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海关: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2009-02-16

大经贸 2009年1期
关键词:保税走私通关

如果说广东是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那么广东海关则是全国海关促进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改革开放30周年对于中国海关来说,是不平凡的30年,是光辉的30年,是伟大的30年。广东海关伴随着广东经济的腾飞不断向前发展,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乃至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沧桑巨变。

“红绿通道”:引中国海关改革之路

古老的南粤历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30年来,正是具有浓厚海洋文化和开放意识的广东海关,在改革开放中率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经验和模式,被兄弟省份的海关争相学习借鉴,其中被誉为当代中国海关业务改革之冠的“红绿通道”通关制度,更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像一首乐曲的前奏,拉开了中国海关业务改革的序幕。

1979年7月1日,为了适应当时进境旅客流的需要,解决“关卡障碍”,广东海关开历史先河,经过九龙海关(1997年香港回归后更名为深圳海关)试点后,对入境港澳旅客实行“免税通道”和“应税通道”的查验方法。1986年,根据国际惯例,广东海关将“应税通道”和“免税通道”改设为“红色通道”和“绿色通道”。“红绿通道” (亦称申报或无申报通道)旅检制度率先在广东海关全面实施。1989年5月,在广东海关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中国海关公布了《关于进出境旅客选择“红绿通道”通关的规定》,首次以法规形式确定中国海关实行申报与查验融为一体的通关制度,标志着“红绿通道”制度在全国海关范围内正式实行。“红绿通道”制度的实施,带来了积极而显著的社会效果。它的建立和完善,不仅改善和优化了旅检口岸的进出环境,而且能够有效地应对年均10%以上客流增长速度。2007年,广东口岸过境人数已达到2.65亿人次。

由“红绿通道”制度所引发的一系列海关业务改革,不仅使广东海关走在了全国海关的前列,而且也促进了广东外向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通关业务改革:多点入手勇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格局进一步向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方向发展,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愈见明显,社会各界和海关内部都把目光投向货运通关模式的改革。为提高通关效率,发展广东经济,广东海关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各项通关业务改革,使进出口货物通关改革朝着科技与业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1981年8月1日,九龙海关率先在文锦渡口岸应用计算机监管、查控进出车辆。1989年,九龙海关报关自动化系统率先在文锦渡口岸投入使用。1992年5月23日,广东海关公路货运车辆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正式开通,实现了省内全部货柜车监控的计算机联网,海关可以定期分析车辆核销情况,为日后货运监管业务改革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1996年,九龙海关先后在沙头角、皇岗和文锦渡口岸引进并启用了车辆自动识别系统,口岸通关效率大幅度提高。2001年1月1日,通关作业改革正式在全国海关范围全面推开。广东海关以口岸快速通过、内地快速验放为突破口,实施“两水两路”跨关区通关作业改革,实现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货物通关更趋顺畅。目前,广东海关以“守法便利”为导向,实施风险式分类通关制度,采取提前申报、全程电子通关、货到放行、事后递单的做法,进一步提高了通关效率。

关税征管改革:充分发挥轴心作用

近30年来,海关税收(包括关税和其他税费之总和)呈现连年递增趋势,特别是近年来,海关税收呈现大幅增长的好势头,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海关税收总和由1980年的34.84亿元跃升至2007年的7584.62亿元,增长217倍,而广东海关的年税收总量也随之大幅增加,1996年为213.99亿元,2007年则为1542.76亿元。广东海关的税收已成为全国海关税收乃至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均占全国海关税收比例一直在20%以上。

海关税收近年来之所以大幅度增加,与海关积极开展多种业务改革密不可分。2000年,广州海关全面使用计算机试点运行电子预归类、预审价系统,效率高,管理严,后来在全国海关得到很好的推广。近年来,广东海关包括网上支付、纳税人担保制度等税收征管的改革还在不断深入,有效地提高通关效率,优化了对进出口企业的服务,促进了广东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五个经济特区就有三个在广东,得以尽享进口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进口税收减免为广东经济特区的建设以及广东招商引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家进口减免税政策的实施,为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保税监管改革:紧跟经济发展脉搏

广东海关深化保税监管改革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1978年,珠海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拱北海关也随之签出全国第一本加工贸易合同监管手册,使海关保税监管实现了零的突破。1987年,深圳设立“沙头角保税工业区”,广东海关旋即开始了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监管。

随着广东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广东海关保税监管体制日臻完善。2000年后,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广东海关的保税监管改革进入重要时期,相继实施了深加工结转、联网监管等一系列改革。2004年,海关总署下发了《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改革指导方案》,确定了分别将“流程再造”和“区域整合”作为海关保税加工监管体系和海关保税物流监管体系改革的领头项目。2006年,广东省内四个直属海关开展“流程再造”改革试点,现已在省内全面推广。

随着一系列改革的实施,广东海关新型保税监管体系已初步建立,广东海关保税监管逐步实行“规范化、网络化、区域化”的管理,有力促进了广东省内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保税物流的发展。

打击走私:始终抓住不放松

打击走私是海关工作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海关认真贯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坚持不懈”的打私工作方针,根据广东地区走私形势,适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斗争和打击走私联合行动,有力打击了走私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大力开展贸易调查和企业稽查,为整顿和规范广东地区进出口秩序,促进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99年,国家在海关组建缉私警察队伍。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海关法》,赋予海关缉私警察刑事执法权。广东省内海关缉私警察组建后,广东海关坚决贯彻落实“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 的缉私体制,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充分发挥缉私警察的职能作用,始终保持打私高压态势,坚持“破大案、抓逃犯、摧网络”,集中力量侦破了一系列专案,摧毁了一批走私犯罪团伙,极大地震慑了犯罪分子。与此同时,缉私部门坚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的原则,加强监管现场和缉私部门的快速联动,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有力遏制了大规模走私势头。据统计,1999年至2008年11月,广东海关缉私部门共立走私案件(含走私违法、走私犯罪)56535起,案值394.51亿元。其中立走私犯罪案件6632起,案值373.46 亿元。

知识产权保护:依法行政,履行职责

海关总署于1994年9月1日发出公告,宣布侵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行政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的货物禁止进出境。从此,实施知识产权进出境保护成为我国海关的一项职责。广东省是中国对外贸易大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多年居于全国首位,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给广东省内海关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为了保证在不影响进出口货物正常通关的前提下有效阻止侵权货物的进出口,广东省内海关根据海关总署的要求,不断完善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能,强化打击进出口侵权行为力度,有效实施了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

据统计,从1997年至2007年的11年间,广东海关查获的侵权案件达到3921宗,案值超过6亿元。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纷纷向广东省内海关赠送锦旗、牌匾和感谢信。

改革开放已步入“而立”之年,海关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前行,海关事业必将更加生机勃勃,再创辉煌!

链接:

为与广东省外经贸发展相适应,广东一直是全国海关机构和人员最多的省份,设有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以及广州、深圳、拱北、汕头、黄埔、江门、湛江等七个厅局级直属海关;现有20000多人,约占全国海关的37%;共设立八个缉私局、44个缉私分局,现有民警3600多人。从目前广东海关占全国海关的工作任务和业务量来看,其监管进出口货运量占40%以上,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占80%,验放旅客行李物品约占80%,税收占20%多,查获走私案件和案值分别占60%和50%以上。2007年广东海关征收入库税款1542.8亿元,比1982年(11.1亿元)增长138倍。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供稿)

猜你喜欢

保税走私通关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通关英雄榜
涉逃证走私行为司法解释的方法论反思——以法释〔2014〕10号第21条为切入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通关游戏
智辨走私贩
广东破获“1·26”特大走私毒品案 缴毒约717公斤
去年保税港区进出口204.6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