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企业该如何做

2009-05-05赵林中

中华儿女 2009年4期
关键词:信心机遇困难

赵林中

在2D09年的全国“两会”上,我和所有的代表一样,非常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为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界的代表,我在想:2009年的经济形势如何发展,金融危机何时见底,都还无法预料。我认为我们依然要保持清醒,“心要热,头要冷”,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做该做、能做且可以做好的事。

坚定信心防危机。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最大的恐惧是恐惧本身”,温总理也一再强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创业的热情、创新的能力,源于信心的提振。信心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境界。有信心不一定会赢,没信心就一定会输,我们不能自己把自己打败。在困难时刻,要沉着冷静,坚持坚守。即使碰到再大的困难,所有的人都没了主意,但作为领头人,自己不能没有主意。信心从何来?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13亿人口的大市场,是信心的源泉;行业调整振兴规划,是信心的保证;“中国本身没有金融危机,只是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冲击”,是信心的底气。冬天是一个企业家必须经历过的,经历过春夏秋冬的经理人才是成熟的,英文里叫“季节性经理”。在冬天,要顺着逆境做一些必要的储备,最重要的是保持元气,拥有能量能够迎接春天的到来。有时候稳住、稳定也是一种发展,甚至退半步、退一步也可以理解。“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静方是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不但要有信心,而且要有恒心和耐心,要做“猪坚强”,不做“范跑跑”。

转型升级抓转机。危机的另一面是契机。在應对危机的同时,要抢抓机遇,把危机变为转机。经过多年低水平的发展,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做企业当然不是说转变就能转变,说提升就能提升,但是我们确实应该看到。迟一点去领悟这个问题、迟一点行动,那么面临的危险就会多一分。转型升级,首先是要做强主业。原来我们都说做大做强,现在应该考虑做强做大,因为做大不等于做强。要专注自己的主业,在最熟悉、最擅长和最有实力的领域做强自己,不能什么钱都想赚。只有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不管春暖花开,还是天寒地冻,才能稳坐泰山。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给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我们要抓住这危机中的机遇,从实际出发,调整产业结构,整合投资战线,改变市场版图,寻找新的发展路径。经过“冬眠”的休养生息和“冬泳”的强身健体,要抓住原材料价格下调、融资成本降低的有利时机,适时出击“狩猎”,实现更高水平、更快速度的发展。

团结合作保生机。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团结合作。政府和企业要共进共退,共克时艰。政府要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保护生产力,保护市场主体。银行和企业之间要抱团御寒、相互补台。银行既要锦上添花,又要对基本面较好但一时有困难的企业雪中送炭。“救急”、“救穷”,但“不救乱”。企业与企业之间要抱团取暖、守望相助,通过资源互补、重组整合,做强做大。我们诸暨人有句古话叫“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其实做“凤尾”也没什么不好,很多时候恰恰只有合作才能走向成功。不一定要当董事长,做股东也是成功的一种方式。企业与职工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关爱。企业要关心职工,职工要忠诚企业。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理解支持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老板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企业和职工是一个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命运共同体。企业要把职工作为战胜困难的依靠力量,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尽可能做到不裁员,不减薪,如果真的由于订单减少等原因要“暂停”一下,也要保障好职工的生活,保护好职工队伍,以利再战。企业小的时候是自己的,做大了就是社会的,一定要尽到社会责任。

百年一遇的危机,千载难逢的机遇。机遇总是躲在问题后面一起到来,很难想象,当人生没有重只有轻时会怎么样。在水涨船高的时候,大船小船都可以直达沧海,因为这靠直觉;但是一旦水落石出的时候,我们就要寻找规律。企业发展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不管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我们首先要给自己信心,然后要抓住机遇,在危机中寻找转机,赢得生机,迎接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春天。

猜你喜欢

信心机遇困难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Should Students Wear School Uniforms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记战“疫”,树信心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机遇
遇到困难,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