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档案意识≈敏感

2009-04-14山大档案

档案管理 2009年2期
关键词:大学本科头脑专业课

山大档案

昨天晚上在学院机房值班,忙里偷闲踩了踩《档案界》,不想却被一位等待上机的女生“逮了个正着”。她问我是不是学档案的,我当时正头脑发晕,一时没反应过来,还真以为她有什么特异功能之类。看着我迷茫的眼神,她指了指电脑屏幕说:“我也是学档案的,对这个比较敏感。”

“敏感”,这个潜藏在我头脑深处的词如孙悟空出世,碎石而出,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也许是上帝当时真的在打盹,半真半假地听家里人说学档案就是为将来做官的,兴冲冲地跟着父母就踏上了东去的列车。叩开了这个被调剂专业的大门。

大学本科四年,和我们班十多位其他男生一样,我也是极为“潇洒地”度过的。秉承着“大家逃才是真的逃,大家抄才是真的抄”的大学按语,非自然醒不起。非专业课不上,平时作业也是粘帖复制了事,连拾人牙慧的“闲情逸致”都没有。什么档案的整理、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早已就着考试试卷扔到“故纸堆了”去了,仅存的一点档案知识,还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之类的常识。

前些天突然跟一位同学聊起第二专业的事来,我说大学生的第一专业是英语,第二专业才是专业课,那位同学说:“不,第二专业是电脑游戏,第三专业才是专业课。”幸亏当时只有我们两个人在谈论,要不专业课准得被排到第N(N>2)。

我不止一次地拷问自己,大学本科四年到底学到了什么,抱着为“档案事业贡献青春的崇高理想”而挤破头皮的硕士研究生三年又能学到什么?

“敏感”,对。就是敏感。

多少次,看着那些挂着“档案”的头,卖着自己肉的电影而莫名兴奋;多少次,看到那些以“XXX档案”为名的书就情不自禁地想取来翻翻……

跟数学系的同学争论,他们总以数学难学需要“天赋”,而档案学是个人就能学而取胜。现在,我终于明白,他们学得来档案的皮——知识和技术,却学不来档案的里——档案意识,真正的档案意识。电影和书本上的“档案”二字根本就不可能人他们的法眼,当我们为电影之中出现的“档案”二字而感到莫名兴奋时,他们眼中的只是一句普通的可以忽略不计的台词。

敏感还是表面,对档案真正地重视才是本源。曾经参加过一个招聘会,问过所有要档案专业的公司,回答都是招满了。我非常纳闷,整个山东当年毕业的档案专业的本科生就我们那二十几个人,我也没听到哪个同学已经找了工作了。我想找他们理论,转念一想,“不懂得珍惜自己的人,也不值得别人珍惜”。他们根本就不懂,别看只是些机械的、重复性的、简单的技术活,一旦出问题,所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真正尊重档案、重视档案的人还是学过档案的人。

猜你喜欢

大学本科头脑专业课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记一次写生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李玲慧作品
An Analysi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Reasons for and Attitudes towards Chinese—English Code—Switching (CS)in Their Daily Spe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