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及其制度创新

2009-03-19王丽芹刘风先

理论导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制度创新创新人才高校

王丽芹 刘风先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和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体制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加快改革步伐,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消除体制性和制度性障碍,努力探索新的思路并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路径;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12009)02-0094-03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艰巨任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普遍不如人意。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既有操作层面或技术层面的原因,也有深层的体制与制度方面的原因。应该说,多年来形成的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加快改革步伐,从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做起。消除体制性和制度性障碍,努力探索新的思路并进行制度创新。

一、积极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既是社会对人才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传统教育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学制、统一管理,忽视学生天赋、潜能、优势开发,以牺牲学生个性发展为代价的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必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核心目标,建立以“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注重综合、突出创新”为指导思想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综合配套改革,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必须不断突破传统和过时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上强调以知识为本,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念。高等学校的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广博、学问精深、思维创新的人才。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

2、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实践环节,为学生形成创新型的知识结构和加强实践能力提供教学支撑。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未能根据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重构基础,增加前沿,引入研究,把教学和研究、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适应当今学科发展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既高度分化又趋于综合的发展趋势,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以学院或系为单位设置基础课程,打通学科专业限制,宽口径培养,拓宽专业面向,创造一种知识交叉和学科融合的氛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打下宽广厚实的知识基础。(2)优化课程结构。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依托一个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旨在通过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不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及获得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引领作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应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培养创新型人才,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之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特别要倡导高年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科学研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4)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要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压缩理论授课时间,增加实践教学时数,系统设计各专业大学阶段必须完成的实验内容,适度减少示范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的综合性实验;改善实践教学的条件,切实转变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的做法,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在实践环节中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3、大力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单向灌输、轻启发讨论”,强调“尊重权威、尊重书本”,反对“怀疑提问、标新立异”。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阻滞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长期的被动状态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得不到调动,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弱化,严重影响创新人格的形成。另一方面,一味的注入强化了学生的吸纳接受能力,致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进取的精神,创新所需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因没有开发训练而日渐萎缩。

培养创新人才,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更加有利于个性发展。应多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思维或让学生动脑思考、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必要的资源配置和评价机制,采用现代化、高科技的计算机教学,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力求在有限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抓住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知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才能真正激发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敢于质疑、挑战权威等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应具备创新教育的全新观念,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专业知识,还要通晓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方法,尤其要具有学术创新和探求知识的能力,能够创造出价值较高的科研成果。但目前高校教师队伍在教育理念和适应现代教学模式的能力上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教师的创造性潜质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而,为适应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增长的需要,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是量的扩大,更要从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上加以提升。

1、创新型教师的教育观念。一是教学观。教师要从灌输走向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要把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观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观。教师不仅要把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让学生不只是接受解决问题的既定答案,而是自己寻找独创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培养观。要从规范统一的传授走向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分清学生创新能力及发展层次上的差异,教师不能用一个模式

去培养每位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注重个性,因材施教。

2、创新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策略。一是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教师除了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常用信息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二是具备问题意识和超前思维能力。教师要多提出一些有争议、没有固定答案、能引起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新颖性与层次性,问题要有思考价值和有可探索的余地,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或让学生动脑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诱导学生的求异思维。三是教师要运用激励机制。成功地运用激励机制能够增强学生创新的动机、热情和信心,主动去争取新的成功,这是创新性教学的动力因素。坚持表扬、激励,对学生的不足要宽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建立科学合理、引导创新的教育评价系统。发挥其在一创新教育中的导向功能

1、建立健全能有效区分和测定学生创新能力和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制度。传统的教育,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和评价,由此造成了学生学习动力不是来自内在的求知需要和学习兴趣,而是来自对分数和其他外在利益的追求。

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注重所培养的人才的知识储备,同时更注重其素质和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唯分数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一套创新型的教育评估体系,学生评价应从注重共性转向肯定个性,确立以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评价制度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使评价体系成为创新教育的外在着力点,能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其导向功能。

2、建立和完善能促进教师处理好教学和科研关系的教师考评体系,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向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转化。考评制度和体系设计,是高校协调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枢纽和关键,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传统教育重科研轻教学,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看教师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即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上、人才培养上多么卓有成效,缺少科研论文也不能晋升职称,于是不少人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而不是放在人才培养上,对教学、对培养人才不感兴趣。

新的教师考评制度必须兼顾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避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可以按照教师职称和岗位的不同,分别明确其应该承担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此外,职称评聘过程中,坚持教学和科研全面衡量,对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按比例进行量化打分;针对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定期开展评选教学名师和精品课程的活动,对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这样可以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地位,调动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教师将教学和科研工作并重。

3、建立科学、公正、合理、有效的考试评价指标体系。传统考试以记忆性知识为主,答案是标准化的,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这种考试与评价方式忽视对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考试制度,应把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思想道德、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进取心和自信心作为评估学生优劣的重要指标,从知识测验转向多种能力测验,从重结果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

四、营造和优化创新人才成才的良好氛围和宽松环境

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是激发和保障创新活动并提升其效果的重要外部条件。教育创新要求人才成长环境体现宽松、自主、开放和进取。

1、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要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品质的过程,首先要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和批评争论的习惯。其次要摒弃强制性的统一思维,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允许多元思维并存,宽容探索中的错误,鼓励学生“冒尖”,探索未知领域。

2、营造师生平等的交流环境。一是师生观的转变,要由传统的操纵依附式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转变,教师要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和指导者。彻底改变教师的权威地位,坚信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由被动的受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3、培育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营造良好校园环境。教师要处处“为人师表”,做好“教书育人”,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尤其要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形成良好的学风;加强校园活动创新,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校园创新活动,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的创新活动。

五、推进制度创新。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分析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因素,既涉及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科研体制,也涉及大学内部教育制度。因此,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机制,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

1、推进教育体制创新。不断改革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创建各种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促进各个教育层次加强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增强学校依法办学的能力,打破不同教育类别、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形成多样化的人才成长通道;改革科技和教育分立的管理体制,促进科技和教育的紧密结合,使优秀的科研人员在从事研究工作的同时,也能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

2、进一步加大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提高教师主体的创新能力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形成,既需要有政策激励。又需要有制度保证。要大力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和公开招聘制度,深入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根据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的工作特点,进一步规范大学各项工作与各个岗位的考核评价工作。考核工作要强化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尖端科技成果,但也必须引导教师热爱教学,潜心基础研究。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的高校薪酬制度,加大对优秀拔尖人才的分配倾斜力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

3、改革和调整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等,让学生在选课、选师、选时上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自主发展需求。

4、推进教学与科研体制改革,严格教学科研评估。创新人才培养任务的具体承担者是教师,师资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创新意识和素质,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兴趣、关注和重视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际能力。因此,高校教学、科研制度的设计一定要能够激励教师将教学和科研同时作为努力的方向,既要将师资队伍整体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摆在突出的地位,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校内教学组织制度,探索建立有利于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科研制度,使高校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根本任务能落实到每个教师的具体岗位要求和考评之中,引导和激发教师更好地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己任,努力做到教学、科研并重。

猜你喜欢

制度创新创新人才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