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始皇是不是要传位给长子扶苏

2009-04-21

百家讲坛 2009年1期
关键词:扶苏赵高长子

方 方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秦始皇死之前有份遗诏给远在北方戍边的长子扶苏,叫他在自己百年后继承皇位,而秦二世胡亥是在赵高以及李斯的支持下篡位的。不过,据有关的史书看,当时秦始皇的本意就是立胡亥而不是扶苏。

首先看看有关遗诏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威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伏俨曰:‘主乘舆路车。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史记·李斯列传》:“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争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威阳而葬。书已封,拳授使者,始皇崩。”从以上记述看,有两件事大概是没错的:第一,秦始皇死前立了份遗嘱给扶苏,第二,秦始皇的遗诏并没有公开,而是十分私密的。

那么,为什么秦始皇对于遗诏的事情要保密呢?仅仅就是因为不喜欢听闻“死”吗?依照秦始皇的行事作风,立储这样大的事情是不会不举行御前会议,听取朝臣意见的。此时如果仅仅将立储之事告知赵高而不是明示众臣,是十分不合常理的。只有一种可能的解释:秦始皇给扶苏的所谓遗诏本就不是什么重要的立储遗诏,而仅仅就是一封家书,不需要朝臣来参与。

其次,看看遗诏的核心内容。

“与丧会成阳而葬”,即让扶苏回到成阳参加葬礼,而并没有提到立储和继位。那么,就不能因为秦始皇在最后有份给长子扶苏的遗诏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要让扶苏继位。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没有分封自己的子弟到地方,而扶苏远赴北方戍边也只是“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很显然,当秦始皇预感到自已将要死的时候,除了扶苏是在都城以外,其他的子弟都是在成阳的。那么为了让扶苏能参加葬礼,下一份诏书召他回来是人之常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是要让扶苏回来当皇帝。赵高对李斯说的:“上崩,赐长予书,与丧会成阳而立为嗣。”仅仅是赵高自己的理解和发挥而已。那么,会不会因为那个时代遵守的是嫡长继承制度,而将传位给长子扶苏呢?第一,《史记》上只是说扶苏是长子,但是不是嫡长子并不能确定。第二,《李斯传》中载;“赵高因留所赐扶苏玺书,而谓公予胡亥曰:‘上崩,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子书。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足寸之地,为之奈何?”这可能只是后世人的一种演绎,因为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将自己的儿子封王,而文中“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子书”就不可信了。第三,春秋以来,不少国君并没有遵从所谓的嫡长制,而是立自己所偏爱的儿子,所以,并不能因为有给扶苏所谓的诏书就认为是授意扶苏继位。

那秦始皇有没有立扶苏的意思呢?

《资治通鉴》:“始皇出游……始皇二十馀子,少子胡亥最爱,请从,上许之。”《史记·李斯列传》:“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葵从。”这里有个十分重要的信息:始皇最爱少于胡亥。在他出巡这样重要的时候,让他立在自己的身边实习政务,还有什么比这个信息更强烈的呢?

赵高曾说;“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奥,未尝觅过失。”(《史记·李斯列传》)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秦始皇对胡亥特殊的照顾和培养。另外,《资治通鉴》载:“赵高吉于胡亥曰:‘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以为不可,不若诛之!”不难看出,秦始皇立储的原则并不是嫡长,而是贤。所以,就秦始皇的本意来说,并非是要传位给扶苏,而让胡亥继位的可能性更大。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秦始皇当时要让扶苏继位,更多的是因为对胡亥的不满。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予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辣故,上使外将共……今诚以吾焱诈自称公予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很明显,当时的人是因为不堪忍受胡亥的暴政而传言当时本该是扶苏继位。其实当时遗诏的事情是十分保密的,其内容几乎是没有任何外人知道的。假如遗诏真的是要让扶苏继位,其内容不可能在扶苏死后流传到社会上,更不会连陈胜这样的平民都知道。这显然是民间的传闻,陈胜们打出扶苏的大旗,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的造反师出有名而已。

猜你喜欢

扶苏赵高长子
指鹿为马
共和国农机“长子”成长记
建设鞍钢文化再创“长子”辉煌
呜咽呜咽泉
指鹿为马
那个不爱茉莉的扶苏
赵高的阴谋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
中国现代文学中长子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