有所偏激是可以理解的,这样才可能产生时代震撼、个性鲜明的大师,努力使艺术风格差异性增大而又彼此宽容,才能真正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243-255.

[2]庄周.庄子[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20.

[3]顾平.返本开新[M].四川: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17-18.

[4]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243.

[5]阮荣春.中国美术史[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345.

猜你喜欢

笔迹笔墨中国画
中国画
巧克力能否去除桌上的油性笔笔迹
笔墨童年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笔迹泄露大秘密
笔迹鉴定过程中的心理偏差及其控制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