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营利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前提

2009-05-29盛大林

环球慈善 2009年5期
关键词:管办企业化营利性

盛大林

据透露,新医改方案对公立医院改革“将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等有效形式”。对此,曾牵头制订第十套医改方案的曾益新院士表示,“理事会+院长负责制”的模式,便于实现“管办分开”。即考虑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卫生部门负责从行业的角度来管理。(据4月6日《信息时报》)

如何改革公立医院(医疗机构)是医改的重中之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公立医院改革的成败决定着医改的成败。因此,人们关注新医改,主要就是关注公立医院将往何处去,媒体的报道也都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除此次报道的“理事会”及“管办分开”之外,关于地方政府将成立“医疗国资委”代行出资人职责并管理公立医院的报道也时见报端。

不难看出,政府是想参照国企改革的路径完善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应该说,这样的目标和方向是对头的。可是,有了“理事会”和“医疗国资委”,公立医院就能够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并实现“管办分开”吗?

在我所看到的关于新医改的报道中,都没有提及公立医院的单位性质。按照现行的规定,公立医院都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名义上应该属于事业单位,实际上都在实行企业化管理。由于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只好允许公立医院大搞经营创收。于是公立医院挂着“非营利”的招牌,享受着国家的税收减免政策,却跟企业一样追求着利润的最大化。在公众的眼中,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及其他企业没有任何区别。也正因为事实上的“营利性”,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完全有名无实,“看病贵”问题也随之而来。那么,新医改方案将如何定位公立医院?是真正还原“非营利性”,还是让“营利性”实至名归?如果公立医院都实行企业化经营,那么公益性又将如何保证?

理事会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如果依然是“一股独大”(政府全资或绝对控股),理事会就形不成制衡的机制,法人治理结构也就无法完善——只要公立的性质不改变,一切都还是政府说了算。至于所谓“医疗国资委”,无非是叠床架屋地多出来一个代理层。不管是政府还是“医疗国资委”代行出资人职责,政府都是公立医院的投资者和管理者。作为公立医院的“老板”,政府怎么可能甩手不管,又怎么可能“管办分开”呢?国有企业改革的“政企公开”搞了二三十年至今还只是一句口号,即为最好的证明。

如果要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那就不能将它变成营利性机构,也就不能实行企业化运作;如果不实行企业化运作,那也就不需要完善什么法人治理结构。提供公共医疗服务的公益性的公立医疗机构本来就应该由政府主导。既强调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又说要完善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这在逻辑上是矛盾的。同时,公立性质与“管办分开”也存在内在的冲突。因此,改革公立医院以及整个医改,首先必须理顺这些关系——如果身体内的几股真气相互冲突,那么无论他的武功多么高强,都有可能走火入魔。

猜你喜欢

管办企业化营利性
治理迭代
国企党建如何防止“空泛化”——陕煤党建工作引入现代企业化管理理念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营利性民办学校中受教育权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及其仿企业化路径探索
民办学校将分类管理
非营利性医院能否变为营利性
江苏:管办分开破解异地就医难题
“管办分离”走向何方?
教育部: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