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大国的利剑:俄罗斯现役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全家谱

2009-06-08李晓东

军事文摘 2009年3期
关键词:当量弹头核弹头

李晓东

最近一年来,俄罗斯为显示其强大的核力量,保持已经部署的战略导弹核武器的可靠性及良好的待发状态,频繁地进行战略弹道核导弹发射试验。而俄军的陆基洲际战略弹道导弹作为俄罗斯“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俄军手中的一柄利剑。

老当益壮的“撇撒旦”——PC-20型(北约编号SS-18)洲际弹道导弹

PC-20(SS-18)导弹是前苏联第三代洲际弹道导弹,于1972-1974年进行研制。1975年开始服役,部署在地下井中,至1982年时就已部署了300枚。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两级液体导弹,采用可贮存液体推进剂。该型导弹弹长36.5米,直径3米,射程可达12000千米,是世界上射程最远、体积最大、威胁最强的导弹之一。

导弹采用冷发射方式,当导弹离开发射井后主发动机才点火工作。因此,导弹发射井具备迅速再次装填能力。也许是惧怕这种导弹的巨大威力,北约给这种导弹起了个可怕的名字——“撒旦”。导弹战斗部既可以是单个大当量弹头,也可以装多个分导式多弹头。具备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导弹具有较高的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约为250—400米,适用于打击城市和导弹地下井。PC-20有六种型别:PC-20 I型至PC-20VI。其中,PC-20I型的射程最远,为12000千米;PC-20VI型精度最高,射程为10000千米时,命中精度的圆概率偏差仅为260米。目前,俄共约140枚PC-20洲际弹道导弹,其中大部分是1984年部署的PC-20IV型,小部分是1988年部署的PC-20V型。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该型导弹的生产国)签署了延长PC-20洲际弹道导弹的导弹作战系统使用期限的协议,以便使PC-20洲际弹道导能够再服役10~15年。

能发射卫星的导弹——PC-18型(北约编号SS-19)洲际弹道导弹

PC-18型(SS-19)导弹是前苏联研制成功的第四代、两级、可储液体推进剂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导弹长24米,弹体直径2.5米,采取惯性制导,起飞重量为105吨,投掷重量为3.5吨,最大射程为10000千米,从地下井发射,圆概率偏差为300~500米。前苏联曾经研制成功并部署过三种型号的PC-18导弹:其中,PC-18I型导弹是从1975年开始部署的,每枚导弹带6个分导式核弹头,每一个核弹头的威力为55万吨TNT当量;PC-18Ⅱ型导弹也是从1975年开始部署的,每枚导弹带1个核弹头,其威力为250—500万吨TNT当量;PC-18III型导弹是1979年开始部署的,每枚导弹带6个分导式核弹头,每一个核弹头的威力为55万吨TNT当量。目前仍在服役的PC-18导弹是带6个分导式核弹头的Ⅲ型导弹。

目前,俄罗斯约有130枚处于战备状态的PC-18洲际弹道导弹。所有PC-18洲际弹道导弹都部署在莫斯科以西俄罗斯西部的导弹阵地中。此外,冷战后俄罗斯曾一度打算将该型导弹改造成卫星运载火箭,以较低的价格来抢占民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赚取俄急需的外汇。不少老式的PC-18型导弹被改装成“轰鸣”和“箭”式运载火箭。俄罗斯还曾经用这种运载火箭为欧洲航天局发射过“克里塞特”号科研卫星。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俄军“先发制人”核战略的深化,特别是为了应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国家和战区反导系统,俄罗斯停止了将该型导弹改装运载火箭的计划,并从乌克兰购买了一批前苏联时期生产的SS-19导弹,用于充实俄军的战略火箭部队。近年来,俄军频频试射该型导弹,验证其作战效果。经过多次发射,俄军认为,该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是良好的,这些导弹能够执行任务直到本世纪30年代。

独一无二的“解剖刀”——PC-22(北约编号SS-24)洲际弹道导弹

PC-22(SS-24,北约称“解剖刀”)导弹系统是世界上惟一在役的使用铁路机动的洲际弹道导弹系统。该系统于1987年正式服役。这种导弹列车具有机动距离远,速度快,发射反应速度较快,可以逃避对方探测、监视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战略核武器。俄罗斯现有的SS-24型导弹系统是一种三级固体燃料推进的远程弹道导弹系统,其发射装置可以装在列车上经铁路各处移动。导弹列车上的SS-24三级固体洲际导弹射程约为10000千米,导弹命中精度的圆概率偏差约为200米,可以携带10个子弹头,每个子弹头的威力达50万吨TNT当量。由于弹头威力巨大,每列列车均可在转眼之间毁掉半个欧洲。

导弹发射时,导弹列车借助水平液压装置自动固定在铁轨上。随后,发射车厢顶棚上迅速竖起一个20余米高的导弹发射架。待蓄压器的燃气将导弹弹射出筒后,导弹点火飞向目标。由于铁路机动导弹系统的维护费相当高,因此,俄罗斯作出逐步销毁导弹列车的决定。目前,该型导弹不会超过15枚。

挺拔屹立的“白杨”——PC-12M型(北约编号SS-25)洲际弹道导弹

PC-12M(SS-25)是原苏联时期研制的一种三级固体洲际弹道导弹。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首批单弹头的PC-12M于1985年年底装备前苏联战略火箭军。该型导弹弹长18米,弹径1.8米,射程为10500千米,导弹发射重量35吨,全射程时圆概率偏差约为200米。该型导弹可携带单弹头或多弹头。导弹采用地下井热发射和公路机动冷发射两种发射方式。

公路机动冷发射时仅携带1枚当量在55万吨的核弹头,运输起竖发射车采用MAZ-543/7910轮式发射车,发射阵地是简易平房式阵地。阵地上有屋顶倾斜的发射间、轮式野外运输起竖发射车及必要的辅助设备,平时导弹贮存在房子里,接到命令后由运输起竖发射车将导弹运送到野外发射阵地,紧急时可打开房顶盖,直接从房子里把导弹起竖到垂直状态进行发射。目前,PC-12M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核打击力量的中坚之一,俄战略火箭军共有该型导弹约300枚,分别部署在俄境内9个军事基地。

独领风骚的“白杨”-M——PC-12M2型(北约编号SS-27)洲际弹道导弹

PC-12M2“白杨”-M导弹是俄罗斯独立后研制成功的第一种洲际导弹。

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它是PC-12M“白杨”导弹的改进型。该导弹为单弹头式三级圆体燃料洲际战略弹道导弹。导弹采用多种制导方式,既可机动发射,也可固定发射。该导弹长(带战斗部时)22.7米,直径1.95米,导弹发射重量47.2吨,战斗部重约1200千克,飞行距离超过10000米,弹头核装药的当量约为55万吨,导弹的命中精度不详,但从已公布的数据推算,应比老式的PC-12M“白杨”导弹有了较大的提高。

该型导弹发射车采用了俄罗斯独创的悬浮式自动发射装置,可以在软质土地上发射导弹,大大扩展了发射场的选择余地。同时由于命中精度的提高,导弹的战斗部增强了对目标的毁伤效率,“白杨”-M导弹比PC-12M“白杨”导弹毁伤效率提高了1—3倍。“白杨”-M导弹首次使用了3台功率强大的固体燃料发动机,这使导弹能够比其它俄制导弹以更快的速度飞行,大大缩减导弹在容易被跟踪的轨迹主动段中的飞行时间。此外,“白杨”-m导弹的弹头在末端飞行时,运用了俄最新研制的导弹弹头再入技术。该技术使导弹在末端飞行时能自行规避反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从而大大提高了对付各种反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白杨?-M导弹的诸多绝佳性能,似乎是专门为对付美国的NMD量体定做的,号称NMD的最大“克星”。据俄军称,“白杨”-M导弹比国外同类型导弹先进5~6年时间,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任何反导武器可以将其击落。2006年首批机动式发射的“白杨”-M导弹系统已部署在俄罗斯的伊万诺沃州。“白杨”-M导弹系统已成为俄罗斯核渴制力量的主力。

猜你喜欢

当量弹头核弹头
美近40年首次研制全新核弹头
汽车4S店财务管理与监控要点分析
核武器哪家强
伊朗被指控研发核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