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活情趣培养写作兴趣

2009-03-20钟国梁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3期
关键词:诱导法辩论文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切离开生活的文字都将是毫无价值、毫无感染力的无病呻吟。所以,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作为取消排挤学生深入生活的借口。经常性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是十分重要的。贴近了生活才能真正地反映生活,真正地理解生活,真正地学会生活。只有生活才能碰撞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创造的灵感。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生活经历,就是自己写作题材的知识宝库。

一、提高写作的必要性

写作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化的高度统一,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两者和谐统一呢?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如今,中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水平都处于一个待定状态,俗话说“白纸上面好画画”,如果引导得好,学生的写作才能就会得到充分地发展;反之,如果引导不当,就会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惧怕和厌恶心理,就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利。

由此可见,中学生在中学时代努力提高写作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一个绝好的时机。

二、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一)兴趣培养至关重要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成为动手写作的“乐之者”?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搭建桥梁,沟通生活与写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都是要从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

生活处处皆学问,一枝一叶总关情,能从一棵小草嗅到春天,能从一片落叶感受奉献,能从一朵梅花看到坚强……关键是要有善感的心灵。因此我时常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发现生活,感悟生活。

除此之外,还需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影视,流行音乐,网络,与其让它们“犹抱琵琶半遮面”,还不如大胆地引入课堂。从张艺谋的《英雄》到美国大片《特洛伊》,从马加爵的冷酷到任长霞的无私,从周杰伦到S.H.E……这些例子从学生笔底流淌出来,给作文带来了青春与时代的气息。

2、爱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求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充分地感受生活,随时随地广泛地积累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时,引导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观察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没有充分吸收,就无从表达;要想充分表达,就必须集中吸收。这样,学生有了浓厚的观察兴趣,并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会自觉地进行仔细、全面、深入、系统的观察,观察的能力才会提高。

培养学生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在观察中,不仅要求学生用眼睛看事物,用耳听声响,用鼻子闻气味,用手摸质地,用嘴尝味道,同时还要求用心想。对不懂或不够了解的内容,要向别人请教,或查字典及有关书刊资料,以使所观察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全面、具体、充裕、活生生的立体印象。

(二)自身参与不可或缺

我这里所说的自身参与是指学生的自身参与。前面提到的是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让他们觉得写作并不是件令人讨厌、很难做好的事情,从而使他们不至于谈作文色变,对自己动笔更是望而却步。因为有些不想不愿写作文的学生并不是对作文毫无兴趣。很多学生喜欢看作文,喜欢听老师朗读同学的范文,但叫他自己动笔写却非常不乐意。所以,老师的引导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还要让他们觉得写作文是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如果说兴趣的培养是让学生当好观众,那么自身的参与则是让学生当一名入戏的演员。自身的参与同样是把写作与真实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导自演,变无形文字的生活为有形文字的作文。结合自身教学体验,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

1、体验诱导法

体验诱导法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感悟道理的诱导方法。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真情实感。可以说不吃李子就不知道李子的滋味。哪个不想到奔流不息的河流中去漂流一番,体验那种惊心动魄的感受?有了这样一次漂流,有了这样一种体验,就会有创作的素材,就会有写作的激情,文章也就有真情实感。

写作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亲身体验活动。譬如让学生捡个石子带来学校,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敲敲它,听听它的声音,粉碎它,分析它的质地,再通过看、摸、听、敲加以联想,挖掘出它更深层的含义。做些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写作起来就一定会感兴趣的。诸如此类的活动,我们可以多搞一些,如让学生检一片树叶,摘采一朵花,摘一个水果,捧一剖泥土,观看它的形状和颜色,尝一尝它的味道……学生自己体验的东西,印象一定是深刻的,自然而然就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

2、多媒体诱导法

多媒体诱导法是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诱导方法。多媒体具有教学手段先进、容量大、内容集中、重点突出、图象色彩艳丽等特点。时下,出现了有关多媒体写作教学的教材,它特有的图象、动画、声音、色彩甚至于游戏的形式,给学生以极大的刺激和引诱,让学生在游戏中取乐,在取乐中提高写作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风光片让学生练练写景抒情散文;也可以选择一些新闻报道,关闭声音播放,然后让学生写新闻报道;还可以摄录一些学生熟悉的,让学生配上一些解说词。

3、辩论诱导法

辩论诱导法是组织学生就某一个事物或问题发表正反两方面的见解进行争论的一种诱导方法。争论常常会使人们兴奋起来,大脑神经处于高度亢奋之中,从而使思维敏捷起来,语言也就像泉水一样涌出来。一个平常不太喜欢言语的人,一旦遇到争吵,他会很快地调集尖锐的语言来驳斥对方,这就是由于激烈的争吵所诱发出来的突发情绪。

激烈的辩论,将最大限度地吸引辩论者密切注意对方说的每一句话,积极调动思维,用最恰当的最强有力的语言压倒对方,在这种紧张情绪下,学生往往是边思考边用笔写好发言,神情之专注达到无法形容的地步。

多组织学生进行几场辩论赛,对学生是大有益处的。一场辩论下来,学生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或把这场辩论的过程写成记叙文,或把这场辩论的语言组成议论文,恐怕是件比较得心应手的事。

4、提供舞台,秀出自我

要提高写作能力,既要多写,更要多改。古人说:善作不如善改,文章是改出来的。有不少大学生思路敏捷,写东西也比较快,但是由于不重视文章的修改,推敲和琢磨较少,写成的文章往往结构比较松散,词句重复罗嗦。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文章得到欣赏,都希望自己的写作才华得到展示。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一方舞台,让他们秀出自我。比如:

创建班刊:班刊每月出版一期,由学生自己成立编辑部,发动大家积极写作。老师可将日记和大作文的优秀文章提供给编辑部。班刊人手一册。

写出自己的文集:在每学期期末组织全班学生收集整理该学期所有的文章,或打印或工整地誊写,汇编成自己的文集,并自己命名,写目录,然后依次向全班同学推荐,最后民主评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发给奖品并张榜公布。

5、诚于嘉许,培养自信心

“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这是一位小学老师给后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的茅盾所写的一篇作文上的总批。对一位小学生给予如此高的嘉许,那位老师这样做的目的,不外乎肯定学生长处,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只要我们用放大镜来寻找孩子们作文中的优点,给予良好的心理暗示,他们的作文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每次作文本发下后,学生最关注的就是分数和评语。说实在的,我的打分标准非常低,只要学生稍微在语言表达或字迹上有进步,结构或体裁上有创新,我都会打一个大大的90分。并且在评语的字里行间流淌着真切的欣赏,尽量不用断语,杜绝挖苦、嘲讽。当他们怀着欣喜的心情在评语中看到了鼓励和希望时,他们也就找到了自信。

三、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有语言的储备库。作文平时要多读书,好的文章要背下来,精彩的词句段应抄下来。

2、要有语言的实践训练。平时应加强写作的片段练习,比如仿写续写改写缩写扩写

3、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勤动笔,以我手写我心。最后,让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让他们飞舞着兴趣的翅膀在作文的天空自由翱翔。

钟国梁,教师,现居江西新余。

猜你喜欢

诱导法辩论文章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诱导法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