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日本阪神地震看NGO作用

2009-05-29马梅玉

环球慈善 2009年5期
关键词:救灾灾区团体

马梅玉

1995年阪神大地震是日本NGO成长的一个里程碑,在日本救灾史上被称为“志愿者元年”。阪神大地震使日本国家和地方的公共行政体系完全陷于瘫痪状态,一大批志愿者和NGO则迅速奔赴灾区,有些在政府还在开会的时候已经到达现场进行救援,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间赈灾救援的历史活剧。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130万到170万人的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自费奔赴灾区,投身到赈灾救援活动中去;包括海外NGO在内,有数以百计的NGO奔赴现场展开救援活动,志愿者自发组织的各类团体不计其数。灾区当地也诞生了大量自发的救援和自救组织,他们大都很专业,最大的特点是调动资源的能力非常强。NGO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唤起了社会对NGO的重视,也改变了日本政府长久以来的谨慎和限制态度。1998年,日本国会通过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从根本上改变了NGO发展的法律环境。

在日本,中央共同募金会是其用于社会救灾和社会福利的民间组织,每年开展一次全国统一的募捐活动,捐款范围落实到户。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全国的社会捐款额达1800亿日元,全部交给地方的共同募金会,用于对死亡者或下落不明者亲属的慰问费、对震灾造成房屋全部损毁或半损毁家庭的慰问费、受灾儿童教育补助金、住房补助金等。在经费使用上,要求出具活动证明、收据,然后由拨款委员会核查决定支援资金额。

此外,成立于1981年致力于难民救助的著名国际NGO——SVA(和平国际志愿者)组织,在阪神大地震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SVA在地震后24小时内便做出了开展紧急救援的决定,并于次日向灾区派出了调查团,向相关大学发出呼吁并通过媒体招募志愿者,在灾区设立了紧急救助本部并派出了第一批志愿者;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救援体制,开展了针对当地居民的深入的入户调查;积极参与棚户区的社区建设、街区重建等公益活动;积极培育当地NGO的发育成长,努力建构与各类NGO的合作关系;致力于在灾区和全国搭建经常性互动网络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自然学校“Whole Earth”在阪神地震中诞生并成长。除了环境教育以外,自然学校还设立了危机管理室,积极开展灾害教育,参与救灾活动。阪神地震发生后,学校相关人员当天便赶赴神户,并开始了救援活动。他们为赈灾建立了救援队,为确保灾民有安全场所避难,保证食物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时,日本还没有专门为救灾设立的“志愿者中心”,而自然学校的“救援中心”实质上承担了志愿者中心的角色。大批的个人和团体从全国各地赶向灾区,其中有NPO,也有大中学生,以及普通的公司职员。零散的人员形成了一个个的团队,救援中心负责志愿者协调工作。各团队都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项,协同作战,成为日本救灾活动的骨干力量。

阪神地震之前,救灾都是自卫队、警察和消防队的工作,市民虽然也有参与,但都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而阪神地震之后,一般市民作为志愿者参与救灾则成了普遍现象。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阪神地震的规模之大即使是在“地震大国”的日本也非常罕见。第二,发生地点是在大都市。神户在一瞬间几乎被全部毁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第三就是时机的问题。阪神地震发生在1995年,当时日本公民的社会参与意识已提升到了一定高度,很多人都想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市民活动、环境教育这些词开始为大众所熟知。因此,这次不是个人,而是像自然学校以及地区性NPO这样的市民团体最早加入了救灾队伍。这些团体很多不是以救灾为主业的,但是阪神地震发生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手上的工作,纷纷奔赴现场。市民团体经常提到“为了社会”,这在灾害发生时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将援助的手伸向这一刻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人。这些来自各种领域的团队相互间形成网络,协同作战,各自发挥所长,产生了很好的救援效果。这一现象为之后的救灾活动提供了一般市民参与救灾的先例,并在之后的地震中不断得到实践,形成了市民参与救灾的模式。

猜你喜欢

救灾灾区团体
航母救灾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防汛救灾 应急先锋冲在前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