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年腊月二十八

2009-02-05阴建盈

文史月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馍馍玉米面鞭炮

阴建盈

1979年10月,那年我刚13岁。我的家乡同中国广大农村一样,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原来集体耕种、统一安排的土地按每户人口的多少分到了农户。土地虽然分了下来,种上了庄稼,可还没有见到收益,谁家心里也没有底数。转眼到了腊月,随着年关的临近,人们就在这种忐忑不安的心境中开始筹办简单的年货。

父母早就合计着过年的开支,看到父亲常常紧锁着眉头,叭嗒叭嗒地吸旱烟,我们兄妹几个谁也不敢有什么过多的奢望,一家8口人只能是眼巴巴地等着。一直到了腊月二十八,父亲才打算去县城置办年货。我家距离县城并不远,大概有3里多路,一大早,父亲用自行车带上我到县城置办年货。县城里的物资交流大会上人山人海,父亲推着车子,我紧紧跟在后边,转悠了好一大会儿,父亲把自行车放到一个较为僻静的地方,交待我要看好车子,说街上的人多小偷也多,便钻进了人流中了。大街两旁卖东西的比平时多了许多,农贸市场上的大喇叭播放着港台歌曲,远处用帐篷搭起的棚子最热闹,好像是有杂技表演,我伸长脖子,只能远远地看着。

看的时间久了,肚子叽哩咕噜直叫,这才想起来的时候还带着干粮,从布袋里拿出玉米面馍馍,冰凉冰凉的,一大口咬下去,又退出大半口,用手接着,嚼上几下,脖子往前一伸咽下去。不一会儿,两个玉米面馍馍就下肚了。太阳快要落山了,终于看到父亲双手抱着一篮子肉,满脸兴奋的走了过来:“早就看上这块肉了,就是太贵,要8毛5,转了好几圈了,天快黑了,8毛钱就弄到手了,足足23斤呵。”看到父亲高兴的样子,我也高兴。父亲把篮子放到自行车后架上,从布袋里摸了一个玉米面馍馍,咬了一口,交待我要看好东西,再买些东西就回家。

不一会儿,父亲捏着一挂鞭炮走了过来,急切地问道:“篮子哩?”我回过头一看,篮子不见了,我赶忙说:“刚才还在哩么。”父亲急忙四下寻找,还是没有,着急地把鞭炮塞给我,推着自行车冲进人群,我吓的汗也下来了,捏着鞭炮转身就向家里跑去。我心想这下可闯下大祸了,挨一顿揍肯定是免不了的,便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家,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告诉了母亲,还没等母亲说什么,便从家中冲了出去,跑到小伙伴家里躲藏了起来。

第二天早晨,我惊恐万分地回到家。后来听母亲讲,当时父亲飞快地骑上车到派出所报案,向民警叙述了丢了肉的经过,派出所的民警说,如果有人捡到送过来,一定会通知的。父亲在后来的几天里,都早早地到派出所等消息,直到大年三十下午,实在是没有希望了,才买了5斤豆腐回到家里。

每年过年前,父亲都要给我和弟弟分鞭炮。天黑下来了,左邻右舍的院子响起了噼噼叭叭的鞭炮声,父亲把我和弟弟叫到跟前说:“与往年一样,每人50个。”父亲把一挂鞭炮拆分成两份,弟弟两手一掬拿走了自己的那一份,我实在不好意思拿,低着头抓起一把,一个也没留全塞给了弟弟。

那年的春节觉得过的特别慢,虽然父母没有过多地责怪,但我觉得自己做错了一件大事,由于一个人的过错影响了全家人过年的心情。在以后近30年中,大家生活渐渐好起来,不再为吃肉发愁。虽然自己参军入伍,多数时候是在外地过春节,但总会在春节前给家里寄些钱,并打电话叮嘱弟弟多买一些肉。

时过境迁,30年过去了,小时候难以忘怀的记忆已经成为今日的笑谈,但留下的深刻感受却一直影响着我的习惯,只要是自己手上的事,就一定要负责任地盯紧、办好。

(责编 李茹)

猜你喜欢

馍馍玉米面鞭炮
感恩玉米面
你带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清明馍馍
谁动了我的馍
蒸馍馍
玉米面糊饼
小鞭炮
制作纸鞭炮
小鞭炮
红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