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电视新闻人物报道的理论研究

2009-06-11张大平

理论观察 2009年2期
关键词:新闻人物废墟电视新闻

张大平

[中图分类号]G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2-0176-01

人物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受众中有着其他新闻报道不可比拟的影响力。但是,有些电视新闻中的人物报道往往千人一面、标签化,使人觉得似曾相识,没有个性,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电视传媒声画结合的表现形式,为我们搞好人物报道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其特有的手法搞好人物报道。

一是通过典型环境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新闻人物的特点并不是超凡的壮举、动人的辞藻,他们的生活态度、思想品格总是在他所处的环境中,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自然流露出来,因此宣传新闻人物一定要把他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表现,对于电视新闻这种通过图像直观形式传递信息的媒体来说,利用典型环境来表现人物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08年5月,来自汶川灾区的灾情牵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在灾区救援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催人泪下。中央电视台曾报道了四川绵竹市消防大队19岁的消防战士荆利杰的事迹。我们看到这样的场面:在抢救遇险群众中,余震不断发生,钢筋和楼板摇摇欲坠,残存的墙体时不时往下掉,荆利杰全然不顾,手掌磨破了,手指头出血了,脚底被钢筋刺破了,荆利杰却没有停下来。5月13日上午10时许,就在抢救刘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在余震和吊车的操作中发生了巨大的晃动,楼板在摇,墙体在垮……二次坍塌!危险!快撤!消防指挥部下达了命令。荆利杰从废墟中钻了出来,就在此时,他听到废墟中有个男孩在呼救!他转身就要奔向废墟,余震再次袭来,并引发了更大面积的坍塌,战友们和群众把荆利杰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带,荆利杰跪在了地上。就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间,他哭着大喊:“我知道很危险,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但是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实践证明,把新闻人物置于典型的场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人物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是突出表现新闻人物的个性特征和风格。电视新闻所报道的新闻人物有不同的类型,大体上可分为名人伟人,公共人物和普通人物三种。他们或者因为人格魅力、显赫的事业成就,倍受观众瞩目;或者因为是某个新闻事件的参与者、策划者、反对者,而使自己闻名于世;或者因为有特殊经历和遭遇,具有故事性而成为新闻人物。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物的个性是人物的生命,只有个性的东西,才能在人脑中注入鲜艳的色彩,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物报道要着眼共性,立足个性,选准角度,拍活“这一个”,切忌脸谱化、概念化、千人一面,电视屏幕上呈现的新闻人物应该是独特的、有别于他人的;是丰富的而非单薄的;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是灵动的而非刻板的;是人性的而非物化的。这样的人物报道克服了脸谱化的展示与呈现,能引起观众的真情互动。人物新闻不是个人履历表,必须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个性特征和风格。

在新闻人物报道中要充分利用同期声表现人物人格魅力。人物同期声是指拍摄新闻时,同步采录的人物讲话,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等。在电视新闻中,人物同期声与解说词都是重要的声觉形象元素,它们与视觉形象元素一起共同承担着传播的功能,常言说,“言为心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没有人物同期声的采访,单靠画面和解说词是很难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是利用细节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典型细节特征的捕捉和抓取同样关乎电视人物报道的成败。细节,常被称作“新闻的细胞”、“通讯的血肉”。要想形象、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就让细节说话,好的人物报道正是对人物的一言一行,矛盾发展的具体环节进行细致的描摹,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渲染,才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传达了人物的神韵,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细节,尽管看来似乎是细枝末节,却小中见大,正是人物生活中最真实,最具特色的精华部分,是人物报道的活力所在。新闻人物报道,要有几个富有个性的细节作支撑,才会使整篇报道活跃。电视新闻时间有限。要在观众中唤起一种具体而丰满的现场感受,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细节,众所周知,细节的本质就是“放大”,通过细节的刻画,可以将人物的特点加以突出·从而愈加显示出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增强观众记忆。2008年,当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电枧台插发了这样一条消息,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接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电视屏幕反复展现张米亚两只僵硬的手臂,正是这两只僵硬的手臂使他用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看这条新闻时,很多观众流下了热泪。

猜你喜欢

新闻人物废墟电视新闻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怀念雷家沟的一处废墟
街头的废墟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废墟
本期新闻人物
本期新闻人物
本期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