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

2009-05-22周文玲戚长政李湘伟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职业岗位构建课程体系

周文玲 戚长政 李湘伟

[摘 要]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努力构建与探索“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结合我校机电一体化灌装生产线技术专业,从灌装生产线设备制造与使用技术岗位(群)职责分析入手,进行能力分解和能力重组,构建学习领域课程。总结了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与程序以及要把握的两个关键点,对同类专业在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以及专业建设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职业岗位 构建 课程体系 灌装生产线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基于此,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专业中都在努力构建与探索“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

我校机电一体化(灌装自动线维护与管理专门化)专业(以下称“机电专业”)是全国首个面向啤酒饮料等行业,培养从事灌(包)装生产线的设备制造安装与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技术消化与改造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2001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通过验收被批准为广东省级示范性专业。

多年来,以“灌装生产线”为载体,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了“以灌装线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与程序

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就是基于灌装生产线技术岗位(群),以就业为导向,从广泛调研入手,按照“专业调研、明确目标、分析构建、改革探索、重点建设”的思路,构建与培养灌装生产线的制造安装与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技术改造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做到技术岗位(群)明确;职责要求明确;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标准明确。

机电专业基于灌装生产线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与程序如图1。

图1 机电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程序

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要把握的两个关键

1.广泛专业调研,了解社会需求。包括以多渠道、多形式对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行业企业、对同类院校的调研。让教师走向社会、深入企业实践,了解行业动态,通过深入走访机电一体化灌装生产线技术装备的制造企业、装备的使用企业、行业协会等,掌握本专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通过对同类院校的调研,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专业教学改革以及课程建设的现状。

2.深入专业论证,把握课程开发“两要素”。由灌装生产线制造企业及使用企业的技术人员、行业协会、专业骨干教师组成机电专业指导委员会,分析本专业就业岗位(群)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知识与能力,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围绕灌(包)装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的制造安装与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引进消化与创新等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认真领会课程开发的“两要素”,即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和课程内容排序的标准,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构建本专业基于工学结合教学的课程体系。

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基于灌装生产线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按照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与程序,把握好两个关键点,机电专业教学团队对灌装生产线技术岗位(群)职责进行细化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能力分析、能力重组构建行动领域,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将有关机电类课程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使陈述性知识的总量没有变化,而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发生变化,构建学习领域课程,解决在灌装生产线技术岗位上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

按照职业技术教育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本专业以灌装生产线主要单机为教学载体,按照“专业认知→识图与绘图→分析与制作→组织与管理→装配与维修→运行与控制→改造与创新”教学单元,阶梯递进式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机电专业构建的专业技术基本能力学习领域课程和核心与综合能力学习领域如表1。

表1 机电专业主要学习领域课程表

“基础共通学习领域”课程,包括文化与职业共通性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能力等基本能力;“专业技术基本能力学习领域”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基本能力;“核心与综合能力学习领域”课程,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即灌装生产线的制造安装与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引进消化与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探索

(1)“基础共通学习领域”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如“计算机应用”课程,采取以“工作总结的撰写及排版”、“ 设备说明书的编写及排版”、“生产报表的编制”、“工作邮件的处理”、“工作文档的演示”等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掌握Excel、Word、PowerPoint等文字与图表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机电应用数学”课程,采用以“轴的强度计算和解析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任务驱动教学,学习导数及二阶导数、定积分的知识;以“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任务驱动教学,学习定积分、概率密度函数、概率分布函数及方差的知识,训练和培养学生在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内的数学应用能力。

(2)“专业技术基本能力学习领域”课程,主要在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采取机电仿真、机构模拟法,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逐项培养,并融合考证体系评价,如CAD绘图考证、电工技能考证、钳工考证等,培养学生灌装生产线机械工程、电气电子工程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对相关生产线自主学习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

(3)“核心与综合能力学习领域” 课程,即核心课程,主要在灌装生产线设备的制造企业和使用企业的装配现场、车间机组等真实工作环境下,由企业外聘教师、专业指导教师,采取项目分解、任务驱动、集中培训方式,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习,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按照灌装生产线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与考核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以能力考核为主,校企共同考核评价。如“灌装线设备安装与维修”等课程,在校外实习基地的装配调试现场、生产包装部、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场地组织教学,通过完成相应的项目,使学生基本具备灌装线设备制造安装与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学会运用灌装生产线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相关生产线同类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

总结与思考

1.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学习领域课程的特点

(1)学习内容是来源于工作实践的典型的工作任务,课程目标与任务明确,学生感觉实在,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关键能力的提高。

(2)按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进行教学设计,学习过程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

(3)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依托优势企业,采取“工学结合、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式教学,在满足企业岗位要求的同时,学生获得了职业生涯发展潜力。

(4)学生在综合的任务中思考和学习,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考核评价与反馈的全过程,实现学生对专业由陌生到熟悉、专业知识由单一到综合、专业能力由低级到高级的培养过程。

2.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成效

(1)找到了校企合作共赢的共同点,使专业人才培养紧紧围绕企业需要进行,企业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从中很好地选择自己所急需的实用人才,促进了本专业“灌装生产线导向,校企联合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进行,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2)加强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了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转变,使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方法由传统方法向灌装线项目教学法、单机案例教学法、机电仿真教学法等转换;教学场所由传统的单功能教室,向兼有集中讲授、小组讨论、实验和实际操作的校内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转换;互动教学,将先进的灌装线技术融入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3)促进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校外实训基地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学校投入和企业共建,不断整合现有资源,改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重点建设“灌装生产线生产性实训中心”;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开拓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热心支持教育事业的灌装生产线技术校外实习基地。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建成的主要校外实习基地,在学校是领先的,且这些实习基地在行业里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很高的知名度。

(4)教材、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形式多样。校企合作以4万瓶/时啤酒灌装生产线为主线,编著专业核心课程特色教材《灌装线设备安装与维修》等,并制作与之配套的音像教材,确保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特色教材既可为本专业学生学习所用,也可为广东和全国的啤酒饮料行业灌装生产一线人员培训所用,这对于提高生产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率,使啤酒饮料行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通过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高职院校要构建“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分析进行教学设计是基础,校企合作是前提,建立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是保障,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建设是关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陈解放等.教学相长:高等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高职高专教育启思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猜你喜欢

职业岗位构建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高职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探讨
基于职业分析的系统化构建高职烹饪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
浅析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学生商务沟通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基于职业岗位的数控实训教学探索与实践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