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椒江区农民工文化建设的思考

2009-06-03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途径现状

周 瑾

作者简介:周瑾(1979—),女,东南大学 2007MPA,档案馆员职称,研究方向:公共决策管理。

摘 要: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不断壮大,农民工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这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是社会发展进程中要切实解决好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椒江区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现状出发,指出当前本区农民工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探索农民工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农民工文化;现状;存在问题;建设;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1-006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1.032本刊网址:www.hbxb.netお

城市农民工是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群体,它是指常年和大部分时间在城市企业务工,但户籍仍在农村的一部分群体。随着椒江近几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椒江的农民工人数已超过17万,他们分布在许多行业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如何进行组织管理,已逐渐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政府对农民工的工资拖欠、子女入学等问题都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使农民工的管理逐渐上了轨道,然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这一块却往往被忽视,农民工因精神文化生活匮乏而导致的种种社会问题,已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为此,笔者认为,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农民工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一、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现状

从笔者近期对椒江城区部分农民工文化生活的调查结果来看,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有所丰富,但整体不足,尤其根据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收入及其自身的差别,出现了文化生活状态的分层现象。就我区海门街道而言,目前共有农民工约3.16万人,据不完全统计,他们的平均月收入大部分集中在1000-1500元之间,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主要服务于岩头工业园区的企业、建筑工地、城区的三产服务业等。从整体来看,他们的文化生活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文化生活相对丰富层。处于这个层次的农民工群体,主要包括一些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层人员、拥有一定资本和雇工的私营业主、有较少资本的自我雇用的个体工商户,以及一部分拥有一定专项技术的人才。他们拥有不错的经济收入,具备一定的空闲时间,有相对较高的文化程度,已逐渐融入到城市文化生活和消费中,积极参与并享受着城市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例如,他们就近可以享受到图书馆、文化馆、社区各类文体设施等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文化生活消费力,例如购置电视、VCD、电脑等文化生活消费品,也光顾KTV、健身馆、影剧院等文化经营场所。

二是有文化生活但不丰富层。这部分农民工以国有或私营企业的产业工人为主,还包括餐饮、商场或超市、修理工、洗头按摩等三产服务行业的工人,他们是具有相对稳定工作的低收入者,有一定闲暇的时间,对文化生活有着较强的需求,但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较低。其文化生活主要来自企业置办的文化设施,如篮球场、乒乓球活动室、阅览室、购买电视机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参与企业组织的文体活动,如安全教育、文明礼仪宣讲、技能培训、劳动竞赛、卡拉OK比赛、节庆文艺晚会等,根据不同服务处所的文化丰富程度而出现差异,但企业提供的文化生活还是非常有限的。其自主用于文化消费的比例很低,总体上,其文化生活还处于不丰富的状态。

三是文化生活缺失或匮乏层。这部分农民工主要是在城市打零工一族,例如建筑工人、家政服务业工人、私营企业短期雇用工人等,他们一般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随时存在失业的威胁,是从事城市里“脏、累、苦、差”工作的主力军。由于工作强度大,文化设施缺乏,再加上他们微薄的收入,基本上没有文化生活,其消费仍处在一种“生存消费”状态,文化生活对于他们来讲,是相当奢侈的。例如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往往一个工程的完工就可能面临着一次失业,平时生活基本上都在工地,高强度的白天劳作后,晚上大部分时间是用来睡觉休息,补充体力,最多是和工友们聊聊天,打打牌,他们有文化生活的需求但却处于匮乏状态。

二、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的文化生活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整体上有所改善和丰富,有小部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也融入了城市,但总体上仍存在较大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一)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存在孤岛化现象。

农民工从事的是城市里的非农工作,但其制度身份仍然是农民,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他们无法很好地融入城市社会里,为城市人所认同。这种孤岛化的现象首先表现在城乡、地域的文化差异上,他们既脱离了原本生存的文化环境,又无缘享受城市文化,他们身在城市,内心的自我定位仍是农民,在城市没有归属感。城市人也很少去主动走近农民工,了解他们、关怀他们,甚至对他们猜疑、不满和排斥。其次,他们从事的职业主要是社会上高强度、低收入的劳动,这便造成他们心理的孤寂和自卑,特别表现在一些农民工子女身上,加上一些人的偏见和歧视,更难使他们融入到整个社会文化中。

(二)农民工文化生活质量普遍不高。

主要表现在文化生活内容的粗俗化和形式的单调化上。农民工文化生活单调,空闲时间是大多以睡觉、聊天、看电视、打牌等方式进行消遣,其文化娱乐的支出相对较少。特别是一部分的农民工在受苦闷生活、背景离乡的长期压抑下,而又没有及时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的引导,精神极度空虚,往往通过看黄色、暴力的录像、书籍发泄不满情绪,其文化生活有粗俗化的倾向。

(三)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程度明显偏低。

主要表现在,一是很大一批农民工几乎没有精神文化的享受,他们仍处在生存为主的层面,二是农民工参与企业文化享受机会不均等,笔者通过走访部分企业,了解到那些工作相对不稳定的农民工如建筑工地的民工,不能加入企业工会组织,他所参与的文化生活明显少于工作长期稳定的员工。三是有些农民工有文化需求却得不到满足。笔者在对岩头一带企业的农民工进行调查,了解到很多农民工是有文化生活需求的,他们渴望看到书籍、电影、文艺演出,但因文化场所和设施缺乏等问题,得不到类似的文化享受。

笔者通过调查和分析,认为存在以上问题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1.城乡二元结构是体制性根源。中国的农村和城市本来就存在着经济和文化的差异,农民工由农村走入城市,尚带着明显的传统农村生活的烙印,形成了一种文化反差,客观上存在与城市主流文化不适应的而疏离的现象。

2.政府管理和职能转变不到位。农民工现象已存在多年,政府对这一群体的管理和引导尚未落实到位,没有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适合农民工生活的环境。农民工的文化权益没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政府不能够针对农民工的特殊文化需求给予足够的供给,使得农民工群体中存在有需求无法落实的情况,包括文化场所和文化设施的不足,适合农民工的文化产品和活动缺乏等。

3.部分企业无法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椒江是民营企业比较活跃的地区,很多企业是作坊式的,规模小、机制活,企业主通常根据市场经济和利润最大化的需要来组织生产,而不会顾及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会划出专项经费添置文化设施或有效地开展文化活动。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大型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发现文化的价值以及企业文化产生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才会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来促进生产发展,但对于农民工的文化建设也因企业而异。

4、农民工自身素质偏低。通过对海门街道农民工的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占多数,相当一部分还是文盲或半文盲状态,由于其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导致很多文体活动都难以参与。当笔者在一家企业问及农民工有没有参与篮球赛等活动时,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个难度较高,很多农民工根本不会打篮球。有些农民工在观念上没有参与文化生活的习惯和想法,只希望身体健康,多赚点钱。

三、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主导是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的前提

政府是维护整个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代表,具有管理整个社会事务和正确舆论导向的职能。在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政府应发挥主导的力量,保证其职能到位,做好宏观调控的文章。

一要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农民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农民工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是社会的主体,他们的发展和利益与整个社会不可分割,加快农民工文化建设是政府和社会的重要职责。加强农民工的文化建设关系到国家文明程度的提高,关系到城市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二要充分保障农民工的文化权利,创造宽松和谐的文化环境。党和政府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构建和谐社会高度出发,在创造宽松和谐的文化环境、使农民工共享文化成果方面,必然要发挥其主导作用。重点是加强规划,积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功能,切实通过各种途径调节文化资源的分配,全方位地为广大农民工提供文化设施和空间。要引导全社会消除偏见和歧视,多点包容和接纳,把农民工群体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

三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扶贫,让农民工公平地享受到城市文化建设的成果。对于偏离城区,且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区域要加大文化设施的投入,建立文化俱乐部或者文化活动中心。要继续活跃城区广场文化,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参与到文化生活中来,并通过这一文化载体,为农民工和城市居民间提供文化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文化的融合,推进城市文明和谐发展。要扶植文艺工作者创作贴近农民工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用优秀的作品引导人、鼓舞人。要以送种文化结合的思想,广泛开展互动交流的文艺活动,调动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企业推动是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的保证

企业要认识到农民工是企业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提升以及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生产力水平,要认识到企业做好农民工文化建设有利于为员工们创造出一个舒适、和谐的文化生活环境,促进他们更加努力工作。基于此,企业应当关心和重视农民工在文化方面的需求,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工的文化生活,要因企制宜、因陋就简地建设好农民工活动场所,逐步建立包括多功能厅、篮球场、阅览室在内的基础文化设施,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体活动,这不仅可增长农民工的知识,陶冶其情操,锻炼其体魄,而且也能培养农民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可谓是企业与农民工的双赢。

(三)社区共建是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的助推器

在现代社会,社区自治观念渐入人心, 城市居民已从单位人逐渐向社区人转变,社区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温馨的文化家园。而很多的农民工生活、工作在一定的城市社区中,因此,社区有责任也有义务采取措施去提高和改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应当将农民工纳入到社会支持救助网络范畴之内,视农民工为社区公民,通过社区的力量,帮助社区内的农民工解决实际问题,关心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免费地向农民工开放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主动组织农民工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逐步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感,这将对解决农民工文化生活孤岛化现状,促进社区的融合,最终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条件。

(四)农民工参与是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的动力

准确把握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是政府开展文化建设的前提,政府部门应该深入该群体进行调查研究,获准他们的需求,再做相应的规划以及开展各项具体文化服务,这将有利于该项工作的良好机制和长效机制的形成;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加强对农民工法律意识、科技意识、社会意识的教育和引导,多方面、多层次地提高农民工的精神境界、扩大知识面和视野,增强他们在城市的适应力、自信心;要以农民工为主角,帮他们构建自己的文艺团体,要挖掘和培育有文艺特长和喜好的农民工作为文艺骨干,为他们搭建良好的展求平台,并鼓励农民工通过自创、自编、自演的方式参与文艺节目,从而对农民工的生活进行有益的宣传,让城市人从另一个侧面认识、感受农民工,进而走近农民工的生活。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途径现状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