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路径思考

2009-04-30董屹敏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消防校本教材

董屹敏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日益成为课改的一大热点话题,并迎来了其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学校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相联系,纳入到学校课程结构之中,放到合理的位置,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纵观目前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课程开发采取自上而下的统一体制,很少进行课程开发的前期论证,很少将要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中征求意见,看是否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供学生选择。更多的是学校采用行政命令手段加以实施,造成课程开发过多依赖校方、教导处的安排和教师指导,忽略了学生自我实践和知识的构建,忽略了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课程开发缺乏生成性。盲目跟风,把校本课程开发当作“编教材”的过程,带有随意性。有些学校把本校的特色项目如民族乐器、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等作为主要内容汇编成文字教材,教材汇编出版问世之日亦是校本课程开发任务完成之时。以本校的特色项目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固然可以成为校本课程的部分,也容易形成成果和特色,但不论何种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都意味着对课程进行重组和规划修订,进行实施、评价与改善的整个过程。那种仅仅热衷于“编教材”的做法,或未经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的“零打碎敲”式地对教材或教学所做的变化,绝不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初衷。

笔者以闵行区教育教学研究所附属学校(以下简称教研学校)的消防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为案例,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校本”一词是指基于学校的学生需要、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幅度、范围、方式、策略等都应以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和特点以及可利用的资源为依据,是学校在领会国家课程的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改编或整合的校本化的过程。因此,分析学校当前的资源、学校及社区发展需求的研究,是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依据所在。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以学校的自身性质、条件、特点及资源为基点,使校本课程开发既符合教学规律,又适应学校发展需要。下面以教研学校消防校本课程为例。

教研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学校与武警上海市消防总队第八支队闵行中队自1995年起开展军民双拥共建活动,以开展军事训练、提高消防技能为目的,组建了少年军校教育教学系统。军校活动得到了社区的重视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班额迅速增加,但是这些军训活动的目标过于单一,单元授课时间相对较短,活动之间也缺乏延续性,因而又引发了与国家规定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新矛盾。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恰好就在此时给学校消防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了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信息化平台,开发消防校本课程,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交互学习机会。此外,学校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寄宿制学校,从维护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师生员工实施消防教育,增强防范意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不受损失是首要大事。因此,从学校实际和师生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开发消防校本课程,提高消防教育实效势在必行。

二、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主力军,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的主力军,即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这种以学校为基地的校本课程开发策略,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空间,必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实现学校人员权力效能相统一的有效途径。

还是以教研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为例。

长期以来,该校不少老师的观念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即中学部、小学部教师“老死不相往来”,教师的指导体制以本班级、本学科为主。长此以往,导致学科教师之间人为的封闭,不同学科、不同学年的教师之间的教学信息受限制,这对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是极为不利的。

以本校教师力量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在客观上要求打破教师间的封闭以及单一学科指导体系的壁垒,与校外人才或校内教师之间有机合作,以适应高度综合而复杂的编写内容。教师们在课程的研究、设计、实施过程中互相合作,教师之间也有了更多的交互学习机会。更为关键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对教师的一个再培训和提高过程,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能力和需要设计内容,增强了课程意识、资源意识和研究意识,教师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可持续开发。教师的专业水平、计算机技术能力普遍增强,100%的教师能够自制课件、利用课件和网络进行教学,多人在全国、市级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校本课程开发对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三、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校本课程是为学生开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自主选择的需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增加学生亲身活动的环节,并将它放到教育的适当的位置上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中一个侧重点。

在教研学校的消防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校首先做了大量的前期论证工作,他们向所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个别座谈,详细了解学生以及各学科对消防教育的各种需要。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表现出浓厚兴趣和需求,因此,确立了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将消防课程的开发建立在网络教学环境和工作平台上的策略,并依此确立了教材的三条编写原则。(1)实用性。突破现有消防专题教材面面俱到、针对性不强的缺点,增加并突出实用和操作部分(如宿舍逃生、教室大楼逃生等内容),为提高训练的有效性打下基础。(2)针对性。以寄宿制学生的年级特点分三个年段:一至三年级侧重通过益智游戏进行消防常识教育;四至六年级结合本校少年军校的学习;七至九年级侧重互助互救的教育。每个年段均有文字教材和电子教材,以电子教材为主(电子教材见附件光盘),凸显多媒体具有的技术优势。(3)互动性。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多媒体技术支撑下的互动问答、游戏及图文,提供给学生趣味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练结合和探究性问题的设计,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学校在消防校本课程开发的每一步过程中,重视让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开发者。资料征集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只有广泛、细致,又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资料,才能从中选取精华。在征集资料中学校采取了学生广泛收集和教师重点收集相结合,编委收集与师生收集相结合,文本图片收集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策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编入文本和电子教材中的很多图例(如逃生图、教学大楼实景图、训练图等)均来自学校实景和学生活动,学生看来亲切可信。同时学校还立足校情,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技术设备,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过dreamweaver、flash等技术平台,采取声音、动画、视频片断等声色并茂的多种互动形式,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寓教于乐,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而学校网站上又辟有校本课程一至九年级的学习专栏,每个学生均可点击进入自主学习平台,或发表见解。

该校校本课程的实施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不少同学还在网上创建了“我是消防卫士”等专题学习空间,宣传科学,展示自我,真正实现了书本、课堂、网络相沟通的理想学习境界,极大地提高了消防教育的实效。

校本课程开发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发展和创新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带给学校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上的提升空间。让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多作些理性的思考,使师生的生命成长因校本课程的开发而更加丰富多彩、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消防校本教材
教材精读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漫画说消防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消防也幽默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