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两会”:如火如荼畅议国是

2009-05-27

党员文摘 2009年5期
关键词:人民网强国委员

杨 明

25岁的吴睿已是第七次全程关注全国两会中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一次,在单位上班的他只能通过网络视频以及文字直播收看。吴睿一边浏览,一边在相关新闻后边跟帖,“顶”、“支持”以及更多的赞同意见很快溢满网络。

与吴睿一样,中国内地的近3亿网民里,更多的人无缘两会现场。参政议政意识颇为浓烈的一部分人,转而在网络上开辟战场,网络俨然成为两会“第二会场”。

3月5日上午9时到11时30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此时,除了中央电视台的全程直播,网上文字直播与视频直播同步进行。“我难道就只能看电视?我也想在两会里发出声音。”吴睿说。其实,在今年两会开幕之前,中国近3亿网友自己的“两会”已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一个多月,这场两会之外的“两会”,被媒体称为“e两会”。

这群在家中或者单位上网的“e代表”,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喜欢聚集在虚拟的“人民大会堂”里召开“e两会”:在门户网站新闻后面跟帖,在BBS、聊天室、QQ群和MSN群里辩论,在RSS新闻订阅器和百度百科里依照自己的逻辑重组话语权,在博客和个人网站里成为自己的“意见领袖”。

在现实世界中,他们可能是教授、总裁、秘书、军人、警察、医生、保安甚或电工。不过,在网络上,人人都有提案权、投票权,即使你真是人大代表,倘若发言有悖常理,网友也要用“板砖”将你这个“砖家”“拍死”。

“这种媒体参与和民众参政热情在西方都很罕见,唯一能媲美的恐怕只有美国大选,而这种火爆局面在美国也只能四年一遇。”BBC(英国广播公司)中文网的报道感叹说。

网友“问政”平台

实际上,网络世界里的“两会”开了许多年,热点话题互不相同,各有侧重:2006年是反腐倡廉、社会公平和医改;2007年是社会公平、反腐倡廉和高房价;2008年是物价、反腐倡廉和新医改方案;今年,受关注前三位的问题是反腐倡廉、就业和医改。教育、养老、住房、收入等民生问题也是越来越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这表明人们不仅关心自身生计问题,还越来越关注其他群体的民生问题。同时,国家也进入一个以人为本,并全面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新时期。

对此现象,有媒体称,2008年是中国的网络监督元年,而2009年,中国的网友开始踏上“问政”平台,网友正用独特的手段改变着中国参政议政的方式。

实际上,在今年两会开幕前,就已有近200万人次参与人民网组织的两会调查、留言以及强国论坛互动栏目,其中强国论坛“2009我有问题问总理”和“我给总理支一招”两个帖文,在一个星期内便有超过31万人次点击、近5000条留言。

在新华网上,截至3月3日各种提问建言已经达到3万条,150万人次的网友参与。而温家宝总理2月28日做客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的短短两个多小时里,在线观看网友即达百万,信息浏览量以数亿计。

与此同时,各大中文网站争相制作两会专题,掀起网友关注两会热潮。

过一次“代表委员瘾”

“最有影响力的中文时政论坛”人民网强国论坛顺势推出“e两会”大型互动社区。打开该社区,醒目标语映入眼帘:“上人民网强国论坛,咱也做一回代表委员。”也正如标语所说,在网友提案专区中,网友可以模拟代表委员填写“案由”、“主办”、“协办”、“提案人”、“内容”、“建议”,真实地体验“两会”,过一次“代表委员瘾”。

在人民网强国论坛“e两会”上,更多的网友选择在自己支持的提案上联署签名,为热门提案投票或者“拍砖”,跟帖数几乎达到无法统计的程度。

由网友“爱国者莫捣蛋”发布的第1503号“e提案”,建议两会设立专门处理“e两会”提案议案的部门。“案由”是网民积极建言献策,很多提案议案具有很高的水平,并不亚于正式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

“爱国者莫捣蛋”还在网络上将自己这条“e提案”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期待快速获得回复,他觉得这一诉求已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这一点上,持同样担心者不在少数。吴睿也发现,自己的“e提案”很快就淹没在网络洪流中。甚至,连他自己都忘记了自己所发帖子的网址,“仿佛说了很多,又仿佛都无影无踪”。“有关部门会不会将‘e两会提案办理情况反馈给强国论坛网友?还是只是肉包子打狗,一去永不回头?”更多的网友则质疑,这些不乏激情澎湃、忧国忧民的“e提案”,能否最终传到两会会场?

“神化网络的民意功能,似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网络不能承受之重,实则反衬着现实中的制度之轻。网上听到一点风声,千军万马便汹涌而来。如果常规渠道四通八达,如果民情民意平时就能得到及时疏通,何至于此?而这,才最值得我们警惕,最需要我们用心。”《南方周末》一篇报道里写道。

另有专家认为,通过网调收集民意,目前还存在一些盲点:比如不能上网或不会上网群体的意见难以反映。

“邀代表同网民交流”

其实,不仅网友参与“e两会”的热情颇高,即便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参与两会采访的媒体记者,也乐于“走出”两会现场,与网友交流意见,收集信息。几年前,敢于在网络上开设博客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被戏称为“个性代表”、“明星委员”。2005年,以日记形式公布在网上的“小丫跑两会”,尽管只有25篇稿件,但点击人数即达131万人次。

而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网上开博客、公布电子邮箱等方式与公众互动,已是司空见惯。单在人民网上开设博客的人大代表,已经由去年的14人,升至今年的58人;而采访两会的记者博客则更多。

甚至,类似个体户性质的个人媒体,也终将可能被大型“网络访谈室”取代。今年两会新闻中心副主任祝寿臣说,新闻中心今年首次与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十家国内网站合作,在两会期间推出“网络访谈室”,针对网民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邀请部分代表到新闻中心,同网民直接进行在线交流。

此外,手机媒体的加入,也为“e两会”扩大影响“推波助澜”。3月3日下午6点前后,将近4000万手机用户收到由中国移动订制的“手机报—新闻晚报3.3”。与平日不同,中国移动手机报自当天开始,全面关注两会,关心网友“e提案”。在当天的新闻晚报里,手机尾号为8509的“e代表”所提提案为:从农民工最急需解决的工伤、失业、医疗3个险种入手,为农民工发放与身份证一致的社会保障卡。

截至当天下午4时,中国移动手机报共收到“e提案”5186条。迫于信息量限制,编辑只能挑出6条发表。

据了解,手机报关注两会的历史源于2005年。当年2月24日,人民网与中国人大新闻网、中国政协新闻网共同开办的以手机为终端的两会无线新闻网站开通。

而今,由新华社与中国移动共同推出的“两会手机报”已经成为两会期间必读项目。今年的“两会手机报”第一期,就刊出网友对两会的“六大期盼”,分别是:保增长、促就业;完善社保;反腐倡廉;教育公平;医疗改革;住房保障。

(摘自2009年3月9日《民主与法制时报》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人民网强国委员
图片报道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从人民网的实践看区块链技术在主流媒体创新中的探索应用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人民网:杭州9名环卫工赴新加坡“进修”
人民网形象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