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以人为本”这一重要思想政治工作

2009-05-14张春梅

魅力中国 2009年32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利益价值

张春梅

一、以人为本既是时代发展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因为:

1.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表明: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要求在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之后,必须进一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解决在人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

3.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影响着人的内在精神世界需求的变化。应对这些新变化,就要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下功夫,使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从而促进包括人的精神生活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

4.实现“三个代表”要求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就是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不断推进人民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可见,以人为本、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是“三个代表”从逻辑上的必然引申,也将为确立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的执政地位提供新的合理性根据。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因而其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更多地关注人的需要,尊重人、关心人、开发人。人们之所以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其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是需求与现实之间矛盾的表现。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工作的切入点更多地放在受教育者身上,认真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生存、发展需求的新变化,研究新的社会群体生存、发展需求的新内容,研究影响一个利益集团和社会群体思想形成的背景和因素,掌握共性的东西;同时,还要关注每个人的个性特点,研究一个具体的人特定思想形成的客观原因,通过有效地改变影响人的思想的外在因素,达到影响人的思想的目的。

(一)以人为根本,尊重人,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启发人的自觉性

人对尊重的需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的一部分,是社会中的人对自我评价和自我尊重以及社会评价和社会尊重的渴望。满足尊重的需要会导致快乐、信心和力量,相反则产生悲伤、自卑和无能的消极感觉。

(二)以人为基本,关心人,关心人的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

人在社会中生活,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就是人们的利益之所在,或者说,利益就是人的需要的满足。利益是多种多样的,有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既得利益和应得利益等等。生存、发展和享受也都是人们的利益。需要及其满足即利益是人们生命活动的源泉,也是社会历史的动力。离开人的利益及其满足,就没有人的能动实践和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物质生活方式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成员的思想活动日益表现出趋利性特点。人们对现实政策的评判、对社会前途的关心、更多地与自身利益是否得到满足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人们的物质利益尤其是根本利益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使每一个人从关心个人切身利益的实现上去关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实现,由此凝聚成有利于满足人们根本利益的强大精神力量。如果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不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众自然会无动于衷甚至反感、厌恶。

三、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们进行其它社会活动最基本的条件

在我国自然经济时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正统儒学义利观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在计划经济时代,个人物质利益被忽视。改革开放以后,物质利益原则逐渐被承认,并开始作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一个基本手段,使人们逐步摆脱了传统义利观的束缚,开始重视物质利益。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物质利益观念空前膨胀和凸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造成人们思想活动的趋利性。趋利性一方面使人们堂堂正正地争取自己合理的物质利益,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人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使一些人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滋生拜金主义和分散主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鼓励人们通过正当手段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反对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非法为己牟利的行为。

四、利益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和归宿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政治工作从机理上而言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并反过来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是用思想教育的方式反映和维护一定的利益关系,是服从和服务于一定的社会、阶级和集团利益的,归根到底是一定社会群体谋取利益的工具。思想政治工作是无法回避利益的,因为市场经济已把人们的利益动机和欲望充分激发出来了。不讲利,不参与市场的交换与竞争是无法生存的。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仍沿袭过去“空对空”的模式,不仅难以奏效,还会使人反感和厌恶。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可见,利益是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离开利益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空洞的、毫无内容的,当然也是没有意义、没有效果的。

五、利益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的中心内容和重要方法

(一)讲清利益关系,进行利益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发挥是在遵循客观规律之上的,其中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利益对于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源性和支配性。因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就是进行利益引导,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和最大量的工作就是帮助工作的对象分析并理清各种利益关系,确立正确的利益观,克服各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克服动物的本能性和盲目性,从而作出符合其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行为选择。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要讲清大道理和小道理之间的关系。

(二)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群众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其说人们是从理论上、书本上认识世界,不如说人们更多地从现实的利益关系中去认识世界。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就要联系工作对象的实际利益,把“说”与“做”统一起来。理论上的描述与实际生活不能反差太大,否则人们就不会认同。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很注重这一点,因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以人为资本,开发人,开发人的价值和能力,激发人的创造性

人类的劳动经过了以物(自然)为对象、以社会为对象和以人为对象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归根到底,人是最宝贵的资本和资源。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就要开发人的价值、能力和个性。

人的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人具有自觉能动性,具有潜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量和创造力。所谓外在价值,是指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其固有的创造力,创造出有益于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既是人的价值实现过程,又是价值实现的客观标准。只有实现从内在价值到外在价值、现有价值到应有价值、潜在价值到现实价值、个人价值到社会价值的转化,人的价值才有真正的意义。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向外在价值的转化,求得内、外在价值的高度统一,必须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其中主观条件最根本的是人的创造性实践。价值是劳动的结晶,人的价值靠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只有把个人的发展同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自我实现同社会贡献自觉地统一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提升自我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清楚这个道理,使人们明白这一点、做到这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实现人的价值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因而思想政治工作要帮助人们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提供有利于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社会条件和氛围。

我们应该在这样的意义上来理解人的个性发展,即为了人类共同的进步事业,让每个人多方面的潜在智慧得到充分发挥。现代社会已将所有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彼此之间有效的协调、配合与支持,就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发展。同样,没有每个人个性的创造性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或是要大打折扣的。因为在一个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个人爱好、举止言谈处处有着严格限制与约束的社会,人们的精神面貌必然是暗淡沉闷、苍白单调的,整个社会也必然由思想上的僵化导致整体上的停滞不前。如果人人都能甩下各种沉重的包袱,解放心灵,发展个性,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力,我们的社会及其成员必将充满活力、生机和希望。

六、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要堵塞人的个性发展的道路,而是要引导个人发展,为个性健康充分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与条件

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个性发展是同祖国和人民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前途和命运置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之中,才有正确的方向和实现的可能。如果把自己置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之外去奢谈“个性发展”,那只能陷于极端个人利己主义的泥坑。我们反对利己主义和自由主义决不是否定人的个性发展,而是为了给绝大多数人的个性自由充分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同时,如果以为个性发展会带来某些消极的东西而对其设置障碍,那也同样是错误的。我国曾有过的沉重教训之一,就在于抹杀人的个性发展,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搞的“言语一样”、“全面专政”那一套,极大地压抑了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创造精神,给我们在很多方面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这个深刻教训值得我们永远吸取。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现在我们正在大力提倡创新精神,而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正是建立在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基础之上的。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要禁锢人们的头脑和手脚,限制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而是要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引导人们在正确的轨道上去思考、选择、行动和创造,以便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正是从这点出发,我们应该把以人为资本、开发人的潜能、价值和个性作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的重要目标和遵循的基本原则。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利益价值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I Love You, Dear China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