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蝇王》孔德社会发展理论之解读

2009-04-21许定萍

消费导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蝇王拉尔夫猪仔

[摘 要]作为一部现代寓言,《蝇王》这部小说隐含了许多象征。本文尝试运用孔德人类发展的“三阶段律”理论,分析小说中各个不同的人物的深层寓意,从而更好地揭示该小说的主题。

[关键词]孔德三阶段律 猪仔 拉尔夫 西蒙 杰克

作者简介:许定萍,女,贵州黔西人,贵阳中医学院大外部英语教师。

《蝇王》的象征主要分别体现在猪仔,拉尔夫,西蒙和杰克这四个人物身上。这四个人物分别各自以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行为代表着孔德人类发展的“三阶段律”理论中的不同阶段, 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孔德三阶段中人的思维方式的体现。拉尔夫,猪仔代表科学和理性,他们是科学或实证阶段的代表。

一、猪仔,拉尔夫:科学或实证阶段的典型代表

我们从小说中的人物猪仔和拉尔夫身上可以看出科学和理性会产生短期的繁荣。但是,从他们与野蛮势力较量的结果来看,这两位人物反映出科学和理性的脆弱与无力。

唯科学主义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蝇王》这部小说中,猪仔对科学的高效具有强烈的信念,他的处事皆以科学为原则。猪仔是一个肥胖,近视且天生患有哮喘的男孩, 尽管在身体方面很孱弱,他却是一位对科技不屈不挠的倡导者。猪仔坚持认为“生活就是科学”。[1] 猪仔对现代科学发现和发明怀有强烈的信心。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外部世界和自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无知和愚昧似乎在逐渐消失。令人恐惧的野兽已无处可藏。猪仔相信科学可以分清对与错,在科学的审视下一切都可以显得无所畏惧。猪仔的这一信念与现代社会的科学主义相呼应。 猪仔不仅相信科学的高效性,而且他将这一信仰认真地运用到了日常生活当中。他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处理日常事务。

戈尔丁曾经说过,尽管科学的任务就是扫清宇宙的黑暗,但科学的道路上必充满了所谓的黑暗。猪仔,这一科学的象征,也不得不与无知的黑暗相抗争并最终死于他说不知的黑暗,黑暗征服了猪仔强烈推崇的科学。第一次看到杰克,猪仔就被杰克身着制服的傲慢和其言语中透出的不驯说吓倒,猪仔身上的怯懦与恐惧反映出科学在对阵野蛮时的软弱。在一次冲突中,杰克袭击了猪仔并打碎了对方的眼镜。近视的猪仔不得不通过这些镜片来看这个世界,当这些镜片完好无损时,猪仔尚还可以坚信自己的信仰。一旦这些镜片被毁,猪仔对事物判断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这些镜片的失窃使得猪仔像狗一样被人牵着才能走。最终,猪仔在一片混乱和黑暗中,被人用石头击中掉下悬崖,葬身大海,猪仔的羸弱,其发明想法的缺乏可行性和他的死亡都变相地说明了科学的无力与失败,野蛮使得科学瘫痪。通过猪仔,《蝇王》这部小说质疑了科学和理性。

科学和理性共同存在于现代社会的思想体系中,理性的提高必然伴随着科学的进步。在小说中,拉尔夫是猪仔的盟友,是理性的捍卫者,建立规则与怎样设法获得营救占据了拉尔夫的思想,前者是秩序的基础,后者是他们得以重返文明世界的前提。然而,拉尔夫遭遇了同猪仔同样悲惨的经历,进一步印证了人类理性的失败,暗示了现代文明的暗淡。拉尔夫坚持认为,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社会要依靠规则的支撑,而秩序是获得营救的基础。第一次召开会议,面对就获救而引起的争吵,拉尔夫说道,“ 看来我们需要选一个头来做出决定。” [2] 在当选为孩子的头后,拉尔夫制定了一系列规则确保岛上的秩序。他要求孩子们在会上必须举手并手持海螺才能发言。拉尔夫以一种出乎想象的理智试图在岛上建立一个同现代文明世界一样的社会。

拉尔夫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耐心地等待被营救,重返“家园”,“家园”是文明的住所,是拉尔夫梦寐以求的“小屋”,“小屋”的结实与舒适与岛上摇摇欲坠的临时住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家园”,他们使用锃亮的紫铜壶乘水,而在岛上他们只能借助椰子;在“家园”,他们使用蓝白相间杯碟进餐,而在岛上他们只能用手去取。《蝇王》中描写的书架上的书记录了人类所承载的知识,在知识和理性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家园”的一切是文明的象征,那里没有恐惧,没有野兽,没有冲突,没有混乱。岛上的情景却截然相反,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开始忽略搭建住所,维持火堆的重要性而跑去游泳,戏耍或狩猎,他们在文明世界所获取的知识正在被渐渐淡忘,理性在慢慢消失,他们的责任感和对秩序的需求轻易地就屈服于原始的欲望和愈演愈烈的嗜血的欲望。

拉尔夫的处境每况愈下,他试图所建立的秩序也正在倾崩瓦解,火堆被孩子们忽略,维持火堆的孩子也跑去加入到了狩猎者的队伍当中,孩子们开始抱怨有太多的规则。杰克甚至公然说道:“去他妈的,规则。”[3] 民主和规则遭遇蔑视,理性受到非理性的挑战,因为不能成功取代拉尔夫,杰克脱离了这个大的团体组建了以自己为首的一个小团体,最后杰克带着自己的团体险些杀死拉尔夫,无知野蛮取代了理性文明。

猪仔和拉尔夫都对科学充满期待,他们急切地想要建立一个理想文明的世界,他们是孔德人类发展的“三阶段律”理论中科学或实证阶段的代表,然而,他们没能证明科学和理性的高效或有力。猪仔被杀,拉尔夫像动物一样遭到追杀,科学没能战胜野蛮,相反被野蛮所吞噬。理性因为最终太脆弱而未能建造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它成了非理性的牺牲品,猪仔之死和拉尔夫的被驱逐宣告了秩序的瓦解,导致了科学和理性的失败。与孔德所持有的人类未来是光明的这一观点所不同的是,《蝇王》具有极度的悲观主义色彩。

二、西蒙:形而上学阶段的典型代表

西蒙介于拉尔夫,猪仔和杰克之间,他致力于对真理的追求,并最终发现了“野兽”,他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形而上学的分析,代表了真理。西蒙喜欢沉思‘人是什么 这一终极问题,他对现实有着一种超自然的判断力,而这种能力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西蒙对人的认识靠的既不是理性也不是自觉。与现实理性的猪仔和拉尔夫相比,西蒙显得有些古怪和不切实际,然而,西蒙却发现了猪仔拉尔夫所不能解释的野兽的真相。尽管西蒙最后不幸被视作野兽而被孩子们杀死,他对真理的探求和对野兽真相的发现在全书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亲眼目睹了事实的真相,他以他的死告诉读者野兽其实就是我们人自身。

西蒙从全书刚一开始就开始致力于对真理的探求,他不像猪仔,拉尔夫和杰克那样任性,他喜欢独自一人呆在自己的小天地,他远离了日常的纷扰和拉尔夫杰克之间的唇枪舌战,独处丛林,静谧中,他开始思索拉尔夫猪仔提出的规则能确保岛上秩序并帮助孩子重返文明世界这一过于简单的逻辑,西蒙也对孩子们的恐惧和野兽做了思索。当杰克把野兽视作一种“你们不得不去忍受”[4]的东西,猪仔从科学的角度否认恐惧的存在,西蒙却打断他们说道:“或许真有野兽…野兽就是我们自己。”[5] “野兽”是人“自身的缺陷”,西蒙把真相直接指向人类自身:“人是有缺陷的…人是道德上存有缺陷的生物。”[6] 尽管西蒙暂时还不能解释何为“人的缺陷”,他对“野兽”问题的探求使得他开始思考人性。

西蒙并不满足这些认识,他决定寻找恶之源,恐惧之源。他独自一人来到山顶终于发现原来一直令孩子们恐惧的野兽是一具腐烂在树上摇曳的飞行员的尸体,西蒙意识到野兽是“无害但令人恐惧的”。[7] 野兽本身是无害的,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它却会造成恐慌。因此,西蒙决定把这一消息告知其他孩子们,然而,不幸的是,西蒙被孩子们当作野兽残忍的杀死。西蒙之死表明理性屈服于兽性,人性中的邪恶和残忍完全显现出来,它暗示着人类心中存在着从刚一开始就传承下来的无知与野蛮。

三、杰克:神学阶段的典型代表

猪仔之死,拉尔夫的惨遭驱逐,宣告了科学和理性的失败。随着西蒙之死,岛上的孩子对野兽的真相仍然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杰克控制了岛上的整个全局,我们在杰克身上看到的是野蛮,非理性,残忍和嗜血,他是孔德人类发展的“三阶段律”理论中神学阶段的典型代表,孔德认为人类的进化是从一种野蛮到文明,而戈尔丁笔下的杰克却从刚一开始文明的状态一步步走向野蛮。

杰克及其党羽的生活方式揭示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他们过着一种原始人般的群居生活,热衷于捕猎和屠杀。当拉尔夫倡导岛上的孩子应该像文明人那样住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面的时候,杰克作为孩子当中年龄最长的一个,杰克依靠武力赢得了权力和其他孩子的依附,在脱离拉尔夫以后,杰克组建了自己的团体,并将其称为“部落”,他成为自己“部落”的首领,他的追随者按着部落的礼节以“大块的肉”,岛上的果肉侍奉他,狩猎成了这个“部落”日常不可或缺的事务。杰克等人把脸涂得五花八门,在假面具后面,他们“摆脱了羞耻感和自我意识”[8],并伴之以“野性的大发作”[9]。这标志着猎手们已可悲地蜕化为野蛮人,拉尔夫反对图脸,实是坚守着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

读者还可以从杰克的不负责任和对秩序的鄙弃看到他不理性的一面。在书中,杰克不顾责任和理智要求看守火的人加入到他捕猎的队伍当中,结果火的熄灭让他们唯一一次获得营救的希望破灭。当拉尔夫正与孩子们讨论烟如何可以让他们重返文明世界的时候,杰克却反驳道:“要是能捕猎一头猪的话该多爽啊!”[10] 他公然藐视规则并且在会上发言的时候没有手持民主象征的海螺。

孔德指出,因为对他们自己和生存世界的无知,神学阶段的人热衷于图腾崇拜。杰克认为恐惧是人不得不去承受的东西,所以他提出可以通过牺牲向野兽示好,他告诉野蛮人:“至于野兽,我们可以留一些我们捕获的猎物给他,这样他就不会进犯我们了。”[12] 因此,在他们捕获一头野猪后,他们将它的头立在两头削尖的木棍上敬献给了野兽。这正如孔德在人类发展的“三阶段律”理论中所指出的,神学阶段的人们通过创造一些超自然的事物来解释与接近他们生存的世界,杰克通过创造神和他们的原始宗教来解释未知的黑暗与恐惧。

四、结语

猪仔与拉尔夫是科学和理性的化身,代表着人的实证阶段,西蒙以他对真理孜孜的追求代表着人的形而上学阶段,而杰克以其野蛮残忍代表着人的神学阶段,他们与孔德人类发展的三阶段律正好分别相吻合。孔德乐观地指出,人类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人的理性和道德也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而进步,孔德对人类持乐观的态度,对人类的发展充满了希望。而戈尔丁则持悲观态度,故事中的孩子们最初理性地安排生活,随后发生了冲突,以至互相残杀,最后变成一群“野人”。这展现了从文明演变到野蛮的整个历史过程。《蝇王》用寓言的文学形式追溯了人类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12][英]威廉·戈尔丁,龚志成译,蝇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0-230

[13]Stumpf, Samuel Enoch,From Socrates to Sartre: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third edition. MacGraw, Inc, 1982

[14]Watson, George。British Literature Since 1945,London: Macmillan, 1991

[15]Wand,A, C Twentieth-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1901-1960,London: Methuen, 1964

猜你喜欢

蝇王拉尔夫猪仔
如何提高猪仔成活率
亮菌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跟着拉尔夫闯世界
从“牯岭街”到《蝇王》:儿童之恶的文化思考
论文化视角在英文小说《蝇王》中的体现
仔畜吃母乳死亡原因探究
一个承诺
一个承诺
等猪会飞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