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2009-06-04

体育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技术人员卫生体育教师

袁 冲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的要求,为保障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研究制订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是国家对中小学校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以及学生健康体检等方面的最基本要求,是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对《国家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卫生工作条例》的有效延伸与补充。

一、关于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基本标准

《标准》提出:“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根据体育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应该说前半句话作为前提,提得相当好,但后边的数字说明却给体育教师以压力。以初中为例,体育教师每周课时就达到18~21节,而且,相当部分学校在课时分配上是按照上限操作,同时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往往是主科教师先安排,然后再考虑体育等“副科”。再者,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那么,初中体育教师的周课时就远远超过20节,而同样是初中,语文、数学教师的周课时规定是5节,英语教师的周课时规定是4课时。就算主科教师有批改作业的工作量,那也和体育教师的组织课间操(早操)等性质一样,20节课才抵“语数”的5节,体育教师每天的工作负担就显得相对繁重,还有备课等弹性的工作。而现实是,体育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呈现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对的主要是城市超编,农村缺编,可我国80%的中小学在农村。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根本原因是仍然沿袭建国初期优惠城市、克扣农村的编制标准。为此建议:人事部门改革编制工作中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在国家核定各中小学编制总额以内,对城乡学校编制制定均衡配置的新标准。只有使农村中小学校总编制据实增加,才有可能解决好体育师资不足问题。那么,上面所谈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才会相对减轻,既保证教学,又兼顾课外体育活动,还能让体育教师有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体育锻炼和课余运动队的训练。

二、关于卫生(保健)室人员配备要求

《标准》提出: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这里就出现两种情况:

1.一些学生人数较多的名校(比如县中、市中、省中),规模达到五六千学生,照《标准》就要配备10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而这几乎或者说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10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支撑一个小型的乡村卫生院,而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和重心,不会在有限的编制中放置这么多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就是配备了,平均下来,在日常的工作日中,10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反而会觉得空闲,不好和教师的常规工作量相比。并且,在计算有关报酬的时候,是把这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教师身份对待,还是以一般工友对待,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就像以前的厂矿子弟学校的教师身份认证一样,往往会让他们陷入尴尬的境地。

2.大学校如此,小学校更不要谈了,学校连卫生室都没有,更不要谈专职校医或兼职校医。人事部门现在是按照学生人数给学校一个总的编制,但是没有具体细化到某个专业人员的比例配备,如何执行,也是一个难题。保健教师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其实也就是兼职,而假如每一个学科都配备一个兼职人员,消防、卫生、营养、交通等等,那么学校就如同一个小社会,机构膨胀,人员繁多,且都是游离在教学之外的。我们建议,教育要由全社会负担起一定的责任,像校园110一样,学校也和社区医院联系,设置校园120,由医院派专人负责学校师生的常规医疗服务,财政上则由教育和卫生按比例分担。

三、关于中小学生健康检查基本标准

《标准》规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选择符合相关要求的保健和医疗机构承担学生体检工作。健康体检项目必须包括内科、眼科、口腔、外科检查、肝功能的谷丙转氨酶、胆红素检测以及结核菌素试验。健康检查费用标准由省级相关部门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由学校公用经费开支,其他学生健康检查费用由省级政府制定统一的费用标准和解决办法。义务教育阶段,过去卫生部门定期到校检测学生身高、体重、视力等项目,由学生交体检费。现在不许乱收费,许多学校便停止了学生体检。现在把体检费用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列支,照上边的健康体检项目,费用也不在少数。而在经济较发达的江苏地区,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也只有500元、小学为300元。毕竟学校公用经费不是一个筐,什么都好放在里边支出,要么造成学生体检项目的“缺斤少两”,要么增加了学校的负担,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造成“厚此薄彼”。笔者以为,政府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经费保障机制,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专设“学生体检费”,专款专用,不应占用维持日常运转的公用经费,保证各种经济条件的所有大中小学生能得到健康体检。同时,在选择符合相关要求的保健和医疗机构承担学生体检工作方面,建议学校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权,一为市场经济下的价格商量;二为避免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选择权上的一方独大,滋生腐败。

(江苏省通州市川港中学 226314)

猜你喜欢

技术人员卫生体育教师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智取红领巾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浅议某集团公司技术人才流失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卫生歌
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使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讲卫生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