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认知失调理论,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2009-06-18徐炳寿

考试周刊 2009年34期
关键词:目标思维数学

徐炳寿

摘要: 认知失调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课堂工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从而增强课堂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认知失调学习能力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他认为:在对任何问题和事件上,人总有一种要保持其认知协调的倾向,一旦不协调,便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人就会感到紧张、不安和烦闷,就会产生消除这种不协调的内在动力,以获得内心的平衡,从而达到知识、信念、态度或行为的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认知失调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学习现象发生的先决条件。学生的认知心理进程是遵循平衡—不平衡—平衡循环往复规律的。因此,促进小学生的认知失调,是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策略。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在此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目标,诱导认知失调

教学目标是教师预期实现的学生的行为变化,它贯穿一堂课的始终。在课始、课中和课结束时,它对学生的行为分别有着导向、调节、标准的功能。所以,在教学中,师生要共同制订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面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概念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制订出学习本课的目标: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正确计算圆的面积。这样由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学生内心处于失调状态,迫切需要达到既定的目标,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且及时、自觉地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只有提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教学目标应有层次,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快乐,否则,就有可能在教学中由于缺乏新旧知识的联系或全体学生的参与而失去认知失调的现象。教学目标既要有知识、技能目标,又应有情感目标,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会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以“疑”为主,引发认知失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根据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等心理特点,以“疑”为线索,使学生对知识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就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实际上就是运用了认知失调理论。

1.课前预习性质疑

课前让学生质疑,一般针对课题进行,即根据课题提出自己不知道或急于弄明白的问题,有利于引发认知失调。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笔者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谈谈看到这个课题想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纷纷提出:小数是怎么来的?什么叫小数?学了小数有什么用?这一系列的问题,促进了学生认知失调的形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中深入学习质疑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的过程,也是学生新旧知识不断构成矛盾、产生疑问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一有问题就提出来,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教师要在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认知心理状态的前提下,循循善诱,不断深入,这样可以连续地促使学生的认知失调。如在教学《除数是整百数的简便除法》时,笔者先让学生看课本上5300÷200的两种竖式,学生围绕竖式提出了不同思维层面的问题:(1)这两个竖式一样吗?(2)余数为什么是100,而不是1?(3)左边竖式中商26为什么在被除数的千位与百位上?(4)商为什么不是2600,而是26?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生疑,不断产生认知失调,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3.课后回顾延伸性质疑

质疑是发现,发现是成功的一半。课结束时的质疑更能促使思维的深化。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结束时,学生提出:“汽车上的测示器记载行驶的千米数是怎样算出来的?”显然,这位学生是受笔者在导入新课时设疑“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制造成圆的?”的启发,结合自己所观察到汽车上测示器的路程记载数而提出来的。经笔者引导,学生把“测示器—车轮—圆—圆的周长”联系起来而萌发出“圆的周长—车轮—车轮的周数—测示器”的解题策略,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三、运用激励,激发认知失调

激励是促使学生认知失调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激励有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形成,使他们打破平衡,形成认知失调,从而加强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内驱力,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常用的激励方式有:1.榜样激励,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经常注意让一些思路清晰、有一定表达能力,并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做示范,那么其他学生就会相应地模仿这一行为。

2.言语激励。即通过外在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直接强化。如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赞许、称赞和奖励。3.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例如,如果学生相信自己是诚实的,他可能会表现出诚实的品质,即使在没人看到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如果学生相信自己是有才能的,他就会试图达到较高的水平。费斯廷格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某个学生测验常常得5分,他的自我形象是“一个好学生”,这次考试得了3分,这与他的自我形象不一致。于是,他心里就产生了不快。为了解决这种不快,他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以后再也不得这么低的分数。因此,教师帮助学生维护积极的自我形象,将时时促进学生的认知失调,激励学生不断鞭策自己。

四、及时反馈,形成认知失调

学生在对某一问题积极地思考之后,往往在心理上伴随着对教师反馈的期待倾向。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通过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有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形成认知失调,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平均数》时,笔者让学生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遗憾?你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满意吗?你认为自己还有那些方面需要努力?”学生从教师正面、积极的反馈评价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看清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动力。

五、合作交流,促进认知失调

合作交流是建立在科学的教学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式,即学生在独立探究后,在小组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通过相互了解、启发和讨论,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数学交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合作交流可以不断促使学生的认知失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学会表达

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思维是否准确、迅速,是否有条理地选择并准确地提取有用的数学资料。因此,教师一要让学生知道表达什么,要求学生解释思维结果、思维过程、解题策略,以及思维受阻的原因和克服办法,从而加深对某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其次要让学生知道怎样表达,要求学生准确、敏捷地用口头和文字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他人听得清楚、看得明白。

2.学会吸收

学生要养成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会通过思考对别人的发言作出判断和补充,通过吸收别人的数学思想、解题策略,开阔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3.学会讨论。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听取同学的发言,使学生养成善于提出问题和不断进行反思的习惯。如一位学生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另一位学生及时予以反驳和纠正:“难道所有不相交的两条直线都叫平行线吗?我认为要在不相交前面加上‘同一平面内的条件。”其次,教师要选好讨论的话题。如:用什么方法去研究?怎样思考的?如何验证这个结论是正确的?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讨论的技巧,尊重别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修改、补充自己的想法,善于用例证、反证的方法证明观点,使人心服口服。

4.学会合作

一是选好合作的内容,如在发现规律、优化解决问题策略等方面进行;二是要把握合作的契机和时机,如在思维的交锋处、发散处进行;三是优化合作的方式,如分工再合作,或先独立思考再合作讨论,以达到开阔每个学生的思路的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因此,在平时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分析学生普遍存在认知失调这种心理现象出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策略和手段,不断对学生的心理失调进行调控,促使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诗亚.教学过程中认知发展突变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2]刘长城,胡林英.论青春期认知失调的成因及对策[J].山东省团校学报,1999,(4).

[3][美]班尼,约翰逊著.邵瑞珍等译.教育社会心理学[M].1986.

[4]沈静,姚本先.认知失调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http://www.tenyun.com/xuekejiaoyu/200901/21-736822.shtml.

[5]周振芳.认知失调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8).

猜你喜欢

目标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