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范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之所见

2009-04-26杜照

魅力中国 2009年35期
关键词:独立性审计工作机构

杜照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095-01

摘要: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进行客观的分析,目的是为了探讨防范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防范;内部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是现代企业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需求。它

通过审查与评价企业本身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促进企业加强业务管理,实现经济目标。但长期以来,我国内部审计受管理体制、职能定位、人员素质、法律法规等诸多因素影响,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足够的权威性,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使内部审计陷入一种被动和无所作为的困境。内部审计如何规避审计风险,这是值得思考与商榷的问题。本文就防范内部审计风险问题,谈点粗浅的认

为了更好地规避审计风险,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一般来说,由于小规模企业受成本制约因素,在管理上要求实行内部审计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只有大中型企业才有必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从目前情况看,大中型的私营或股份制企业对内部审计比较重视,相应的审计风险要低一些。而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企业当局对内部审计的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内部审计风险;从客观上分析,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内部审计理论相对外部审计来说是滞后的。近年来,我国的内部审计实践已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内控制度的评审、管理审计等领域拓展,各个单位都在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开拓审计范围。

其次是内部审计组织结构欠合理。一是由于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机构建设重视不够,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有些设置了的又借精简机构之机搞拉郎配,把审计与财务或监察等部门并到一起,个别企业甚至借改制之名撒并了内部审计机构,在人员配备上也是滥竽充数,不但没有把精兵强将放到内部审计岗位上来,而且正常的审计人员数量也难以保证;二是授予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不够,有的甚至不予授权,以至内部审计结论的落实难以到位,内部审计发挥不了应有作用;三是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现有的审计人员基本上都是财务人员转型,缺乏经济、工程、法律等专业人员,且审计人员因长年得不到培训而闭目塞听;四是管理体制问题,现在的内部审计直接由企业第一负责人管理的很少,大部分是由总会计师分管,有些甚至由财务总监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发挥。

针对以上情况,如何有效防范内部审计风险呢?笔者认为,客观地说,内部审计所具有的各种风险既相互联系又各有其特性,只要通过提高内审人员的工作质量等各种手段,审计风险是可以大大降低的。因此,只有紧紧抓住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

1.进行经常性的内控制度审计,从根源上降低审计风险。在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被广泛采用并日趋完善,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护财产安全,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手段。

2.严格执行各项内部审计制度,不断规范内部审计工作。首先,审计人员应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严格遵守审计工作程序,把规范作为衡量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质量的标准尺度。其次,内部审计工作岗位分工要明确,实行主审负责制,要加强审理和审批制度,做到职责清楚、行为规范,严格按审计准则要求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以降低审计风险。

3.积极借助外部力量,帮助提高审计质量。为弥补内部审计的不足,应适当借助独立性较强的社会中介审计机构力量,对一些特殊项目实施审计。同时,实行外部审计评价制度,建立专家库,聘请外部审计专家定期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效率加以评价,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另外,应适当开展交叉审计,使审计真正具有独立性、客观性,避免因行政干预而无法审计或审计结果不实的现象发生,减少审计风险。

4.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首先,审计人员应遵守审慎性原则,对每一个审计项目所包含的风险都要有一个合理的估量,切不可捕风捉影、人云亦云,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妄下结论。其次,注重审前调查,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掌握其经济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确定好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做到有的放矢,降低审计风险。再次,应尽力将审计工作向事前、事中转移,使审计工作提前介入到审计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定期抽查,把违规违纪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事物的发展总有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因此,我们在强调内因的同时,对影响内部审计风险的外部环境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决策层在对待内部审计问题上给予充分的认识。

1.要突出“内向性”,摆正内部审计的位置。内部审计是基于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企业多层次经营管理的产物。内部审计基于其内向性的特点,从根本上决定内部审计只能立足于企业内部管理,代表企业对内实行经济监督,强化服务职能,确保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的贯彻实施。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励机制中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应当引起企业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

2.把握“独立性”,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区别于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因此,企业在机构设置中,应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保持相对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由企业第一负责人直接领导,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应独立于、高于各职能部门。

3.注重“实效性”,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效性是指内部审计发挥职能作用的程度和取得的实际效果。主要包括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工作效率、查出问题的充分性和层次性,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审计建议、审计决定被采纳和实施的程度和效果。

总之,企业的内部审计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企业改制后实现产权多元化,经营规模的扩大,投资者和经营者分离,委托和受托关系的产生,将是内部审计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而改制后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又是现代企业制度对内部审计的外在需要,内部审计只有立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围绕企业经营者关心的问题,以提高企业效益为中心,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有效防范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猜你喜欢

独立性审计工作机构
独立品格培养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做最好的自己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