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与点评

2009-05-25刘久娥俞万所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5期
关键词:金岳霖汪曾祺手法

刘久娥 俞万所

[教学设计](刘久娥)

设计思想:

《金岳霖先生》是国学大师汪曾祺先生晚年所写的随笔性的散文。作者用其一贯的亲切生动、自然朴实的笔触描述了金岳霖先生生平“趣”事,表达了他对金岳霖先生由衷的喜爱与敬仰。如何通过教学让文本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情感培育、生命顿悟产生作用,以及如何发生作用,是本教学设计的追求与目标。本设计主要运用叶圣陶先生“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的思想,恰当地设计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故事情节与生命世界,走进作家的艺术风格与语言天地,在广阔的语言世界与精神世界中独得生命的感悟与素养的发育。

教学目标

1、解读金岳霖“有趣”个性与“真”性情人生;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精神。

2、学习作品中细节写人的手法与语言,领会专题板块“一花一世界”的艺术手法。

3、通过问题情境创设师生互动互融、共同学习成长的课堂风格。

教学过程

一、渲染阅读情境,介绍人物特点与作品风格,感知文本。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道学习国学大师汪曾祺先生晚年所写的一篇随笔散文《金岳霖先生》。我为了上这节课,我将这篇文章读了很多遍,越读老师越喜欢这篇文章。为什么呢?

我越读越觉得金先生太有趣,太可爱了。越读越觉得汪先生的随笔散文很生动、很亲切、很自在、很朴实,很像汪先生的为人,确实让我感到文如其人。

1、同学们,打开课文。读了标题,我们首先想了解:金岳霖先生是谁?

通过预习,从课文中我们可以感知金岳霖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金岳霖先生是西南联大“有趣的教授”之一。

学生:金岳霖先生是汪曾祺的教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

学生:他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明确:学生们从课文中所获取的正是我们理解金岳霖先生的主要信息。另外还可向学生作点补充: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湖南长沙人。16岁进入清华学堂,19-23岁到美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到清华大学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此后到建国前在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做过哲学系教授、主任等,建国后在中国科学院任过学部委员、在中国民盟任中央委员等。

2、我们要读这篇文章会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汪曾祺是谁?通过文章及文下注释,请作介绍。

学生:书下注释是,汪曾祺(1920-1997)是扬州高邮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学生:汪曾祺是金岳霖先生的同事与朋友沈从文先生的学生。

明确:汪曾祺是在67岁高龄写下这篇对已故大哲学家的回忆性散文的。从标题和称谓和行文的语气可以体现出作者对金岳霖先生由衷的喜爱与敬仰。书下注释的两作品都是散文化的小说,描写富有情趣的地方风习与世态人情;行文娓娓而谈,态度亲切;语言自然,风格清新朴实。

3、汪曾祺先生是在什么地方认识金岳霖先生的呢?“西南联大”是一所怎样的大学?

明确:西南联大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建的大学,被认为是大后方的“精神圣地”。为什么被誉为“精神圣地”呢?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学校高举“爱国、民主、科学”的伟大旗帜,对科学、思想、艺术保持着执着的追求。学术氛围与境界是特别的自由与博大,成为令人向往的科学思想与学术精神的高地与宝地。

“西南联大”汇聚着当时众多的大学问家:有金岳霖先生、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一批很有趣的教授。西南联大造就了许多大科学家,如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李政道;“两弹一星”专家邓稼先、朱亚光等。

二、走进文本,赏析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

1、西南联大那么多教授,为何汪曾祺先生就爱写金岳霖先生呢?课前已请同学们做过预习。现在请同学用文中的语句来作答。

学生:金岳霖先生“有一肚子学问……”。

学生:汪曾祺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写过但没有尽,“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学生:“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明确:金岳霖先生是西南联大“有趣的教授”之一,可以肯定地说,金岳霖先生是西南联大一个十分有趣的人。这是一个最显性的原因。

2、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引起下文、总领全文等。

明确:交代写作的缘由与动机——这篇随笔的“文眼”。

3、这篇文章确实写了金岳霖先生许多“有趣”的事——10件“有趣”的事。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你感到最有趣的事,说出这些事为什么让人感到“有趣”?并说出这些情节故事的写作手法。(以学生解说、赏析为主,形成阅读——鉴赏——评价的思维模式)

第二段:样子怪——帽子、眼镜、姿态、穿着、行走

解说:率意,无拘,与大学问家、学术的高雅形成对比

写作手法:语言描写——真诚

衣着(外貌)描写——率意

姿态描写——无拘

第三段:独特的提问方式

写作手法:语言描写——简单、直率

第九段:扪蚤而谈。

语言动作描写——率真自在、不拘小节,随心所欲

第十段:与鸡同餐与少儿游戏。

写作手法:叙述——天真稚气,童心不泯

第十一段:记故人生日。

写作手法:衬托、语言描写——深情、执着

第十二段:了解社会的方式。

写作手法:叙述——板车上东张西望(童趣、天真、可爱,热爱生活)

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文章除了运用叙述外,主要是通过对金岳霖外貌、语言、动作等细小情节的描写,写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有趣。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细节描写。

那么究竟什么叫细节描写呢?

细节描写是能体现人物内心世界与个性特征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细小情节的描写。(不能体现人物内心世界与个性特征的孤立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都不能算是细节描写)

教师归结:在平时的写作中,写一个人,写一件事,都可以用细节描写的方式把文章写生动、写传神。

三、挖掘文本,揭示人物人格精神与内心世界。

1、我们刚才赏析了文章中通过细节写出的金岳霖先生10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确实感觉到金先生是一个有趣的人。但能不能说,金先生就是一个有趣的人?金先生就是因为“有趣”。汪曾祺先生才在他67岁高龄满怀兴致来写《金岳霖先生》的?

学生:不仅是有趣,还因为他是大学问家。

学生:不仅因为有趣。还因为汪曾祺先生从内心里尊敬他。崇拜他。爱戴他。

2、汪曾祺先生从内心里尊敬他什

么?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大学问家么?

学生分组讨论:真诚、真心、真挚;真心、真实;率真、天真;……

明确:所有关于“真”的词用在金岳霖先生的身上都不为过。他骨子里流淌着一个伟大的令人尊敬、爱戴的珍贵的品格“真”——真性情。

作者尊敬他、爱戴他不是因为他的奇特甚至可笑的“趣事”,而是那站在这些“有趣”的情节故事背后的一个高大的人物形象与崇高的精神世界。

3、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在这篇文章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学生:对人真诚。

学生:对学术的深入的钻研。

学生:像小孩一样的天真、单纯

明确:对,就是在日常生活细节上的简单、天真、自由、无拘无束,对学术的痴迷、爱好,对人的真诚、深情。

补充:有一次,林徽因被金岳霖先生的真诚感动了,她哭着对梁思成说:我爱上了老金,我该怎么办?梁思成说:那你就与老金过吧。林徽因把梁思成说的话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说:他能这样说,说明他真的很爱你,我决不能伤害一个很爱你的人。从此,金岳霖把对林徽因的爱深深放在心里,跟随、服侍林徽因一辈子,一直到她死后,还深深地惦念她。

在第十一段中,金岳霖在最高档次的北京饭店请客为其贺生。一句“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表达了对故人的无限深情。这种生前为她痴情,身后永不忘怀,为她坚守一辈子的感情更是人问一种真挚、珍贵的情感,更是一种可歌可泣的感情。

4、面对金岳霖先生这种“真”性情的人生,我们会有哪些启发呢?

明确:也让我们明白“真”才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天性,我们都应该像先生那样真诚、坦率,做一个真人,一个透明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四、观照文本,提取艺术手法。

1、汪曾祺先生的随笔散文《金岳霖先生》,通过“有趣”的情节与细节,塑造了一个站在这些情节与细节背后的高大的人物形象与精神世界。探讨:这“有趣”的情节与细节与高大人物形象与精神世界之间是什么关系?或者说:“有趣”的细节与“真”性情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明确:一方面,从这些“有趣”的情节故事里,我们感觉到金岳霖先生骨子里流淌出的“真”性情的人格精神与人生境界;同时,也正是他人格精神与人生境界里的“真”才会有这样的天真善良;才会有这些简单直率;才会有这些真情、深情……

“有趣”是他个性的表象;“真”性情才是他精神世界的“精髓”。

2、联系刚才所讨论的“有趣”的情节与“真”性情之间的关系,试作解释:什么叫“一花一世界”?

讨论明确:作者运用语言、动作、外貌等细节描写,刻画了金先生10个有趣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人物的“真”性情。我们读者也通过作品里的细节描写,感知了人物有趣个性的故事,也鉴赏到了这些“有趣”的故事背后的人格精神。这种文学作品里人物塑造方式和我们读者对作品中形象的鉴赏方式就是这个专题的第一板块中的关键词:一花一世界。

作为一个专题第一板块的关键词,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手法,也作为一种文学形象的鉴赏方式:

作为一种创作方式——用细节来塑造形象;

作为一种鉴赏方式一一通过细节来感受形象。

五、走出文本,彰显个性。

“一花一世界”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在我们的写作和阅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金岳霖先生》这篇作品中,作者就是通过一两句话、一个典型的动作,一个特别的表情,一个与众不同的装束就能表现出一个鲜活的人物个性。

现在我们就学习这种方式来写一写我们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看谁能抓住特点,用较少的笔墨写出最生动人物。(其余的同学来评判他写的是不是班上哪位老师或者同学)

学生写两分钟,然后宣读。教师评价什么细节,展示什么个性。(写的是谁?哪种细节描写?写出什么个性)

六、归纳学习过程,阐发学习内涵。

今天我们学习了汪曾祺先生写的一篇随笔散文《金岳霖先生》,在这篇作品里,我们通过金先生有趣的细节,感受到金先生高尚的人格精神和真情世界。学习和理解了“一花一世界”艺术手法。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和研究的东西,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读、反复读,你们也会越读越喜欢这篇文章的。

[点评](俞万所)

新课程明确地提出了改革目标: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课改的中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叶老三十年前那段话中,倡导我们语文课要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语文课的中心就是让学生发展。新课程的目标与教育家的思想高度的吻合,这正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本课例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与教学过程的实施上,都是在学生的“发展点”上着力。

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解读金岳霖‘有趣个性与‘真性情人生”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精神”;“学习作品中细节写人的手法与语言”目的是“领会专题板块‘一花一世界的艺术手法”;“通过同题情境形成师生互动互融、共同学习成长的课堂风格”目的还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成长”。在情感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发展上都分别设点,又融为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问题很有层次,逐步推进,但问题的探究方式却很开放。意在让学生参与、体验、思考、表达。连介绍人物与作者的方式也与众不同,不是靠教师放幻灯片,而是靠学生从文本中搜求信息。其实,来自文本的信息才是最有价值的信息,从文本中搜求的方式才是最有价值的学习方式。再如,本课例中最有价值的探究是第三板块“挖掘文本,揭示人物人格精神与内心世界”,先让学生立足文本,找文章中和人物关系中的显性原因,然后再用“汪曾祺先生从内心里尊敬他什么?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大学问家么?”这一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高处,让学生的思维透过“有趣”的细节,走向人物的内心,从表象走人了深刻,从感性走进理性。然后再用“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在这篇文章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一问题。又让学生返回文本,重读金岳霖,这一读就让金岳霖从“有趣”的金岳霖变成了“真人”金岳霖,这一读就让学生从读“文”境界走进了读“人”境界,从语言感受到精神感受,都得到了思维的愉悦和情感的感化。

一个课堂,通过这样的引导与探究,学生自然就能在思维与情感上融入人物,融入文本。所以,老师在最后再去感染学生“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和研究的东西,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读、反复读,你们也会

越读越喜欢这篇文章的”,这样的话语,已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中最默契的语言了。

对于叶老那段话中提出的教学境界,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教”的境界,二是“不需要教”的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的境界。这两个境界蕴含在动态发展的教学过程中。

在理解叶老的“不需要教”的境界时,我们首先要注意“教任何功课”这个前提。一堂好课只有着眼于“教”,才能通过课堂的“教”实现“不需要教”。因此,对于一堂好课来说。“教”是一个境界,“不需要教”又是一个境界。而一堂好课应该有一个由“教”到“不需要教”的发展过程。

“教”是第一个境界。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教”的境界。本课例中三个教学目标的选定体现了文本的实质与教学的实质;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文本情境的一次次生动精彩的精神对话、精神漫游,都是教师立足于学生发展的精心设计与高超的技艺。没有这些目标与问题的预设,就没有教学过程的灵动与开放,就没有学生语文能力与思想情感的发展。

“不需要教”是生成境界。是目标境界。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要直奔叶老的“不需要教”的境界——不仅仅要看课堂目标设计的对路与否,互动对话过程设计得完美不完美,还要看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没有把解读文本的方式“教”给学生,学生有没有叶老说的“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的过程。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中,时刻把“发展”放在心上,随机将“放手”演示到洒脱。从对人物和作者的了解,到人物鉴赏方式的习得:从人物精神世界的探究,到“一花一世界”的高度概括;以及现场演练“一花一世界”的艺术手法等,每个板块的主体设计,都努力实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的过程与境界。

其实,“放手”就是“不需要教”的境界,如何放手?“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叶老这段话,说出了“放手”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一是“给指点,给讲说”的境界;二是“少指点,少讲说”的境界;三是“不指点,不讲说”的境界。一堂好课如何实现,我想,出路就在叶老的这三个课堂教学境界中。

猜你喜欢

金岳霖汪曾祺手法
拟人手法真多情
画与理
善的原意
七步洗手法
大师的“遗忘”
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较真的金岳霖
爱逃课的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