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03-20颜振峰李庆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9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对策

颜振峰 李庆生

摘要介绍了中国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三农”工作中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涉及院校投入、招生政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水平等方面,为改善农业职业教育的现状和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389-03

目前,中国农业职业教育现状与“三农”工作的需要已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农业职业教育必须根据“三农”工作的形势进行改革和创新。

1中国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已日益重视农业职业教育,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对中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广作用。但是,农业职业教育中尚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1中国家财政对农业职业教育投入不足

近几年国家一再加大对农业方面的投入,主要用于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对农民的直补。但是,从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投资权重看,农业投资还没有占到应有的比重,而直接用于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更少,大大制约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1.2社会对农业职业教育重视不够

社会对农业、农村及农民的轻视由来已久,多年来一直成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大多数农村青年不想务农,更不用说城市青年。农、林类高较招生困难,普通的农业职业教育更难以普及。

1.3农业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方向不明

目前农业职业院校的发展未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不少农业职业院校由于招不到农业专业的学生,只好根据社会需要,创办很多非农专业。现在已出现有些农场需要增加农业技术人员,农业职业院校却不能提供的现象。而所办农业专业也与广大农村的实际需要相差甚大,农业职业院校 的职业教育方向与“三农”工作的需要已出现严重的脱节。

1.4在校学生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就业定位不准

农业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更不愿意到一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产经营等工作。

2“三农”工作的形势和问题

2.1“三农”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2004年中央下发的有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充分说明了“三农”工作在我国经济工作中的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当前,必须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不断开拓增加农业综合效益的空间。必须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根据当地资源特点,继续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农产品市场和加工布局;必须加强技术推广和质量安全检验等服务体系的建设,研究、开发质量安全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必须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建立跨区域、专业性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必须支持农业大中专院校参与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繁荣小城镇经济。

2.2“三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限制因素

中国农民收入低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农业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为:广大农村生产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劳动效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慢、效率低;农产品产量不能充分满足国内人口消费的需求,农产品的质量不能适应消费发展的要求,农产品价格低,最终造成广大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很低。产生此问题的限制因素,除了农业生产基础差和因人口无节制增长而造成的人均资源少这个既成事实外,主要限制因素为以下5个方面。

(1)农村劳动力素质低。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身体强壮、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务工;留在农村从事生产的大部分是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弱、妇、孥。劳动力的基本素质不符合“三农”工作的需要。

(2)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低。大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没有经过农业专业学习或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缺少当前“三农”工作需要的农业生态学理论知识,难于指导广大农民进行质量安全农产品生产和经营,难以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甚至缺少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带领广大农民致富的道德素质。最近几年,虽然下派了不少大学生村官,但客观上这些大学生村官绝大多数专业不对口,不懂农业和农村工作,无法有效提高农村基础干部的素质。

(3)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低。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不利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生态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由于广大农村劳动力和基层干部素质较低,还未能把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组织起来,建立新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大规模、产业化运作。

(4)农业发展资金投入少。解放以来,中国首先靠农业税收维持国家财政,以支持工业和其他发展,农业发展资金投入少。近年来,国家已免除了农业各项税收,制定了很多农业优惠政策,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但是资金投入与农业发展的需要差距甚远。而且由于农村干部素质和体制问题,即使是较少的农业投资,也未能完全用于农业技术和资源开发等方面。

(5)农村方针政策执行偏。由于农业干部素质较低,在执行农村各种政策方面往往会出现偏差。如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很多人理解为农民到发达地区、大城市打工。其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更重要的方面是充分、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科学地进行综合开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加强小城镇建设,加速发展地方经济,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总之,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是“三农”工作中最大的限制因素。

3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

根据“三农”工作新形势、新需要,以及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现状,农业职业教育必须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

3.1对农业职业教育的院校加大专项投入

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配套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在重视农业和农业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应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专项投入,大力开展对农村干部培训和实施对定向培养学生的优惠政策。

3.2对村级干部进行定期免费培训教育

根据目前村级干部素质较低、迫切需要提高的现状,应充分利用农业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在农闲时段,进行定期免费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目前,各县农干校等单位也有国家项目投资,用于农村干部和农民培训,但是由于农干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较差、校行政干预较多以及缺少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等原因,项目资金未全部用于农民培训,培训效果不显著。

3.3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加大政策优惠

由政府进行倡导,形成全民重视农业、重视农业职业教育的氛围,同时实行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在农业职业院校设立培养各种农村干部的专业,定向培养村书记、主任、村会计、村各类致富带头人。对有志回乡、回村从事“三农”工作的定向学生,实行减免学费、生活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这些农业的专业学习,使得农业职业院校招生形势好转,毕业后从事“三农”工作或创办农业企业的有志者逐步增加。

3.4明确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生源对象

根据新时代“三农”工作第一线工作要求,新一代农村干部和农业劳动者必须具备以下3个方面能力。

(1)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成为主要经济体制,中国加入WTO后,广大农民将走向范围更大、变化更快、竞争更激烈的国际大市场。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当时、当地的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更新”;在产品的品种、质量、式样等方面不断创新、改进和提高;还要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不断降低价格。因此,要求经营者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

(2)善于学习的能力。农业生产种类繁多,各种农业专业技术内容极其丰富,无法在学校全面掌握所有生物生产、加工知识和技能。而且大部分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可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不断学习、充实和完善。因此,农业职业学校必须把培养学生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

(3)发展综合生产力的能力。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小城镇建设,使农村经济向综合性、多元化方向发展。从农业生态系统全局出发,农村需要具有发展综合生产力的能力、从事各产业的人才。农业职业学校必须根据市场对人才在知识传播、技术推广、生产组织和产品营销等多种方面的需求,培养实践型、开拓型、创业型、复合型的一线工作者。

综上所述,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农业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是: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善于学习的能力为主要任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培养能根据当地资源和市场,建立新结构,开创新途径,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施的农村致富带头人,能适应生物生产、加工、营销、管理工作,并具备生物生产所必需的最基本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农村基层干部、技术服务人员、生产经营专家。生源对象就应该是愿意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并愿意从事“三农”工作或创办农业企业的广大初高中毕业生、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

3.5调整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根据“三农”工作需要,农业职业院校目前必须开设4个专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农业经济管理。

农业生产种类繁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已扩展到三大产业。具有创造性思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建立新结构、开创新途径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已成为当前农村特别需要的人才。因此,农业职业院校应区别于其他职业学校,各专业在把掌握某项具体技术和技能作为培养重点的基础上,必须把“稳定基础,扩大内涵”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准则,具体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

(1)稳定基础。农业职业院校必须将植物、动物、微生物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专业基础课作为必修课。经济生态学基础理论、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知识和技能,是从事农村、农业工作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也应作为必修课。

(2)扩大内涵。根据生源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必须有超前意识,开设植物、动物、微生物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专业课供学生选修。尽可能做到课程设置全、师资质量优、教学手段高、实习条件好。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

3.6改革农业职业教育的技能培训和教学方法

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产教结合,机动灵活。专业课教学必须和生产、科研、推广实践紧密结合。

(1)基地建设。农业职业学校可以通过3条途径,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一是学校自建教学实习基地,使教学与生产、经营实践联系,培养学生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是实行产教结合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二是在农业生产、经营、科研单位或专业户建立教学实习基地。通过不同的联合方式,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是学校自建教学实习基地的必要补充。其中以专业户、种养大户和合作经济组织为教学实习基地是实行产教结合最紧密、最有效的途径。三是以各学生家庭或所在乡镇村组为教学实习基地。此是实行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最基本的教学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时间,参加家庭或所在乡镇村组的科技示范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管理和科技推广等实践活动。

(2)产教结合。专业课教学时间的安排必须和有关生物生产的周期或季节相吻合,使专业课教学与生物生产的规律相一致。各生育阶段生物学基础知识与生产管理技术同期进行,其操作技能训练、实验、实习也同期进行。专业课的教学与校内外基地的生产、科研相结合,若条件许可,最好在校内外教学基地生产、科研实践中进行。

(3)机动灵活。指专业课教学必须根据教学基地的生产实际进行机动灵活的调节。可以进行课堂教学,也可以进行田间教学,可以进行操作示范,也可以让学生参加生产和科研活动。

3.7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专业知识,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

3.8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培养输送的新型劳动者,应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牢固树立起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观念;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使学生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备深厚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一专多能、能适应多个职业岗位的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能经受挫折和承受环境变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4参考文献

[1] 宋志伟.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4(5):87-89.

[2] 郑霞,张雷,许云华.论农业教育课程改革[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328.

[3] 冯媛媛,尹飞.关于创新开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5):268,270.

[4] 宓玲.学习是种子企业成功的基石[J].种业导刊,2008(4):12.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