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过河卒”雪涅

2009-05-05

中华儿女 2009年4期
关键词:文学青年读书会儿童文学

巴 一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皖西北平原上有一个叫太和的小县,在这小县城里有一个在省内“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民间文学组织——“灯下读书会”。说是“读书会”,实际上是一个业余的文学创作群体,他们中除了组织者任其钟是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外,其余成员均为县城里的文学青年。在这些文学青年中,雪涅是其中的佼佼者。

悲壮的坚守

文学青年都来自本县,有公安局、电影院的,有医院学校的,还有一些工厂的工人。县城不大,半小时左右,大家就能聚拢在一起。聚会一周一次,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每到周末,不用招呼,大家就不约而同地聚到县文化馆。后来,热爱文学者纷至沓来,“读书会”也吸纳了一些来自乡镇的文学爱好者和学生。那真是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连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文学的气息,一种理想的浪漫主义气息。当时,县文化馆的任其钟先生提供场所,晚八点专门打开一间活动室,让大家在此碰面;人少时,大家就到任先生家聚会。人一到齐,大家就讨论各自带来的稿件,先由本人朗读,然后大家互提意见,或是交流文学信息,畅谈读书体会,更多时候是为一个构思争得面红耳赤,本来不成篇的小说构思,经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补充、添枝加叶,一篇小说就诞生了。当时,读书会成员的很多作品,都是这么创作出来的。

久之,便成了气候。“灯下读书会”时不时捷报频传,他们的作品接二连三走上国内的文学期刊,有的还获了奖,初露头角。当时,雪涅的处女作《汀桥豆腐》在省内大刊《清明》发表后,随即他的小说接连不断在《希望》、《山丹》等刊物上露面,他的散文参加《山西青年》组织的全国写作大赛获二等奖,他去山西领奖时有幸接受当时刚被解放出来的王光美、侯宝林等人的颁奖。

然而,曾几何时,全民经商大潮袭来,文学一夜之间成了昨日黄花,风光不再,很多作者坐不住了,为了生计,放弃了对文学的追求。“灯下读书会”也难以为继,一下分崩离析,就此凋零了。有的去当了小工厂主,有的当了律师,更多的去做了商人。转眼之间,当年的文学青年纷纷对文学弃之如敝屣,文学青年的光环也黯然失色,成了一堆废铜烂铁。在这种大背景之下,雪涅也困惑了、迷茫了,可他一人仍旧默默坚守着,好像是为了表示自己对文学的坚贞似的,他从人人羡慕的公安局调到了县文联,脱去了警服,成了“爬格一族”。很多人说他“傻”,说当警察多好啊,有吃有喝又有权,他一笑,不无悲壮地说:“我甘愿做一个坚守文学阵地的‘过河卒!”这就意味着,他将在文学阵地上一路前行,永不回头。

寂寞者的事业

文学不是繁华富贵之乡,它注定是寂寞者的事业。县级文联更是“清汤寡水”,连个“清水衙门”都算不上。雪涅为拢住县内文学作者,曾办了一张文学小报《大趋势》,并郑重其事地请当初“灯下读书会”的组织者任其钟题写了报头,可谓煞费苦心。为了激励业余作者,雪涅还采写了乡镇一个叫巴毅的文学作者,颂扬他偏居一隅,仍坚持对文学的追求,且创作成绩骄人,记得题目就叫《寂寞独行客》。孰料,雪涅一语成谶,他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的寂寞独行客。

当然,雪涅也不是文学的圣徒,他也不是没有诱惑,他的一部长篇小说《伤心的咖啡屋》出版,初版出版社就印行了14万册,在社会上很有了一些反响。后来,他的一部中篇小说集《大男大女》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当时是作为该社推向市场的一套文化快餐丛书中的一本,央视《读书时间》栏目还作了专门推介,反响不小。雪涅一连两本书的销量都很好,这样一来,一些书商就找上门去,向他提供了一些诲淫诲盗的故事,要他如法炮制,并将一打打钞票摆在他面前,他想了想,最后还是拒绝了,他后来对文友说:“钱是要挣,但我毕竟是个党员,这种恶心人的书不能写!”

说起雪涅一手搞起儿童文学创作纯属偶然,他的宝贝女儿上小学时,一次学校搞捐助活动,女儿与他的一次对话,触发了他的灵感。他写了一篇儿童小说《打工的哥哥在哪里》,这篇小说发表后,随即被《儿童文学选刊》选载,并获了当年的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这是上世纪1994年的事情了。当眼下很多作家都一窝蜂地去赶写留守少年的故事,以赚取读者眼泪时,雪涅不无骄傲地说:“关于留守儿童,我15年前就关注他们、写他们了!”

写儿童文学首先要求作家要有一颗干净的心。在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获奖感言中,雪涅不无深情地写道:“在那混沌的年月里,我度过了一个混沌的童年;因而,那对童年的记忆也一片混沌。儿童文学创作无疑为我洞开了一扇通往童年的明亮的窗子,让我从那里找到失去的童贞与童趣,并极力用心与笔去构筑起一块小小的天地,以求使所有的童年不再混沌,所有的童年一片洁净。”

可以说,雪涅写儿童文学是一发而不可收,长篇、中篇、短篇、童话、故事、散文、少年纪实文学,他样样都写,当然是以小说为主。

无心插柳柳成荫。由此,国内文学界同行多将他归于儿童文学作家,其实,他的主要创作还在成人文学上。他已出书十余本,多部长篇小说均为成人文学,其中散文随笔集《阜阳十八怪》更创造了一个奇迹,仅在他的家乡就销售了一万册,并出现盗版。

清贫的日子很充实

近些年来,雪涅一下迷恋上了水墨书画,写作之余,他要腾出许多时间去临帖摹画,一头扎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山大川,如痴如醉,又神魂颠倒。这些年,他遍临晋唐碑帖,又搜读宋元古画印本。悉心揣摩,聚神体会,咀嚼其笔墨精华,果然书艺大进,也能泼墨画上几笔,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览、获奖,还有书法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榜书研究会等机构收藏。许多职业书法家看了他的书法作品,都怀疑他是职业“搞书法”的,孰不知他只是一个书法“票友”。雪涅不忘自己的写作专长,又操练起书画评论的写作,他的书画评论文章频频出现在《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艺术收藏》、《艺术天地》等专业报刊,其中《书法导报》还为他开了专栏,很受读者欢迎。他的《水墨闲话》一书,也由出版社出版。2007年,书法门户网站中国书法家论坛举行网友投票确认自己心目中谁最应该获得书法兰亭理论奖的人,雪涅的得票居然遥遥领先。有人将此消息告诉他,他一笑,说:“我就是个写小说的,这都是大家抬爱!”

里克尔说:“胜利是什么?挺住意味了一切!”雪涅挺住了,坚守住他的文学阵地,也坚守住了他的理想。雪涅曾在一篇写给中学生的谈话里说:“每个人似乎都有一种飞翔的梦想,给你一双翅膀,你就能飞。然而,千万不要指望别人给你翅膀,你要自己给自己插上一双翅膀。飞吧,哪怕它只是一次小小的、并不高远的飞翔,你也应该展现你飞翔的英姿!”现在回过头来看,雪涅是飞了,按他的话说是“小小地飞了一回”,但他也展现了他飞翔的英姿,他的日子虽然还清贫,但他很充实,虽然很多时候他也充满了困惑与烦恼,可他对朋友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謝文学!”

猜你喜欢

文学青年读书会儿童文学
爸爸的读书会
刊首语
小学高年级班级读书会实施策略初探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闫存林:晒太阳的“文学青年”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
论《文学青年》的作家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