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竞争力理论:一个文献综述

2009-05-31瞿艳平

江汉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发展使得任何一个国家和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竞争力问题就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在竞争力理论研究中, 企业竞争力是核心,对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理论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整理, 有助于我们明确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市场能力;企业知识;虚拟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9)12-0047-03

一、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具体含义

笔者在全面地收集了企业竞争力概念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形式逻辑的方法把企业竞争力概念定义大致划分为三类:

一是环境观。世界经济论坛(WEF)1985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中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价格和质量优势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这一定义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即企业竞争力受环境影响、价格和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企业竞争力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机会。1990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IMD)将企业竞争力定义为它既产生于企业内部效率,又取决于国内、国际和部门的环境。罗国勋在其《二十一世纪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书中将企业竞争力定义为“企业和企业家在适应、协调和驾驶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①。张志强、吴建中等人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独立经营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企业合理使用其生产要素的能力②。胡大立(2001)将企业竞争力定义为: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通过自身要素的优化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在有限的市场资源配置中占有相对优势,进而处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能力③。该定义更为明确地突出和强调了企业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意义。

二是知识观。一般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获取、创造、应用知识的能力④。这一定义将知识纳入企业竞争力的范围之内。

三是市场能力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史宾斯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一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可贸易的能力⑤。并认为,贸易流向、技术开发管理、一般的产业政策和特殊的产业政策、国内管理政策、垄断竞争等对企业竞争力有深刻的影响。该理论突出了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环境因素。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E·波特教授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价值是客户愿意支付的价钱,而超额价值产生于以低于对手的价格提供同等的效益,或者所提供的效益补偿高价而有余。(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方式: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⑥ 很明显,波特教授是把企业竞争力等同于企业竞争优势,并从企业竞争优势的市场表现来理解和界定企业竞争力的。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认为,企业竞争力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考察:它可以被定义为是单独企业在可持续基础上保持或提高其市场份额的能力;或者它也可以被定义为是企业降低成本或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能力;或者它还可以是来源于利润率的竞争力⑦。姜青舫从狭义上将企业竞争力定义为:企业通过有效手段始终以较低成本生产并销售能较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以使他人市场份额不断向自己转移,并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能力⑧。该定义特别强调企业竞争力的市场表现或市场结果,即企业通过提供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更好地满足市场或消费者的需要所实现的企业市场份额与利润的扩张与增长。金碚研究员是我国较早系统研究竞争力问题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⑨。

二、企业竞争力理论的源流与发展

一是古典经济学理论。古典经济学没有直接对企业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但许多思想涉及到竞争力的来源。(1)社会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并认为,劳动分工机制提高生产效率的原理有三个:一是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分工而日益成熟;二是劳动分工可以免除工作转移中造成的时间损失;三是专门从事一项工作,有利于劳动者寻求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⑩。根据分工理论,企业存在着内部分工和外部分工。从内部看,企业的效率源于内部的分工,企业的能力源于分工基础上知识的增加和时间的节约。但过细的分工可能引起一些问题:增加信息交流成本,阻碍知识流动、降低创新能力、产生心理厌倦。因此,分工并不是唯一的培育竞争力的途径,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分工”与“合工”应该辩证地统一起来。从外部看,企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企业从事不同工作并拥有差异的能力,企业与企业是协作的关系。社会分工理论没有说明为什么市场中存在具有相同生产过程的企业,没有说明分工是竞争的结果,没有界定竞争力概念,也就不能解释竞争力的层次性、动态性。(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是建立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优势之上的,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商品所需劳动是有差异的,使不同的国家具有相对的优势。它仍然基于分工协作的思想,着眼于贸易双方,忽视竞争对手的活动特征,不能很好地解释企业竞争的复杂性。古典经济学只是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竞争力的思想,并不能全面地诠释企业竞争力,但这些思想为以后的理论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是产业结构论。该理论重视环境因素,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波特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所在产业的长期赢利潜力,二是企业在该产业中的市场地位。并指出,“决定企业赢利能力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赢利潜力)”,而产业的吸引力取决于该产业的竞争状况,而这又主要取决于该产业中的五种基本竞争力量: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供方侃价实力、买方侃价实力以及同行业竞争者。因此,企业要建立竞争优势,就要进行特定产业结构分析(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分析),这五种作用力共同决定产业竞争的强度以及产业利润率{11}。从总体上讲,以波特为代表的环境学派主要侧重从环境(产业市场结构)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竞争力问题,这些理论认为竞争力外生于企业并由企业外部的市场机会和竞争关系所决定,将企业竞争力和企业成长归于企业的市场力量(对市场的控制能力)与产业拓展,并认为这一力量与企业进行市场定位、构筑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的能力相一致,但不能解释为什么产业内企业间绩效比产业间绩效差异更大的现象。因为该理论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外部环境上面,过分强调了市场力的作用,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的一些内部因素(如资源、能力等)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三是资源论。重视资源的企业竞争力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组资源的集合体,侧重于从企业资源及其差异性出发,来寻找企业的竞争力{12}。企业应建立强有力的资源优势远胜于拥有突出的市场位势,企业成功的业绩依靠具有产生租金潜在价值的资源。早期资源基础理论以俄林的资源禀赋差异论为代表。俄林的资源禀赋差异论认为,各国资源的差异决定了一国的产业类型是资本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这些早期的资源基础理论只静态地考察了资源存量和生产相对成本的差异对各国贸易竞争优势的影响,而没有考察动态变化的影响,强调企业应从自身资源出发来理解和构建企业的竞争力,而忽视外部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四是能力论。能力论强调从企业内部因素与条件出发来理解竞争力,倾向于将企业看成是一个能力体系。该理论还认为资源是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它们是分析的基本单位,就资源本身而言几乎是没有生产能力的,它是应生产活动要求进行资源组合和协调。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其著名论文《公司核心能力》,企业能力理论开始获得全面快速发展,并逐步取代环境学派而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研究的新主流。他们把“企业能力”归结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并认为“核心能力”是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习,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13}。其后,斯托克、伊万斯和舒尔曼等学者提出了“整体核心能力”的概念,并认为正是企业的整体核心能力产生了竞争优势{14};哈默尔、贺尼等人提出了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15};Feurer和Chaharbaghi等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表现为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企业的能力、企业发展潜力,它是由股东和客户价值共同决定的,并建立了由顾客价值、股东、企业的人力资源、技术潜力及财务实力构成的企业竞争力三维模型及相应的定性评价矩阵{16}。

五是企业知识理论。企业知识理论是近年来才出现的,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藩罗斯的企业成长论;西蒙、马奇、塞耶特的行为论;哈耶克的知识论以及纳尔逊和温持的企业进化论等。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是知识,企业的异质性决定于企业知识的差异。企业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又称默会知识)是企业的竞争对手在经营上无法模仿的,这种不可模仿性突出地表现在:(1)过程性。企业的隐性知识往往是伴随着某个过程的知识,是体现在“干”中或实践中的知识,如果竞争对手没有参与这个过程,是很难体验到这种知识的存在,更不用说模仿了。(2)完整性。企业中显性知识是与没有意识到的隐性知识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竞争对手只能模仿他们了解的显性知识,而没有认识到隐性知识,也就根本谈不上模仿问题。(3)不明确性。在模仿过程中,竞争对手总希望发现并模仿核心因素,但实际上,某一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发生作用的一个函数,某一方面的隐性知识往往就是起关键作用的要素,但它常常被忽略,从而导致模仿失败。因此,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竞争力源于企业的知识,是内生性,由于知识是流动变化的,企业竞争力是动态的,企业获得竞争力的方法就必须在企业内部构建一个能够有效地吸收、保持、共享和转移知识活动的微观机理{17}。

三、企业竞争力理论的演进

一是虚拟企业理论。随着全球经济信息化、一体化和网络化过程的不断推进,市场变化加快,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顾客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单个企业仅仅依靠自身内部资源的整合已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传统的大规模、大批量、单功能的刚性生产方式也已不能满足这种市场需要。关于虚拟企业产生的动因,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虚拟企业理论的创始人普瑞斯、戈德曼、内格尔认为,虚拟企业产生的动因是企业适应灵捷竞争的需要,在灵捷竞争中,虚拟企业是一种实用的组织工具。与大量生产不同,处于灵捷竞争中的组织的变化是迅速的,组织设计是以机会为基础的,在变化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对于这种暂时的、变化的、稍纵即逝的机会,运用战略思维的竞争者采取虚拟企业的组织形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肯特从传统企业的弊端出发,探讨了虚拟组织的成因。他认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组织,作为一种由独立的供应商、制造商及顾客以各自相对独立的优势为结点而组成的网络,可以解决传统企业为了开展经营活动,而拥有从原材料供应到运输、后勤、服务等一系列完整的功能所造成的企业规模过大、反应迟钝等问题。

二是社会网络理论。主流经济学回避对社会网络的研究,而社会经济学认为,任何一个组织所在的环境的主要特征是组织和外界联系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理论背后的基本假设是: 任何经济行为都受到其所“根植”(embedded)的社会背景的巨大影响,并且这些行为的结果与行为人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密不可分。社会网络在知识传播方面具有市场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从新创企业来看,创业者的知识和技能很难在市场上进行买卖,知识的交换和转移很大程度上不在市场上发生,而往往通过非市场化的交流完成。一般而言,知识越密集的活动,越依赖于非市场化的交流,市场不再是知识交流的中心,各种关系在知识交流中的作用开始凸显。从社会网络的作用看,大量的资源和信息有可能通过企业家网络进行交换或流动,这在一定情况下会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并保证资源的获得,甚至有助于更有效地配置资源{18}。

综观有关竞争力问题的各种理论和观点,我们不难发现,古典经济学理论没有提及企业竞争力,更没有解释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而产业结构论认为企业竞争力的来源是由企业所处的产业长期赢利潜力和企业在该产业中的市场地位所决定的,包括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五因素”论在内都把企业放在一个产业或行业范围内进行分析,认为企业之间竞争力不同是由于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不同,该理论过分强调了市场力的作用,而忽视企业内部要素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理论工作者把竞争力寻找的着眼点从企业外部转移到企业内部,便形成了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即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束组成的集合,每一种资源都有各种不同的用途,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但是企业资源不具有独占性,而且资源本身而言几乎是没有生产能力的,它是应生产活动要求进行资源组合和协调,于是能力基础论应运而生。该理论提出企业获得、配置和保护资源的能力、企业家能力等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但隐藏在能力背后的是企业吸收知识、运用知识、保护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了企业各项功能的高低,进而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大小。

注释:

① 罗国勋:《二十一世纪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② 张志强、吴建忠:《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管理现代化》1999年第1期。

③ 胡大立:《企业竞争力》,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④ 包昌火等:《企业情报与企业竞争》,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⑤ A. Michael.Spence and Healther A. Hazard(1988), edi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al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U.S.

⑥ 迈克尔·E·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⑦UNCTAD.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Lessons from Empirical Studies. Geneva: UNCTAD Secretariat, TD/B/WG. 6/10.

⑧ 姜青舫:《企业竞争力数理分析》,《科研管理》2001年第4期。

⑨ 金碚等:《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⑩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45页。

{1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

{12} Penrose, E.T,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Originally Published 1959),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72.

{13} Prahalad, C.K.and Hamel, G.(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6: 79-91.

{14} Stalk, G., Evans, P.and Schulman, L.E.(1992a): Competing on Capabilities: The New Rules of Corporate Strategy,Ha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57-69.

{15} Hamel, Gary and A. Heene: Competence-based Compet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Ltd. 1994.

{16} Feurer, Chaharbaghi. Defining Competitiveness:A Holistic Approach. Manage Decision, 1994, 132(2): 49-58.

{17} 徐全军:《企业竞争力理论基础述评》,《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第5期。

{18} 孙明华:《企业竞争力理论演化趋势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作者简介:瞿艳平,男,1969年生,湖南沅陵人,管理学博士,湖南商学院讲师,湖南长沙,410205。

(责任编辑 陈孝兵)

猜你喜欢

企业竞争力
基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诚信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品牌建设研究
管理创新助力企业发展“逆水行舟”
基于财务指标分析的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人性化模式在酒店管理中的作用及意义
强化网络营销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途径探究
强化网络营销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途径探究
古兜温泉综合度假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企业竞争力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