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的规避策略分析

2009-03-29

中国经贸 2009年24期
关键词:外汇风险外贸企业

左 桢 李 哲

摘要:自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外汇风险,外汇风险的规避也就成为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本文将从企业与外商、企业与银行和企业自身三个角度提出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的规避策略。

关键词:外贸企业;外汇风险;规避策略

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更富弹性的浮动汇率制度之后,人民币汇率波动非常频繁,就人民币兑美元来看,汇改后的第一年里,人民币升值幅度1.5%,第二年和第三年人民币分别升值5.5%和10.9%,而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逐步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放缓了升值步伐,开始小幅波动,进入2008年12月人民币汇率开始出现暴跌,甚至在12月1日出现跌停,创下汇改以来最大跌幅,而2009年10月初,七国集团又老调重弹要求人民币升值,由此可见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人民币汇率频繁且剧烈的波动必将给我国的外贸企业带来极大的外汇风险,并最终影响外贸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因此如何规避外汇风险也就成为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针对外汇风险的规避,本文从企业与外商、企业与银行和企业自身三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通过与外商协商相关合同款项规避风险

1选择有利的合同计价货币

外汇风险的大小与外币币种有着密切的联系,交易中收付货币币种的不同,所承受的外汇风险会有所不同。在外贸交易中,为了规避外汇风险,首先应尽量采用人民币作为合同计价货币,这样就避免了货币的兑换问题,也就不存在汇率风险。我国正在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相信不久在国际贸易中就可以大规模使用人民币作为合同计价货币,但在此之前不能以人民币作为合同货币的情况下,则应争取出口时选用币值稳定、坚挺的“硬币”作为合同计价货币,进口时选用币值疲软的“软币”作为合同计价货币。出口时用“硬币”作为合同货币,当结算时这种货币汇率上升,则可以收到的同样多的外汇兑换更多的本国货币。进口时用“软币”作为合同货币,当结算时汇率下跌,则可以较少的本国货币兑换更多的外币用来清偿货款。但是外商可能也有同样的考虑就会产生矛盾,这时就要看双方的谈判能力了,也可以考虑双方提出的计价货币在货物总值中各占一半,使得利益风险双方共担。

2在合同中加入调价条款

在实际交易中,计价货币的选择要受交易意图、市场需要、商品质量、价格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造成出口有时不得不以软币计价,进口有时不得不用硬币计价。这样就有潜在的外汇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弥补风险,外贸企业就要考虑采取灵活的合同条款,可以考虑在其中加入加价保值和压价保值的调价条款。

加价保值条款主要用于出口贸易上,是指出口企业接受以软币计价成交时,将汇价变动所造成的损失推人出口商品的价格中以转嫁汇率风险。其计算公式是:加价后商品总价值=原商品总值×(1+计价货币贬值率)。压价保值方法则主要用于进口贸易上,是指进口企业进口时接受硬币计价成交时,将汇价变动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进口商品价格中剔除,以转嫁风险。其计算公式与上述加价保值公式正好相反:压价后商品总价=原商品总值×(1一计价货币升值率)。

3在合同中加入货币保值条款或外汇风险分摊条款

经过与外商协商,可以在合同中订立适当的保值条款,以防止汇率多变带来损失。货币保值条款的种类主要有黄金保值、硬货币保值、“一篮子”货币保值。目前合同中采用的一般是硬货币保值条款。订立这种保值条款需注意三点:首先,要明确规定货款到期应支付的货币;其次,选定另一种硬货币保值;最后,在合同中标明结算货币与保值货币在签订合同时的即期汇率。收付货款时,如果结算货币贬值超过合同规定幅度,则按结算货币与保值货币的新汇率将货款加以调整,使其仍等于合同中原折算的保值货币金额。

外汇风险分摊条款就是在主合约上附一个价格调整条款,允许汇率在某一上下的区域内调整,若真正的汇率波动超过此上下限,则超过部分所引起的差额由买卖双方平均分摊。

二、利用银行业务规避外汇风险

1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避险

银行可用于规避外汇风险的金融衍生业务包括远期外汇交易、掉期外汇买卖和外汇期权交易。

(1)远期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是指公司与银行协商签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将来买人或卖出外汇的币种、金额、汇率以及交割期限,在交割日当天按照合同规定的金额和汇率向银行办理结汇或售汇。由于事先约定将来某一日向银行办理结汇或售汇业务的汇率,所以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收、付外汇业务的客户来说可以起到防范汇率风险的作用。它可以锁定汇兑成本,防止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跌给出口业务带来的风险或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上升给进口业务带来的风险。远期外汇交易的一个变种是具有日期选择权的远期合约,其允许企业在一个预先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的任何一天执行外汇交易。

(2)外汇掉期业务

外汇掉期业务,是指外贸企业与银行协商签订掉期协议,分别约定即期外汇买卖汇率和起息日、远期外汇买卖汇率和起息日。企业根据自身需要按约定的即期汇率和起息日进行人民币和外汇的转换,并同时按约定的远期汇率和起息日进行反方向的转换,实际上就是即期货币和远期货币进行对调。

此项业务的好处,一是可以降低筹集资金的成本。进行远期外汇买卖后,因故需要提前交割,或者由于资金不到位等原因不能按期交割,需要展期时,都可以通过续做外汇掉期买卖对原交易的交割时间进行调整。二是既有进口也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则可以通过掉期交易来规避汇率风险。如一家进出口企业需向国外进口货物购付汇10万美元,但一个月后将收到10万美元出口货款进行结汇,则可即期卖出人民币买入10万美元用于付汇,同时卖出一个月远期10万美元买入人民币,通过掉期交易防范了一个月后美元汇率下跌造成损失的风险。

(3)外汇期权交易

外汇期权即在金融市场上以相对固定的代价获得在一定期限内以约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额的某种外汇的权利,一般可以分为买人期权和卖出期权,前者有按合同约定的汇率行使购买某种外汇的权力,后者则有按合同约定的汇率出售某种外汇的权利。在合同有效期内,期权所有者既可以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行使买或卖的权力,也可以放弃买卖的权力,这样就将外汇风险仅仅局限于期权保险费。另外期权外汇买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既为客户提供了外汇保值的办法,又为客户提供了从汇率变动中获利的机会。此外,由于外汇期权在到期时可以选择执行,也可以选择不执行,这对于那些合同尚未最后确定的进出口业务具有很好的保值作用。

2利用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和保函业务

贸易融资业务最基本的功能是解决外贸企业资金周转的问题,但企业同时可以利用贸易融资业务提前结汇或延期付汇,如出口商可以通过银行办理出口押汇、贴现、出口发票、福费廷、保理等融资业务提前锁定收汇成本,进口商可以通过银行办理进口押汇、开立远期/延期付款信用证等融资业务达到延期付汇的目的,从而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或者获取汇率变动收益。

银行的保函业务也能起到一定的规避外汇风险的作用。如融资类保函中的借款保函可通过借外汇、换外汇来规避外汇风险;融资租赁保函可通过分期/延期付款来规避外汇风险;补偿贸易保函可通过返销货物抵扣进口货物的价值来规避外汇风险等。非融资类保函中的预付款保函则可以通过保证收到预付款后履行合同,从而向外商客户收取更多的预收账款来规避汇率风险。

三、从企业自身做好外汇风险的防范

1提高自身外汇风险的防范意识

在人民币汇率机制逐渐透明化、市场化的环境下,外贸企业应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外汇风险防范意识,密切关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变化,尽快学会并积极运用金融避险工具、避险方式,从而更好的规避外汇风险。我国金融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对金融工具也相对陌生,对外汇市场的波动认识不足,许多潜在的风险没有引起重视,企业甚至觉得汇率的变动是天经地义的事,以致国内外贸企业屡遭汇率波动损害。因此,企业只有认识到外汇风险的危害,提高外汇风险的防范意识,才能关注汇率变化,才能达到规避外汇风险的目的。

2建立外汇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应在内部建立外汇风险预警机制,确定汇率变动的方向,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发生外汇损失的可能降到最低。企业在内部建立外汇风险预警机制时,首先要确定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的选择范围一定是与企业进出口即利用外资等密切相关的国家及我国的一些微观、宏观经济指标,如两国的相对利率、相对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状况,进出口国家的政治稳定程度、所采取的经济政策的类型,本国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等。其次要利用预警指标的变动来大致预测汇率走势,在预测汇率走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专业人员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预测,也可以通过德尔菲法、风险树法等方法进行预测。再次,通过对汇率走势的预测,结合企业的待结算外币的头寸情况确定企业的外汇风险是否存在,如存在,确定外汇风险的大小如何。最后通过以上预警分析的结果及时选择合适的外汇风险规避措施。

猜你喜欢

外汇风险外贸企业
通过金融衍生工具控制外汇风险的途径探析
跨国企业如何应对外汇风险
以A企业为例浅析外汇风险及防范方法
“互联网+”时代外贸企业转型路径探析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外贸企业收支的影响分析
浅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
国际经济贸易中对外汇风险的有效预防措施
外汇风险与会计外汇汇兑损益
“营改增”全面推开对中小外贸企业影响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