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区反“罗明路线”始末

2009-05-05

中华儿女 2009年4期
关键词:博古苏区路线

中 汉 柳 林

1932年秋,中央苏区红军正值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在“宁都会议”上再遭罢官(调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的毛泽东,因身体不适,住进了福建长汀的“福音医院”。

在傅连璋院长的精心的治疗下,加之心情渐渐开朗,毛泽东逐步恢复了健康。就在此际,毛泽东结识了同为病友的罗明。罗明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由于腰部受伤,也在福音医院住院治疗。两人一见如故,谈得很是投机。罗明把当时福建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向毛泽东作了汇报:自主力红军打下漳州后千里回师赣南,国民党19路军跟着进军闽西,已先后占据龙岩全县;广东军阀陈济棠部也同时向上杭等地进犯,而苏区内没有主力红军,眼下只有地方武装,总兵力不过三五千人,根本无法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19路军作战……毛泽东了解情况后,果断地建议罗明,立即在闽西、闽南开展游击战争,并深入浅出地讲了许多战略战术思想,使得罗明茅塞顿开,大受教益。

历史有时会开玩笑。几个月后,一场席卷中央苏区的所谓路线斗争一一反罗明路线,竟让这次“结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高举“进攻路线”的左倾中央陆续进入苏区。坚持按毛泽东游击战术指挥的罗明阴差阳错撞到“枪口”上

罗明从福音医院出院后,立即召开会议,对毛泽东的指示和建议进行了传达,参加会议的有张鼎丞、郭滴人、谭震林、刘晓等,大家都表示拥护毛泽东的意见,会议决定罗明以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到上杭一带前方领导游击战争。罗明到了前方,即按照毛泽东在一二三次反“围剿”中的作战经验,领导苏区军民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并在政策上因地制宜更趋灵活性,这些做法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转眼是1933年1月,正当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处于关键时刻,以博古为首的中央首脑机关“斗争的布尔什维克”们,离开难以立足的上海,先后进入中央苏区。博古、洛甫等在前往瑞金的途中经过上杭百砂,正在上杭的罗明听说中央领导同志要来,精心安排了食宿和保卫,然后兴冲冲地前来迎接博古。这位年轻的中央最高首长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开口便问罗明:“你是省委代理书记,不领导全省工作,来杭、永、岩干什么?”

罗明是个直爽人,随即答道:“是按照毛泽东同志指示并经省委研究决定,来这里重点开展游击战争的。”

“毛泽东的指示?”博古一愣,脸上顿时不快。接着问:“你对中央的新指示有何意见?”

“我还没听到传达。”罗明答道。

博古更不高兴了:“那么你对当前的斗争有什么意见?”

罗明说:“我认为,苏区的革命战争要和白区的抗日斗争结合起来,应根据中央苏区政府和军委会去年4月14日提出的抗日、民主和停止进攻苏区三个条件,同各党派、各军队联合起来共同抗日……”

未等罗明说完,博古不耐烦的打断了:“算了算了,不说了,吃饭吧。”

中央领导是这个态度。罗明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博古等人走后,罗明对照中央领导的指示进行了检讨,仍觉得工作中没什么错误。几天后,罗明即接到临时中央的指示,指示下令江西、福建猛烈扩大红军,“创造百万铁的红军”任务只能加不能减,要在杭、永、岩前线顶住敌人进攻,还要求边区财政要和苏区完全“统一”等等。罗明只得执行,遂把各县的独立团、各区的独立连、乡独立排都送到了正规部队,这一来地方武装走了,敌人乘机大举进攻,结果使苏区遭受很大损失。罗明不得不又改变策略,仍按毛泽东的一套办法,发动群众,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为此,他召集了上杭县委方方、伍洪祥等一起开会,研究总结了数月来游击战的经验和当前斗争形势与任务,认为边区对敌斗争,必须按毛泽东的游击战打法,不能照搬苏区根据地的做法。

當夜,罗明赶写了一份《关于杭永岩情形给闽粤赣省委的报告》。报告如实说:

边区群众一时上山,一时下山,一时太平,一时又大恐慌,因此开会、集中武装等等都很难动员……有些群众说被敌人进攻几次就弄得这样苦,上级还要说准备长期战争,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呢?……

罗明在报告中还尖锐地写道:

如果我们不懂得这一点,那就请我们最好的领袖毛主席、项主席、周恩来同志、任弼时同志,或者到苏联去请斯大林同志,或者请列宁复活,一起到下溪南或者到其它已受摧残的地方去对群众大演讲三天三夜,加强政治宣传,我想也不能彻底转变群众斗争的情绪!……

罗明的报告写得痛快淋漓,一针见血,得到了省委领导人张鼎丞、谭震林、郭滴人、刘晓、李明光、李坚真等人的支持,却惹恼了博古等人。更让博古刺眼的是罗明竟然说“我们最好的领袖毛主席”,虽然后面也开列了“项英主席……”等等。

博古发怒了!

他对洛甫(张闻天)说:“我一到苏区,就看这个罗明不对头,他眼睛里根本没有中央,又是毛的指示,又是游击战争,连工作方法也是毛的那一套,成立什么前敌委员会,如今竟然把毛泽东捧为领袖。省委一级是这种状态,我们在瑞金还能立足吗?”

两人一番商量部署,决定不直接涉及毛泽东,先把罗明抓住不放。当即派出中央特派员,到福建省委检查工作。

特派员拿着博古的令箭到省委后,不做调查研究,便按中央精神定调子,认定省委代表的是一条机会主义路线,给罗明扣上了一长串帽子。与此同时,一手导演反“罗明路线”的博古,以苏区中央局名义,发出了一个《中央局关于闽粤赣省委的决定》(1933年2月15日)。《决定》在认定了在省委内部“显然形成了以罗明同志为首的机会主义路线”后,一口气作了7条决定——

“在党内立即开展反对以罗明同志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省委对于这一路线的腐朽的自由主义态度,必须受到最严厉的打击”;

“立刻撤销罗明同志省委代理书记及省委驻杭、永、岩全权代表工作”;“公布这一决定,并在各种党的会议上与党报上解释这一决定”。

一场反“罗明路线”斗争就此拉开序幕。

2月24日,撤销罗明职务后组成的中共福建省委做出响应中央局决定的决议,斥责刘晓(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为代表的“对罗明路线的腐朽的自由主义态度”。

2月26日,博古在大会上亲自作《拥护布尔什维克的进攻路线》的报告,在全面阐述了“左”型冒险主义的路线方针后,就“罗明路线”的“实质”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号召全党投入“反罗明路线”的“伟大斗争”中去。

由博古为首的苏区中央局一手导演的反“罗明路线”的旋风,从1933年2月刮起,3月刮向江西,到当年9月再掀高潮,直到主力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准备转移仍未消停,前后经历达一年多之久。这场所谓“路线斗争”的结果,使福建、江西两省的干部群众人人心惊,个个肉跳,造成一片恐怖。自此,再也没有敢说真话的人,人们是敢怒不敢言,甚至是连怒都不敢。大批久经锻炼,富有实际工作经验,对党怀着坚定信念的好同志、好干部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在闽粤赣省,除罗明等被撤职外,省委常委、军区司令员谭震林被撤销了一切职务,省委常委郭滴人被撤职后强迫去修工事,团省委书记陈荣、省财政部长邓子恢、省军事部长游瑞轩、土地部长范乐春、省军区的杨海如、霍步青、长汀县委书记李坚真、上杭县委书记方方等都被打成“罗明路线干将”而被撤销职务。一时间,“罗明路线”帽子满天飞,想飞谁头上就飞谁,造成了党群之间,上下之间,干群之间的严重隔阂,造成了党内恐惧心理和社会不安。

在江西,据当时的中央局理论刊物《斗争》文载:江西省在1934年4月到6月,全省绝大多数县的县委书记,都因“罗明路线”而撤了职。另据江西省委报告,自全省工作总结会议开展“反罗明路线”和中央局指示改选区委、支部以来,大批干部被清洗。仅广昌县在1933年5月至8月三个月内,就清洗了县苏、区苏主席、区委书记等主要干部17人,谢维俊所在的江西2分区清洗干部达50多人。

邓、毛、谢、古自不待言,早早就作了“组织处理”,均被撤职,调到基层,有的任巡视员,有的到突击队工作。在中央的单位也因此而进行了清洗,如中央工农检查部部长何叔衡等,军队的郭天民、梁锡古等。

此时,江西苏区正值第五次反“围剿”的严重时刻,一场反“罗明路线”、反“江西罗明路线”的运动,清洗了大批优秀的干部,这等于让南京的国民政府平添了千军万马,红军败离江西,苏区丢失,这难道不是必然吗?

猜你喜欢

博古苏区路线
广东5年新增210亿元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在全省老促会会长座谈会上 的致辞(摘录)
画出路线
被FIBA罚,博古特“硬刚”
闻鸡起舞
法国“美食教皇”:他让做饭成为艺术
法国各界悼念餐饮界“戴高乐”
迎头痛击
全线出击,积极进攻
找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