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清明节期间体育活动开发的积极意义

2009-04-26黄晓华王晓东

魅力中国 2009年35期

黄晓华 王晓东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021-01

摘要:清明节期间的传统体育具有独特的文化意味和健身价值。自古以来,人们就注意在节日里放松身心,投入到大自然里,尽情享受强身健体的嬉戏,不少赋予节日特点的民族体育由此慢慢发展起来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清明期间传统体育的成因、文化意味和健身价值进行探求,旨在展示其内在的文化意味和价值的同时,提出在当今开发利用民族体育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清明节;民族体育;文化意味

清明节的体育活动有着较深的文化意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万物平等的自然本原思想,敦促人们进行一些户外活动,正是为了顺应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为此,清明期间的积极户外活动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习俗。

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拔河和蹴鞠等传统体育活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如能合理挖掘和利用其内在的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不光对民族传统体育等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发展有利,而且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经济建设,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踏青

1.起源及文化意味

踏青,又名春游,是清明节中重要的休闲健身活动,源于远古农事祭祀的迎春习俗,具有相当久远的历史。相传西周时期,每当立春之时,天子常率百官去郊外举行迎春仪式,祈祷上天保佑,鼓励农事,后来活动渐渐地成为一种带有理智特点的休闲习俗,流传下来,并在踏青过程中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健身和陶冶性情的活动形式。到春秋时,踏青成为一项较为普及的娱乐活动。据《论语》记载,孔子是非常喜爱踏青活动的。汉至魏晋时期,帝王贵族常于春季出游踏青,郡县官吏也常以劝农鼓励人们参加春游活动,并在迎春演礼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赏心悦目的余兴节目和有意义的休闲活动。(《汉书·食货志》)春日踏青到唐代时已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娱乐休闲活动,历史文献也记录了清明春游的许多情景: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中“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已”。李中:《都下寒食夜作》中“香尘未歇暝烟收,城满歌事胜游”。羊士谔:《寒食宴城北山池》中“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丽情集》一书也记述了唐玄宗带宫人出东门,姿游踏青之事,可见清明踏青之盛。宋代踏青之风更盛,张择端的《清明河上图》将清明时节京郊人们踏青远足的生动表现描于画卷上。《东京梦华录》载:“清明节---风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士庶嵢,田野如市”。明清时期,踏青活动更为流行,成为了各阶层常见休闲娱乐活动。

2.健身作用

作为一项颇具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踏青,具有健身的作用。清明踏青为平日里循规蹈矩生活惯了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释放心情的机会:在春天明媚的阳光里,告别蛰伏的户居生活来到大自然中,吸着青青绿草的气息,踩着松软的土地,行进在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的乡间小路上,心情是轻快愉悦的。踏青途中,走走停停的肢体运动可以舒展筋骨,增强心肺功能和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从而消除冬日气血积郁,达到祛病健身之功效。

3.开发意义

把旅游业与清明踏青活动结合起来,共同开发,将促进此项运动的发展。利用清明节日,会集祭祖扫墓活动及健身旅游于一体:以祭祖扫墓为形式,以健身旅游和文化交流为内容,既催动了踏青这古老运动的发展,又加强了本地区和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如陕西黄陵每年的祭黄帝陵活动:将祭祀仪式、传统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节日的特点,利用本地区传统文化优势和民俗风气,把踏青这体育健身活动与旅游相结合,对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交流具有极大作用。

二、荡秋千

1.起源及文化意味

荡秋千是一种古老的绳戏,春秋已有。《古今艺术图》中“北方山戎,寒食,日用草秋千为戏,以习轻---”,就有秋千之游戏。“秋千”一词,由来已久,相传汉武帝时,为祈祷武帝的千秋之寿,宫女们乘绳悠荡助兴,“千秋”是祝寿之词,于是将两词颠倒,就将这种游戏称作“荡秋千”。在秋千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本身形式的变化,演变出了许多名称,如荡秋,磨秋,观音秋,纺车秋,转轮秋,二人秋,担子秋等等。

秋千之戏自古以来为广大人们喜爱。荡秋千不需要很大力量和复杂的动作,同时活动时还略带惊险,通过自身的力量把身体荡在空中,具有挑战性,深受人们喜爱。 由“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杜甫《清明两首》), “路人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声趁清明。”(陆游《感旧未章盖思有以自之》),“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王禹侑《寒食》)---,可看出古时清明节荡秋千风俗的盛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中,多有秋千之戏,而且方法不尽相同,可见作为游戏活动的秋千,在我国开展的地区是相当广泛的。据民俗相传,荡秋千可以祛除百病,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

2.健身作用

荡秋千对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是较大的。经常参加此项运动能锻炼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发展腿力,臂力和握力,使身体迅速适应各种不同位置的变化从而达到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3.开发意义

因荡秋千具有表演性和竞技性,可以根据当今竞技体育的宗旨,结合国际体育竞技化的趋势,对荡秋千项目的竞技和表演竞赛规则完善,参与各类型运动会,在重大节日盛会举行秋千活动和比赛(如朝鲜族的“秋千赛”、白族的“秋千会”),利用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比赛方法来吸引了人们前来观光和旅游,使荡秋千活动大大推广。

荡秋千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蕴藏着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具有娱乐,健身和教育功能,如将其纳入学校体育教育,让学校体育教育增添民族特色,既可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又可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改变西方竞技体育在当今学校体育中一统天下局面,对民族体育的发展,无疑具有战略意义。

三、放风筝

1.起源及文化意味

风筝,古代又称为“飞鸢”。因最早的风筝是以木材制成的,因而也叫“木鸢”。《墨子·鲁问》载,鲁班曾经用竹木为材料制作了一只木喜鹊,可以连续飞行三日。由此可知在两千多年前已有风筝的影子了。秦汉后,纸的出现促进了风筝的进一步发展。唐宋以后,风筝大为盛行,此时除了作为军事上的通讯工具外,而且成为人们喜爱的娱乐工具,是清明时节人们最爱玩的游戏。在清明时节,春风由下往上吹,最适于放风筝。

2.健身作用

放风筝对人的健康很有益处。“鸢者长寿”,传统中医认为,放风筝者沐浴和煦阳光和春风,具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清代文献指出:“今人乘风方纸鸢,令小儿张口望之,视以泄内热”。史书《续博物志》也有“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之说,可得知放风筝这活动的健身作用。现在医疗实践也证实在放风筝时,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对神经抑郁、视力减退、失眠健忘、肌肉疲劳等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3.开发利意义

以节催动风筝运动的发展,以地方协会为组织,兴办各种风筝比赛,风筝展览和风筝节,对风筝运动的发展具有刺激作用。比如风筝节,不但是交流风筝技艺的节日,也是了解风筝民俗文化的好机会。潍坊市的风筝节就是个成功的例证:每年吸引着大批来自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潍坊国际风筝节又是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相结合的盛会,期间举办潍坊市对外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吸引着大批中外客商前来洽谈贸易,技术交流和观光游览。为潍坊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走了一条“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新路子,使放风筝这古老的运动得到了前古未有的发展。

四、拔河

1.起源及文化意味

又名牵钩,拖钩。相传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其起源和军事训练有关。春秋末年,楚国在攻打吴越之前,为了练习水战,就以这种“牵钩”来训练士兵。最初是用竹皮做成的一种竹索,在水战中用这种器具,使敌船在前进时不能靠近自己的船,在敌船想逃脱时,又可以钩住敌船,这样两船在大江大河上你拉我扯,互相纠缠在一起,将士就可以大显身手,杀出胜败。拔河就是由楚军这种用牵钩对扯的军事训练中演变而来,后来当地人们仿效起来,在陆地上用绳拉扯,拔河就逐渐地发展成为民间游乐活动,并从南方传到了北方,成为清明节节日娱乐游戏活动的一种,竹索也随之改为大麻绳。在时耕春种举办拔河活动具有祈求丰收的意味,为历代帝王所重视。《景龙文馆集》载:“清明节,唐中宗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以大麻绳两条系千条小绳数人执之争挽,以力弱者为输”。唐玄宗时曾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拔河比赛,参加者千余人双方擂鼓呐喊,呼声动地,观者莫不惊骇。当时的进士薛胜为之写下了著名的《拔河赋》,反映了当时拔河活动的气势磅礴场面。由于拔河特有的热烈气氛,激动人心的宏大场面,使其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节日娱乐活动。

2.健身作用

拔河运动具有较强的健身性,娱乐性,并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参加此项活动既能增强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又能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的优良作风。

3.开发意义

拔河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竞赛规则简单,便于在社区,学校以及单位中推广。在节日盛会上,举行不同特色的拔河比赛,能增添节日的气氛。通过拔河,使人在运动中体会到人与群体及自然的和谐,完善人品,发展身心健康,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五、蹴鞠

1.起源及文化意味

蹴鞠,即古代的一种足球活动。“蹴”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就是球。相传由黄帝发明,用于训练士兵的一种游戏。战国时期,蹴鞠已成为相当流行的娱乐活动。在汉代,人们意识到蹴鞠活动可以增强体力,培养勇敢耐劳的精神,将其列入到了军事训练当中,军士一旦无事,便于蹴鞠为乐。唐宋时盛行一时,球也由里面塞毛发的皮革球变成了由动物膀胱作球内胆,外包皮革的充气球,并出现了球门,采用了分队比赛的形式。在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清明时节,蹴鞠活动是常有之事。韦庄《长安清明》中“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白打即蹴鞠)。刘向《别录》中就有“寒食蹴鞠”之说,由此可见蹴鞠活动在民间广泛开展着。充气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蹴鞠技术的发展,表演中除足踢外,头肩,臂,胸,膝等部位均可接鞠,花样繁多。带球门的比赛也普遍流行开来。至清代,曾出现难度极大的“冰上蹴鞠”活动。但在清朝中期以后,蹴鞠活动开始低落下去,随着西方现代足球的渐次传入,在中国盛行了几千年的蹴鞠活动终于被取代,不能说是巨大的遗憾。

2.健身作用

经常参加蹴鞠比赛,可增加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参与者机智勇敢,快速果断的良好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开发利用 根据古代蹴鞠活动特征,演变的规律,吸收些现代成分,简化其竞赛程序,统一比赛规则,这样有利于蹴鞠活动的开展。现在在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出现了蹴球比赛项目,就是在古代蹴鞠运动基础上,舍弃了激烈对抗性的打法,形成了颇具高雅和较高技,战术与较高观赏性的项目,至今此项运动有了较大规模的赛事,全国各地参加此项活动的人数也日益增多,使这项古老的运动重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六、结论

清明期间的体育活动具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健心健身价值,在追溯其起源,品味其文化意味,体会其独特的健身方式之余,应当挖掘其潜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非物质遗产,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利用清明节日这媒介,将传统体育活动与旅游业相结合,把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开发出来以此吸引人们前来观摩和参与,让特色的体育活动成为旅游观光的内容,打造民族体育品牌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再反过来带动民族体育的发展,无疑是一条出路。

21世纪是一个体育大融合的时代,任何体育项目都不可能脱离世界体育对其自身的影响和作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也只有融入到世界体育大潮中方能发展。在突出民族特色同时,应汲取精髓,剔除糟粕,积极使民族传统自身内在的特点,现代转型的因素与国际民族体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业化发展观、以教育为基础的发展观、以健康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发展观和以大众为对象的全民健身观。只有这样民族传统体育才能有新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5

[2]巴兆祥.中国民俗旅[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9

[3]张晓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清明节[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4]温婉.清明时节放风筝[J].健身科学.2006.4

[5]崔乐泉.图说中国古代体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