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冥祥记》校读札记

2009-03-02

熊 娟

关键词:《冥祥记》;《鲁迅辑录古籍丛编》;《法苑珠林》;《古小说钩沉》

摘要:《冥祥记》原书十卷,现已亡佚,目前仅见鲁迅辑录本。作为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释氏辅教之书”,它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不过也存在标点断句有误、文字形近致讹、掺杂衍文、不明词义而误等等一些讹误和疏漏,亟待对其进行校勘。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5-0011-04

《冥祥记》,南齐王琰著,原书十卷,现已亡佚。鲁迅据《高僧传》、《法苑珠林》(以下简称《珠林》)、《太平广记》、《太平御览》、《辨正论》、《三宝感通录》、《文房四谱》等书辑录出131则,实则130则,因为“竺长舒”录有两则,内容相同,文字略有不同。除此之外,目前尚未见到更新的校录本。

《冥祥记》作为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释氏辅教之书”,它的“史料价值较高,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时代,往往记载得比较精确”。实际上,它也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语料。但目前从语言学角度关注该书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以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为研究版本,参照1997年齐鲁书社出版的《古小说钩沉》,对文中的讹误和疏漏略作校勘,希望能对后来研究者有些许帮助。

1,衡心念言,此井自然。井边有人谓日:“不自然者,何得成井?”虽见法柱,故倚望之。(321页)①

按:“虽见法柱,故倚望之”,于文意不通。中华本《珠林》(卷7,259页)文字与此相同。大正藏本《珠林》此处作“唯见法柱”,不过,其校勘记云:宋本、元本、明本、宫本均作“虽”(雎)。结合上下文可知,当从大正藏本《珠林》作“唯”,“虽”(雎)乃“唯”形近讹字。

2,邮中有病,辄请吉读经,所救多愈。同县何晃者,亦奉法士也。咸和中,卒得山毒之病,守困。晃兄惶遽,驰往请吉。

按:“守困”义为“安于贫困”,查检文献,最早书证在唐代《寒山诗》之一三二:“丈夫莫守困,无钱须经纪,养得一柠牛,生得五犊子。”这个意思在此处则文意不通。我们认为“守困”一词有误。

中华本《珠林》(卷18,591页)文字与此相同。《太平广记》卷112《报应·董吉》无“守”字,其文如下:“同县何晃,亦奉法。卒得山毒之病,困,晃兄惶遽,驰往请吉。”“困”下夹注云:“困,原作因,据明钞本改。”据此,则“守”为衍文。“困”同“笃”,表示病重、病势沉重。只一“困”字,文意足矣。

3,清入至尸前,闻其尸臭,自念悔还。但外人逼突。不觉入尸时,于是而活。

按:中华本《珠林》(卷95,2751页)标点与此相同。我们认为“时”在此处很难理解,当属下,表示“当时”的意思。全句应该标点为:“但外人逼突,不觉入尸,时于是而活。”查考大正藏本《珠林》,“时”正是属下,当从。同样为鲁迅辑录整理的《述异记》有文如下:“举家寻觅经日,乃于冢侧丛棘下得之,绳犹在。时疟遂获痊。”此处“时”属下,可参证。

4,尝频亡二男,悼惜过甚,哭泣累年,若居至艰。

按:“若居”文意晦涩,中华本《珠林》(卷33,1059页)文字与此相同。我们认为此处“若”当为“苦”,二者形近致讹。

梁孝元帝《金楼子》中有文如下:“频丧五男,衔悲恍惚,心地荼苦,居则常若尸存,行则不知所适,有时觉神在形外,不复附身。”这段文字描写的事件和心情与文中极为相似,正好形象地解释了此处“苦居”的意思。文献中因为“苦”、“若”形近讹误的情况很多。比如西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下《庞公》云:“表指而问日:‘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襄阳耆旧记》卷一、《后汉书·逸民列传》等都作“苦居”;而《施注苏诗》卷二十三《赠袁陟》注云:“《后汉·逸民传》刘表谓庞公日:‘先生若居畎亩而不肯官禄,何以遗子孙乎?”④《东坡诗集注》、《续后汉书》等从之,作“若居”。

5,惠后为廷尉,预西堂听讼,未及就列,然烦闷,不识人,半日乃愈。

按:“烦闷”指心情郁闷不畅快,这个意思沿用至今。但是,“烦闷”用在此处则很不恰当,如果按照“烦闷”来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突然心情郁闷不畅快,不认识人了,过了半日才好。这于情理和逻辑均不通,不可能因为心情不好,就不认识人了。因此我们怀疑“烦闷”一词有误。

查考中华本《珠林》(卷55,1680页),此处作“顿闷”。《汉语大词典》未收“顿闷”一词,《方言》卷十:“顿愍,恬也。谓迷昏也。楚扬谓之惃,或谓之愂。江湘之间谓之顿愍,顿愍犹顿闷也。或谓之氐惆。丁弟丁牢二反。南楚饮毒药懑谓之氐惆,亦谓之顿愍,犹中齐言眠眩也”。

“顿闷”在佛典文献和中土文献中的用例不是很多,共约十例左右。例如:

(1)路口时行路一人见富如此,因问其故。富虽复顿闷,口犹能言,乃具答以事。(梁·慧皎《高僧传》卷十二)

(2)惋叹感伤,嘟咿咨嗟,诸根悲塞,顿闷断绝,宛转于地,举身战栗。(隋·闍那崛多《四童子三昧经》卷一,12/930/b)

(3)其日即驰信报休若日:“吾与骠骑南山射雉,骠骑马惊,与直阁夏文秀马相踏,文秀堕地,骠骑失鞋,马惊,触松树堕地,落硎中,时顿闷,不识人,故驰报弟。”(《宋书·休祐传》)

根据《方言校笺》的解释和文献用例,我们可以得知:“顿闷”就是“闷绝”、“昏迷”、“神志不清”的意思,大概与“迷闷”差不多。既如此,此处当从中华本《珠林》作“顿闷”,“顿”与“烦”因为形近而致讹。“突然昏迷、神志不清,不认得人了,过了半日才好”,文通理顺。

6,晋元兴中,起寺行墙。至兰上买材,路经湖道。材主是妇人,而应共至材所,准许价直。遂与同船俱行。

按:中华本《珠林》(卷17,558页)文字与此相同。“准许”作为一个复合词出现时代甚晚,且只有一个义项:允许、许可。《汉语大词典》的最早书证是元代《鸳鸯被》第四折:“勅赐势剑金牌,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这个书证时代稍嫌晚,《唐会要》中即已出现该词:“三年正月十七日敕:东部畿内唐、汝、邓三州,停减官员。准许蔡等州例。”但是很显然,这个意思于此处并不合适。我们认为“许”可能是“计”之形近讹误,“准计”近义连文,表示“估量”、“料计”之义。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已有用例:“若吐逆,可蜜和为丸,准计一方匕数也。”《魏郑公谏录》卷四:“数年来又放宫人三五千人出,准计所费与旧当减半,何为往日人多料厚而常足、今日人少料薄反以不供?”

7,既至,城阁高丽,似今宫阙,遣传教慰劳,问呼:“旦可前。”

按:“问呼”作为一个词,不见有辞书收录。且除此一例之外,目前尚未在佛典文献和中土文献中发现其他用例。我们认为此处点断有误,“问”当属上。

中华本《珠林》(卷6,195页)正是从“问”后作点断,为“遣传教慰劳问”。“慰劳问”就是“慰问”、

“问候”,是双音节词“慰劳”和单音节词“问”组合而成的并列式三音节词。不过,用例非常少见。中土文献尚未发现用例,佛典文献也仅见1例:

(1)印后居会稽,经年而卒。王在都弗之知也。忽见印来,王惊喜相慰劳问。印云:“贫道以某时病死,罪福不虚,应若影向。”(大正藏本《珠林》卷六十一,53/746/c)

“慰劳问”的同义词“慰劳问讯”、“慰劳”、“劳问”在文献中倒是经常见到:

(2)尊者阿难告诸比丘:“若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当善哉慰劳问讯。”(刘宋求那跋陀罗《杂阿含经》卷二十一,2/146/c)

(3)太子闻之,欣然驰迎,犹子祝亲,稽首接足慰劳之日:“所由来乎?苦体如何?”(吴·康僧会《六度集经》卷二,3/8/a)

(4)相劳问毕,却谓王言:“我属从海边来,见一大国丰乐,人民炽盛,多有珍宝,可往攻之。”(吴·支谦《佛说义足经》卷一,4/175/a)

“例不十,法不立”,因为“慰劳问”少见,而“慰劳问讯”、“慰劳”、“劳问”常见,所以,此处也许有脱文或衍文也未为可知。

8,至年十一,有外国禅师置良耶舍者来入蜀,辉请咨所见,耶舍者以辉禅既有分,欲劝化令出家。

按:中华本《珠林》(卷22,722页)文字与此相同。我们认为“耶舍者以辉禅既有分”中“者”为衍文,前文“有外国禅师畺良耶舍者”意思是说:有名叫置良耶舍的外国禅师,其中“者”是复指性代词。“量良耶舍”可以简称为“耶舍”,而不是“耶舍者”。僧传和经录中都有关于“置良耶舍”的记载,《大正藏》所收《比丘尼传》“成都长乐寺昙辉尼传”内容与此相同,可参证。其文如下:“元嘉九年,有外国禅师畺良耶舍入蜀大弘禅观。晖年十一,启母求请禅师欲咨禅法,母从之。耶舍一见,叹此人有分,令其修习。”(卷四,50/945/e)

9,时辉将嫁,已有定日,法育未展,闻说其家,潜迎还寺。家既知,将逼嫁之。

按:“法育未展,闻说其家,潜迎还寺”不可解,中华本《珠林》(卷22,722页)标点与此相同。查考其他僧传关于“释昙辉”的记载,才恍然大悟。《大正藏》所收《比丘尼传》“成都长乐寺昙辉尼传”有如下内容:“耶舍一见,叹此人有分,令其修习。嘱法育尼使相左右。母已许嫁于辉之姑子,出门有日,不展余计,育尼密迎还寺。”(卷四,50/945/c)以这段文字参证,“法育”是另外一个比丘尼,“未展”和“闻说其家”之间不应该点断,意思是说:法育未及告诉县辉的家人,悄悄把她迎进寺院。

鲁迅在此处以双行小字注日:“案《比丘尼传》四云‘置良耶舍以辉属尼法育护之,又云‘母已许嫁于辉之姑子,出门有日,不展余计,育尼密迎还寺,则此处似有讹脱。”我们认为此两处文字可以互相参照,但不能要求完全一致,“不展余计”与“未展闻说其家”语义相当。

10,初炳来瘖夜,逊亦了不觉所以,而明得覩见;炳既去,逊下床送之,始蹑屐而还闇,见炳脚问有光可尺许。

按:中华本《珠林》(卷21,679页)标点与此相同。我们认为此处标点有误,“逊亦了不觉所以”和“而明得覩见”之间不应该点断。这一段的意思是说:起初袁炳来的时候是夜晚,司马逊完全不知道他何以能够看得见的原因,及袁炳离去,司马逊下床送他,才明白原因。原来他的双脚间自然有光,大约尺许,可以照亮。

11,见炳脚间有光可尺许,示得照其两足,余地犹皆闇云。

按:辞典中“示”的所有义项均与此处不相符合。查考中华本《珠林》(卷21,679页),此处为“亦得照其两足”,其校勘记云:原作“示”,据高丽藏本改。“亦”可以作副词,表示“仅仅”、“只是”的意思,自先秦到近代都有这种用法:《孟子·滕文公上》:“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杜甫《蒹葭》:“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结合文意可知,此处当从中华本《珠林》作“亦”,“示”乃“亦”之形近讹误。

《冥祥记》中另有如下三段文字:

(1)自荷履践地狱,示有光景,俄而忽见金色。晖明皎然。

(2)昙远常日赢喘,示有气息,此夕壮厉,悦乐动容,便起净手,含布香手中,并取园华,遥以散佛。

(3)龄于其夕,如有人殴打之者,顿仆于地,家人扶起,示余气息,遂委挛躄,不能行动。(380页)

(1)、(2)在中华本《珠林》中分别见于卷86、2484页。卷15、520页,文字与此相同。(3)在中华本《珠林》中见于卷62、1866页,作“方余气息”,其校勘记云:“方”原作“示”,据《太平广记》引改。

结合文意判断,我们认为这三段文字中的“示”均当作“亦”,表示“仅仅”、“只是”的意思。(3)正是不明“亦”也可以表示“仅仅”、“只是”这个意思而把原文改作了“方”。

12,秀远遽起坐,合掌端念。顷,见中宰四五丈上。有一桥阁焉,又栏槛朱彩,立于空中。(400页)

按:“宰”乃“宁”的繁体字,“中宰”不可解。

《古小说钩沉》(335页)作“(宀一)”。《汉语大字典》未收“(宀一)”字,《中华字海》解释如下:(一)bǎo,音宝,同“宝”。《敦煌变文集·妙法莲荤经讲经文》:“同(宀一)积之所陈,似纯陋之所献。”(二)zhǜ,音祝,“宁”的类推简化字,用作偏旁。(三)xufin,音宣,曾作“宣”的简化字,后停用。u4]由此可知,“(宀一)”要么同“宝”,要么仅可作偏旁、不可单独成字构词,与此处均不符。

中华本《珠林》(卷32,1028页)作“庭”,其校勘记云:“庭”原作“宁”,据高丽藏本改。大正藏本《珠林》也作“庭”,其校勘记云:宋本、元本、明本、宫本均作“宁”。

“庭”和“宁”音、形迥异,有什么理由把“宁”改为“庭”呢?这不符合校勘的基本原则。窃以为是不明白“宁”的意思,误认为“宁”用在此处讲不通,所以想当然改“宁”为“庭”。实际上,“宁”用在这里没错。“宁”读作zhù,指古代宫室门屏之间。《礼记·曲礼下》:“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日朝。”郑玄注:“宁,门屏之间。”

既然清楚文中本当是“宁”,就很好理解别本的错误了:把“宁”(zhǜ)想当然当作“宁”(níng/nìng),抄写或刊刻时转成繁体就成了“宰”;而“生”乃“宁”之形近讹字。

《冥祥记》中另有用“宁”(zhù)的地方,可参证:“远时住西厢中,云佛自西来,转身西向,当宁而立,呼其速去。”

13,目今以后,毒疠岁多,宜勤修功德。建见世人死,多堕三涂,生天者少;勤精进,可得免度。

按:“目今以后”不甚明白,考中华本《珠林》(卷52,1562页)作“自今以后”,当是,“目”乃“自”形近讹误。

(责任编辑:武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