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好生”评选是不尊重孩子

2009-03-03景凯旋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升学行政部门榜样

景凯旋

近日在一个教育学术会议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废除三好学生评选,引来各方热议。我看了一些报道,感到目前人们关注的都是集中在三好生评选与小升初、初升高挂钩方面,造成“走关系”的不公平现象,从而使得评选走样。但对于评选三好生本身的意义,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长,都认为具有榜样的激励作用。让我感到不解的是,在这些讨论中,没有听到孩子们自己的声音。

如果只是为了树立榜样,问题倒也简单了。比如说,可以加强评选标准和程序的透明度,甚至取消三好生与升学挂钩。北京市教育部门的负责人也说,他们也不赞成拿三好生等名目直接和升学挂钩。但这样一来,就目前社会公众的意识,评选三好生还能起到什么激励作用,它同样会流于一种形式,即人们不再重视它。反过来说,三好生评选实际上只能靠功利主义予以维持,说明这种形式本身存在着问题。

评选三好生是过去时代的遗物,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就有了。那个时代可以称作是“榜样时代”,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有人都学有目标,可以促使全社会积极向上。这种现象今天也没有多少改变,正如北京市一位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所说:“任何年代、任何群体都需要他们的榜样。”在这种情况下,三好生评选自然是不能轻言废除了。

问题就出在这个“榜样”上。一个社会和家庭关心孩子的成长,是因为孩子在学习阶段尚处在受教育的年龄,因此,每个国家的学校都有鼓励中小学生自我发展的措施,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奖励是针对个人,不是针对群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爱好,发展每个孩子自己的长处和兴趣,这应当成为社会和家庭对他们的期待。也就是说,奖励某个学生不是为了让别人学习他,而是让他个人增强自信,更加努力地去发展自己的长处。别的学生可以模仿他,学习他,也可以不学习他。

这种理念是建立在所有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尤其在孩子中间,更不应当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有不同能力和才性的差异。顾明远先生认为,评选三好生是“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无益于学生健康成长。话虽然说得有点尖锐,但实际的情况正是这样。许多没有评上三好生的学生,其评选结果未必就能激励他们上进,反而可能使他们丧失自信,从小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我们的教育从来不尊重孩子,不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所谓“三好”,就是指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标准正是出于要树立学习榜样的目的,而不是出于鼓励学生个人成长的目的,但这种全面发展的标准其实又太笼统,尽管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下,三好生评选越来越趋向只看学生的成绩,但“榜样”的性质并没有消失。即使不与升学挂钩,它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只是更加鼓励了应试教育的做法。事实上,三好生评选也只是培养了听话的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社会应当鼓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在今天的社会如果还做不到,但至少对我们的孩子可以这样。报道说,一位北京市小学校长说,在提倡全面发展的时代,小学阶段突出三好作为学生的发展标准值得商榷,取消三好生评选“利大于弊”。我很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若要回归素质教育的本质,可以考虑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学校里设立许多奖项,比如创造发明奖、勤奋学习奖、助人为乐奖等,这些奖项之间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反映了学生的某个突出特点,鼓励他从某方面发展自己的特点,并且尽可能针对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感受到自我的价值。

如果能做到这样,也就没有必要在学生中分出等级了,也用不着靠与升学挂钩来推动评优。这样的评优不再是社会、学校和家长的事,而是每一个学生自己的事。要做到这点其实并不难,那就是,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家长应当学会真正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成长的权利。

猜你喜欢

升学行政部门榜样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实现研究
试论企业行政部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别让熬夜毁了升学梦
平衡计分卡在高职行政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11381 Microsurgical resection of bilateral falcine meningiomas in central gyrus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