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澜腾挪惹人眼

2009-01-27卫永莉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波澜督学家教

卫永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的波澜就是这种事物复杂多变性的反映。记得唐伯虎为老太太祝寿所写的一首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寿桃献至亲。”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的确,一池春水,风平浪静,纵然有人认为有宁静柔和之美,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游鱼的沉浮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美的感受。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事物的波澜呢?

一、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

绘画与造型史上有一条著名的原理:蛇行线最美。蛇行线就是s型曲线。有些事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只要准确地把握这些事件本身的进展,就会使文章一波三折,显出一定的波澜。蒲松龄的《促织》一文情节共有三次大的起落。第一次是成名捕不到促织而被县宰杖责得不能行走,惟思自尽。然而妻子占卜得图,成按图而获虫。文章首次形成起落。第二次是成子不慎,扑毙所得之虫,惊慌投井,成在复陷绝境之时,意外又得一虫。文章再次出现起落。第三次是成所得促织几乎被鸡所啄食,结果小虫战胜了大鸡。随着事件的发展进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读者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去关注事件的发展,去关注人物的命运。

[借鉴实例]

猎狮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报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她又赶紧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

[点评]这篇百字短文中掀起了三个波澜:巴布去非洲打猎,但却猎狮身死,顺逆之间产生了第一个波澜;伊莉薇娜要求运回丈夫尸体,但却收到了一个狮尸,顺逆之间产生了第二个波澜;伊莉薇娜再索夫尸,但却得到“巴布在狮腹内”的回电,顺逆之间产生了第三个波澜。文字简洁到了极致,但情节曲折得令人惊叹。

二、运用一定的技巧使叙事曲折

1,事与愿违法

事件的曲折体现在发展趋向上。让本该出现的某种结局,出现了另外的结局。

[借鉴实例]

谁烧了“阿房官”

从前,有位县督学来到县立中学视察工作。他一进校门,便见到该校的壁报上写有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月花。

督学的文学底子很厚。看到杜牧的诗句,油然想起《阿房宫赋》,于是顺口问起了学生:“你们知道阿房宫是谁烧的?”

学生们一脸惶恐,不住地摇头:“不是我烧的,不是我烧的!”

看到眼前的窘迫情景,督学啼笑皆非。他立即来到校长室,对校长指责道:“贵校学生国文程度低落,居然说阿房宫不是他烧的。”

校长心平气和地说:“本校学生一向诚实,既然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

督学非常气恼,他万万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校长居然不知道阿房宫是怎么一回事!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封呈文,给教育局长,禀明原委。

不久,督学收到局长复函:“烧掉就算了,再拨经费重建阿房宫。”

督学看后,目瞪口呆。

[点评]“文似看山不喜平”,有起落,文章才跌宕生姿。这篇微型小说,围绕“谁烧了阿房宫”这一问题组织情节,学生之无知,已是可笑;校长之不学无术,更令人可鄙;而想不到教育局长,居然也是尸位素餐之徒,那就更可恨了。一波未平一波起,在督学的心理情感的起落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辛辣的嘲讽。

2,过程复杂法

虽然最终还是出现了期望的结局,但让它中途发生了种种变故,使过程复杂。

[借鉴实例]

求职始末

大学毕业才两年的舒平下岗了。

为了生活,舒平不得不四处奔波,终有一家朋友的公司答应他去应聘。在复试时,他与一位业务经理因意见上的分歧而发生了争执,他那桀骜的个性使他的言语犀利而偏激,令经理十分尴尬,结果他落榜了。

舒平连遭重创,心灰意冷。想到年迈的父母正眼巴巴地盼着享儿子的福,想到相恋两年的女友因自己境况不佳而常闹分手,想到自己才华横溢而无处施展,他绝望了,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恰好此时,那家公司的朋友找到他,将他从死神身边拽了回来,同时带给他一张聘用书。原来那位经理经过冷静的思考,认为舒平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决定高薪聘用他。舒平躺在病床上,通过电话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

第三周星期一,舒平早早地来到公司门前。却见一张通告赫然映入眼帘:“鉴于舒平先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本公司决定予以解聘……”

[点评]突转指的是情节的突然转变,是写出事件波澜的常用手法。这篇短文运用“突转”手法表现了舒平求职过程中的种种变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事件的曲折突转与人物心情的悲喜更替结合得尤为自然。

3,感情曲折法

叙事性文章中的人物,其生存状态就是窘境,即常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这就是使人物自身存在的对立因素,不断地繁复地进行激烈斗争。“方看惊涛奔急峡,忽随流水绕芳坡。”这内心矛盾的激化与缓和使人物的思想感情也随之变化,形成文章的起伏之美。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人的感情由于受着外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它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在采用这种结构时,其矛盾冲突的线索虽比较单一。但决不是直线,而是与内心世界两种对立方向的矛盾够成的曲线相连接。它可能表现为幻灭与追求的交替,也可能表现为爱与恨的更迭或悲与喜的起落。但这种波澜,不像长江后浪推前浪似的潮飞潮落,更像池塘中一石激起的涟漪,缓缓地一圈一圈散开。

[借鉴实例]

尴尬瞬间

我对已搬来一星期却仍不认识“庐山真面目,的邻居很是好奇,总想一睹“芳容”。终于有一天,隔壁传来开门的声音。机不可失,赶忙打开门一看,哇,好一位秀发批肩清纯美丽的现代淑女!当我正赶上上下下“饱餐秀色”时,一声河东狮吼:“见鬼,瞅什么瞅,没见过人哪?”唬得我心里直发毛,灰溜溜地关了门。

一天,我正要下楼,楼下传来了脚步声。糟糕,“见鬼”来了,真是冤家路窄。无耐,只好昂首阔步视而不见,下楼梯如履平地,一脚踏了三个台阶。结果可想而知——让“见鬼”笑了个够。而由于自己“光荣负伤”在床上趴了好几日。恨恨发誓与“见鬼”势不两立。

几天后,忽有人敲门,一看,是“见鬼”,“你的腿怎么样了?”满

脸灿烂的笑容和关切的神情让我如坠千里迷雾,又受宠若惊。“没事儿。”“那你可以帮我抬煤气罐吗?”

啊?!

(此文获第三届“跨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

[点评]这篇文章“我”由好奇一睹芳容而生爱慕,一声断喝让爱慕之情,转而生厌。摔跟头又被嘲笑,“恨恨之情”萌生。转而受到关切则刚将“恨恨”之情淡化,一句“帮忙抬煤气罐”又让感激转化为厌恶。爱恨交替,转化自然;峰起岭伏,扣人心弦。

值得注意的是,在写作过程中,无论你采用怎样的曲折技巧,都要避免为了叙事曲折与中心无关的冗长拖沓;或穿凿附会,破绽百出;或构思老套,让明眼人一眼看穿。

[考场作文赏析]

保姆与家教

湖南一考生(2003年)

柳靓,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单身母亲。就因为是教授,就因为是单身母亲,柳靓才请了个小学毕业的乡下妹子当保姆,一个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当家教。这故事啊,也就从这里开始……

你看那乡下妹子,圆圆的脸蛋,小巧的嘴。一双汪汪的眼睛清纯着呢,住了那么个把月,可把柳靓家里弄得井井有条,喜人呐!柳靓心里自然欢喜,大大方方地将所有生活费给了小保姆,更将她视为自己的亲妹妹。

你再瞧那家教。马尾高竖,精神抖擞的,和柳靓家女儿聊得可火热呢!但似乎,她工作做得不够好,那小女孩除了会吐一两句洋文,考试总在七八十分徘徊。柳靓正思索着要不要换个家教。

唉,也怪教授她自己心理作用,用什么“分而使力,用心专矣”,心理不平衡了吧?!

星期二,正赶上柳靓的新学年报告会。这可是全校性的活动,仪表上不得马虎。想起假期新买的长裙,柳靓不禁笑了,连那个当家教的:十出头的姑娘都说穿不出自己那样的洋气,自己都三十四了,就这么想着,柳靓喜滋滋地从衣柜里取出长裙,比划着……“哎哟!”毫无预警的,裙子的下摆破了个大洞,柳靓大惊失色,这到底会是谁干的。好好的一个心情全给破坏了。柳靓无奈地坐到床沿,眉头深深锁起……

“会是谁呢?不可能是小保姆,对,不可能!那天她只是怯怯地站在一边看,不可能弄坏的。女儿又穿不了这么大的,肯定是那个小家庭教师。那天。她看我穿的裙子。眼睛眨都没眨过一下,肯定会是她!”好像没经过什么思维斗争似的,柳靓一口咬定是家教弄坏了裙子,愤然夺门而去,……忘说了,她不是去理论,而是去讲学了,因为,她知道,下午女儿要补课,自己又不在家,家庭教师一定会趁这个机会拿她的衣服穿,到时候,就可以逮个正着。一切照计划进行着……

到家门口了。对了,就是那个人!柳靓差点没冲上去按住她。“等!等!等!等她到家门口,就捉住她,我上个月才买的鞋子,你也穿,太放肆了吧,讨厌啊!”尔等生气就跟柳教授现在这样没风度了,她一个箭步上前。扳过对方的身子,惊了——保姆!她的脖子上还多了一串项链。

这样,我想,柳靓又可以在学会上发表论文了。

[点评]小说没有“感情亲疏”“认知正误”之类的字眼,但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显示了感情对认知的影响。柳教授家里请了一个保姆和一个家教,保姆能干,招人喜欢,家教“似乎工作不够好”。文章用墨不多,但巧妙地表现了主题。构思精巧,情节曲折,出人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

哥,是捡来的吗

湖北一考生(2003年)

哥,黝黑的皮肤,粗壮的胳膊像一头健壮的牛;哥,粗声粗气,蓬乱的头发,像一匹任劳任怨的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只拉磨的驴。都说哥是捡来的,因为哥像一个只要有饭吃就像牲畜一样拼命干活的家中唯一的劳力。

风轻轻地划过身边,传来哥喘气的声音。麦浪中飘飞着哥的滴滴汗水,在阳光下,像一颗珍珠,飞起又沉入无边的麦浪。

哥真是捡来的吗?在无边的黑夜里我问着依然闪烁的群星,也许它们知道哥是不是从娘肚子里出来的。哎!想起娘,想起我一问她哥是不是娘捡来的,她就偷偷抹泪的样子,想起娘看着哥的那种心痛而又无奈的样子,想起……我想哥不是捡的吧!群星无语,只有无边的思索融化在无边的黑暗里。

然而。终于有一天,一辆汽车接走了……不是哥,而是我……

全村都愕然了,母亲单薄的身躯像一张经不起揉捏的白纸一样斜依在门槛上,银发中夹着几根枯黄的头发任风胡乱地吹拂着。

哥,我想起了哥,我不顾一切地挣脱亲生父母温暖的手,冲向麦田,阳光下哥黝黑的脸上滚动着颗颗水珠,是泪?还是汗?我站在田埂上任由泪水在眼眶里泛滥,却再也无力叫出那个沉沉的“哥!”

哥,傻笑着看着我。说:“回去多陪陪咱娘,她为你牺牲了不少。”

娘,娘为我牺牲了不少,是的,娘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了我这个捡来的娃,为了我今天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娘把哥变成了家里的一头牲畜。

无数个日子里,娘给我端来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却给哥塞了一个硬邦邦的窝窝头,我对娘说:“这不公平!”娘只笑笑说:“你上学要营养。”

原来,我现在才明白,我和哥的命运是娘一手安排的,到底是哥跟娘亲,还是我跟娘亲,娘为什么要这样做?此刻我方明白,原来这世上还有一种比母爱更伟大的东西。

它像一股叮咚的泉水。滋养着我的心田,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给我前进的力量,我多想问问娘,我比她的儿子更重要吗?也许不必了,因为娘是这样认为的,这是娘这个最最善良的人对事物的认知。

[点评]此文标题采用设问手法,有悬念,能启发阅读欲。文章开头用了一连串排比句,让“哥”的形象一下子突出起来。文章波澜起伏式推进,当读到真相大白时,确有一种高潮迭起的姿态。作者对农家田间生活很熟悉,写出的东西情感真挚,回味无穷。

[写作训练]

一、片段作文。

阅读下面两则故事,请你设置一个合情合理的突转结尾。

(一)礼品

送礼的人都走了,牛书记像往常一样,兴奋地欣赏着礼品。

“嘿嘿,这是什么?”他怀着极大的兴趣拿起纸筒展开,啊,是一幅国画!牛书记高兴极了!因为他姓牛。而画的又是一头“孺子牛”,赞誉之意,跃然纸上。

不过,作画者似乎功底不够,把牛画得有点像鼠,突然一只猫窜了出来。直扑国画。

(二)最佳讲演

某厂“振兴中华”读书演讲比赛进入高潮。

“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论坚守岗位》。”演讲员方婷婷嗓音甜润。吐字清晰。突然她看了一下手表,对观众说了声“对不起”,就走下台,一直走出礼堂。

一分钟、二分钟……五分钟过去了,底下的观众急了,“哪去了?”“怎么还不回来?”“真不像话!”

二、整篇作文。

1,下面是一篇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缺少中间部分,请你根据开头和结尾所提供的情境,展开合理想象,以《课本丢失之后》为题,叙写一段曲折的故事。

开头:再过一天就要期中考试了。自习课上黄志新手忙脚乱地翻着书包,就是找不到语文课本,心里非常焦急。心想,莫非今天到公园晨读时忘记把课本带回来了。于是。他向班主任请了假,急匆匆地向公园走去。

结尾:黄志新满头大汗两手空空地跑进教室,却发现自己桌子上放着一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语文课本。

2,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孩一个人在大街上玩,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怎么也找不到家,便大声哭起来。警察过来说:“好孩子,你哭什么,回家去吧!”小女孩哭着说:“我迷路了,找不到家。”

“你家在什么地方?“在楼上。”“你爸爸叫什么?”“亲爱的!”“你妈妈叫什么?”“宝贝!”“你家里还有谁?”“还有我。”“你叫什么?”“我叫乖乖!”

警察怎样才能将这位小女孩送回家,请展开想象,以“送迷失的女孩回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事性文章。

要求:

①故事要有波澜;

②情节合情合理;

③以给出文段为文章的开头。

猜你喜欢

波澜督学家教
责任督学思与行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Response of the 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 to global warming in the models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如何处理好督学与校长之间的关系
一石千层浪 思维起波澜
行走在教育督导之路上——对做好责任督学的思考
大陆援台物资遇波澜
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