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短信文化的尝试

2009-06-18

考试周刊 2009年34期
关键词:短信中学生情感

夏 永

手机短信,因为它独特的优势和无所不包的涵盖范围,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誉为继纸媒、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大媒体。目前,拥有手机的中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年级越高,拥有手机的学生越多。据调查,高中生拥有手机量已经达到一半以上,而且手机的主要业务就是同学之间的相互收发短信;中学生利用手机收、发短信次数与通话次数之比约为8:1,短信成了中学生与家人、同学交流的主要方式。短信现象,已成为中学校园的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作为政治教师,面对这种新兴的短信文化现象,既不能回避,又不能压制,而是要重视短信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并将其视为难得的教育契机和宝贵的课程资源。

一、短信文化的影响

短信文化虽然出现时间不长,但是已经渗透到中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对中学生的思想、情感、生活、学习等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短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丰富多彩、纷繁芜杂的,然而就其内容来讲,大多是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不少短信都蕴涵美好的情感,充满智慧,给中学生以思想的启迪、艺术的享受。学生能从短信中感受人生之情,体验人生之趣,也能从中体察人生之态,品尝人生之味。

不能否认,短信中也存在相当多的不健康因素,有的很搞笑,有的很低俗,还有的纯粹就是垃圾。在学生收、发的手机短信中,约6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灰色短信或垃圾短信,这其中还有一些是“有色”短信和无聊的蛊惑、骚扰短信及诈骗类短信等。

短信内容的良莠并存,必将对中学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尤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积极健康的短信能给人启迪、催人进取,无聊垃圾短信则让人委靡、令人颓废。教师不能无视短信文化现象,也不能忽视短信文化的影响,而是要积极面对,正确引导,引导学生理智看待短信,理性看到短信的不同作用,对不同的短信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细细品味,有的一笑了之,有的立即删除,让学生学会抵御不良短信的影响,抵制无聊短信的侵害。

二、短信文化入课来

1.陶冶情操,升华情感。实行新课程以来,思想政治课强调三维教学目标,主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思想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提高情感教育的意识,善于抓住情感教育契机。短信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应当适时地将其嫁接到教学内容中,以提升教学的德育内涵。

比如:学习《文化生活》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时,学生都知道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教材提到:为什么会“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传统节日激起了无限的亲情。此时中秋节刚过,我就引入了中秋祝福短信:“月圆家圆人圆团团圆圆,国和家和人和和气满堂。华夏九州同祝福,中秋两岸盼团圆。”“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联结在一起?是中华文化。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春节大门上贴的红春联;那成双的“喜”字,那倒贴的“福”字,那前额突出的老寿星,那戏台的脸谱……所有这一切都唤起游子们浓郁的乡愁,魂牵梦绕中华情。”这些短信凝结着浓浓的乡情和浓郁的民族情结,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了解生活,贴近实际。“三贴近”原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思想政治新课程主张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生活主题为基础,以生活逻辑为主线,以学科知识为桥梁;组织方式强调不违背理论逻辑,更强调合乎生活逻辑。可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立足点。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是纷繁多样的。短信就是一种崭新的呈现方式,它能折射生活的色彩,是我们了解生活的窗口。

比如学习《文化生活》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了强调我们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结合29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引入以下两个短信:“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奥运五福娃高举祥云,笑迎四海宾朋欢聚北京。大海蓝天阳光笑脸掌声中华好儿女齐奏凯歌,助威体育健儿再创辉煌。”“两个奥运完美收官,圆满成功不是终点。神州‘绿色应当长久,华夏‘科技更要发展,九域‘人文仍需重视,祖国强盛才能永远。”这些鲜活的短信,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增添了生活气息。

3.增添乐趣,引发思考。课堂是快乐的场所,教师是快乐的使者。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主动性不强,课堂气氛不活跃,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学缺乏应有的情趣。美国有一位小学校长,为了激发学生多读书,和学生打赌去吻一头肥猪,结果掀起了全校学生的读书热潮。这就是教育的情趣,它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教师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情趣素材就可以信手拈来。短信中不乏轻松幽默、情趣盎然的好段子,将其引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添教学的乐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众所周知,新教材淡化了理论难度和逻辑体系,但是思想政治新教材中,仍然有不少概念、观点、原理比较抽象、枯燥,也不易理解,特别是《生活与哲学》里的一些原理更是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借用一些轻松活泼、富有哲理的短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学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为了强化学生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可以使用短信:“真理喜欢批评,因为经过批评,真理就会取胜;谬误害怕批评,因为经过批评,谬误就要失败。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个缝隙,就能照亮整个大地;谬误是黑暗的,只要有一个缝隙,就能遮盖整个天空。”而短信“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漂浮的白云”则体现了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短信轻松活泼,幽默风趣,引入哲学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增添了教学情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4.关注社会,针砭时弊。《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关心生活,还要关注时事,紧扣时代的脉搏,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抓住学生的思想脉搏。

比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的“价格变动的影响”,探究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时,为了说明企业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短信“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中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中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中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酸铜。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就足已引起学生对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的深刻关注。

总之,短信,广泛渗透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短信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日益凸显。虽然短信文化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但蕴涵着难得的教育契机和宝贵的教学资源,只要教师积极面对,冷静分析,创造使用,短信文化必将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猜你喜欢

短信中学生情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道歉短信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代发短信
情感移植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