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微

2009-06-17李娟华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双师型队伍建设高职教育

李娟华

【摘要】伴随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为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但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也面临着瓶颈问题,其中师资队伍建设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双师型”教师是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双师型”教师概念和建设进行了探讨,并对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 “双师型” 队伍建设

伴随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为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但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也面临着瓶颈问题,其中师资队伍建设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拟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做一探讨。

一、“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理解

何谓“双师型”教师?目前,我国对此概念的见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我国汉语中“师”的字义考证看,可以解释为一种称谓,是指“某些传授知识技术的人”,如教师、师傅;还有一种解释是指“掌握专门学术或技艺的人”,如工程师、技师等。如果将上述两种意思综合起来,从字面上可将“双师型”教师解释为既传授知识技术,又掌握专门技能的人。

2004年,我国教育部门在《高等教育统计指标解释》中有如下表述:双师型是指高等职业学校中具有中级及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课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或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及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成果已被企业(学校)使用,达到同行业(学校)中先进水平。

这段表述明确了符合“双师型”教师的条件,是对“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定或资格认定的规定,没有体现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界定。但从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如下含义:“双师型”教师首先特指专业课的专任教师,与此同时,必须具备与实践相关的三大类专业技术背景之一。

目前,在我国高职教育实践中,“双师型”教师概念可主要概括为三类。一种概括为“双证书型”。把它当作专业教师的一种类型,这种认识是相对于传统的普通高校的专业教师而言的。这种理解往往与行业或职业技能证书挂钩,这与我国对“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定的标准有关。但这种理解容易导致唯证书化,其实也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另一种把它理解为专业教师应该具有的素质,称为“双素质型”,这种理解强调教师应同时具有理论教学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素质,并且更侧重教师本身实践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实际提高。第三种是将前两种理解结合起来。笔者认为第三种理解比较全面,应将“双证书型”和“双素质型”联系起来。因为在高职教育中,专业多种多样,而目前我国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资格的类别有限,不能与专业一一对等。换句话说,高职教育中有些专业有相对应的行业或职业技能证书,但还有一些专业没有相对应的行业或职业证书,但并不等于说这些专业就不需要“双师型”教师,这些专业的教师仍需具备“双师型”教师应具有的实践知识和能力。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将“双师型”教师概括为从事教师职业,具有教师任职资格和教师中级及以上专业职称;具有中级及以上行业的、专业的技术证书或具有丰富的职业、专业岗位实践知识经验和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教师。

二、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点思考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从来源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第二部分是有过行业、企业工作经历、且符合教师从业资格而转入高职院校的人员;第三部分是兼职人员,包括其他院校教师和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其中第一部分人员占主体。这部分教师的优势是具有较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不足之处是职业岗位能力欠缺。因此,提高教师职业岗位能力成为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一项长期的任务。笔者认为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科学发展观强调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与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此,高等职业院校要形成和建立满足地区社会经济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结构等。“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要求,学校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清醒地认识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为此,学校要科学地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系统地构建学校各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要重视到影响学校生存及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专业或优势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也应关注在学校处于弱势专业,但社会需求大、或实践技能高的专业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后者可能会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这种前瞻性的人才储备,有利于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2.依托国家的政策、法律,建立“双师型”教师的校本培训的长效机制

“双师型”教师是在我国职业教育实践中,同时借鉴国外经验而逐渐形成的、有别于传统的教师的一种新的理解,因此,在我国现有的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性文件中均没有涉及到这一概念。近年来,在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教育政策文件,出现提出“双师型”教师的表述。例如,除本文前面提到的《高等教育统计指标解释》外,2004年9月,教育部等七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提出深化职业院校人事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05年11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提出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这些文件的出台,说明国家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加大政策倾斜的力度。

作为高职院校,要充分依托国家相关政策,建立校本培训为核心的“双师型”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制定管理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给予校本培训长效机制以制度上的保证;其次,高职院校要在有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教师的校外进修、培训和校内培训,构建校内、校外互补的“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再次,高职院校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一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校外进修、培训,另一方面,开展多样化的校内培训,通过各种培训活动,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做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常抓不懈。

3.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搭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平台

政府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宏观管理,搭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平台,发挥政府的导向功能,引导“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政府尽快制定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标准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教师与普通高等教育教师的标准既存在共性,又有所区别。由于我国现有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相关法律规定存在缺失,不能充分满足我国高职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国家修订或制定与高职教育教师的从业资格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标准,达到用法律规范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建立健全我国高职教育教师的培训体制

我国目前已在天津、上海、河南、北京、宁波、广东建立五大区域性的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由15所院校组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这表明我国已启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工作,尽管存在着地区覆盖面不够平衡、专业布局有限等问题,但这是我国高职教育教师的培训体制建立的开始。

此外,我国高职教育教师的培训仅仅依靠教育内部资源、在教育内部搭台是不能满足高职教育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里,高新理论技术在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需要从业者掌握科技知识、能够操纵高新技术设备。因此,在当今一线岗位者的职业技能中,科技文化的含量和水平是相当高的,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要胜任高职院校的教学,一方面,要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瞄准一线的科学技术更新变化,实现自己专业方面的科技知识不断更新;另一方面,随时掌握一线职业能力的发展变化,丰富和充实自己相关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这样,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经常性地接触一线职业岗位,及时获取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各种需求信息,以期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保证教学不落后于一线职业岗位发展变化的需要。为此,我国在建立健全高职教育师资培训体制时,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使政府各部门合力搭建制度平台,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一线职业岗位实习、进修的制度,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力的制度保障。

(3)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双师型”教师的科学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的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其中评价内容是核心,是进行评价的标准。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建立“双师型” 教师的评价体系时,必须重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要立足我国高职教育实践发展的现状;同时还要处理好现实性与前瞻性的关系,即评价体系既要有利于我国当前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又要兼顾到未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全方位的评价是指对“双师型” 教师的评价,既考察专业理论,又考察专业实践能力;既重视教师专业或职业证书的获取,又不能唯证书化,单纯追求取证数量,把证书作为衡量“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概括地说,全方位的评价应体现对“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

总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教发展中最具生命力的成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建设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我国高职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关键,也关系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因此,加强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化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商务印书馆,2002.1138.

[2]黄斌.深度解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J].教育与职业,2006,(4).

猜你喜欢

双师型队伍建设高职教育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