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德育区域推进策略的探索

2009-01-27韩园林

中国德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课题区域

一、现实背景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既为教育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机遇和条件,也为学校教育创新提出了问题和挑战。

1.学校德育失真。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学校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德育内容。而当前我区学校德育工作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关注不够,学校德育远离学生的真实生活、脱离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学校怎样才能做到趋利避害,使青少年既有获取信息、求知的能力,又能学会筛选、鉴别和吸收,等等,都是我区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2.家庭德育失位。首先,在快速城市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道德传统与西方伦理思想发生了激烈碰撞,很多家长自身的道德价值判断出现问题。其次,电子传媒已经成为传播各种价值观的重要渠道,社会信息量增多而家庭可控性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再次,我区学生家长整体素质不高,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跟不上社会发展,家庭教育不能把握时代脉搏。

3.社区德育缺位。社区是指生活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社区有三个分析尺度,一是物质尺度,即有明确边界的地理区域;二是社会尺度,即居民的沟通和互动;三是心理尺度,即有共存感、从属感和认同感。我区主要是以新移民和外来流动人口为主,无论是从社会尺度还是心理尺度来分析,都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社区结构,以共同价值取向为基础的社区德育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二、实践探索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我区采取了德育区域推进的策略。我们所指的德育区域推进是指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通过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将各学校的德育经验和德育特色创造性地融入到我区学校德育发展的整体规划、行动策略和运行机制中,以促进德育均衡发展。

(一)整体构建区本德育课程,彰显地域特色

要破解当前我区学校德育失真的难题,除了必须保证国家开设的直接德育课程的质量、充分借鉴并发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外,还必须以地方德育课程作补充,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大环境、区域和学校的小环境,取得实实在在的德育成效。

1.地域资源教材化,把隐性的素材转化为显性的教材内容。比如,我区是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地,为了弘扬大运精神,在区教育局的主导下,我们编写了《小学生大运读本》《中学生大运读本》,既向中小学学生系统地介绍了大运会的知识,也对提高我区各类学生的文明素质发挥了有效作用。

2.德育活动课程基地化,加强区域性德育载体建设。全区已建成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东江纵队博物馆、客家民俗博物馆等二十多个社会实践基地。我们依托这些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

3.隐性德育课程项目化、生活化,让道德观念渗透在活动中。一是隐性德育内容项目化,如开展 “阳光好少年”“书香校园”等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二是德育情境生活化,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真实的身边人物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如,开展向“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张嘉琳同学学习活动。

(二)课题引领,提升理念,创新方法

课题研究过程既是对我区各学校已有经验提炼与升华的过程,也是破解德育难题,寻找德育发展新的生长点的过程。我区由省级重点课题“深圳市龙岗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德育模式变革研究”为统领,由52个小课题组成课题群,研究内容涵盖了当前我区德育面临的各种热点和难点问题,形成了主动发现问题、追踪研究问题、具体解决问题的德育新风。

1.在课题研究中逐步提升并树立起教育新理念。通过课题研究,我区已牢固树立起如下的德育新理念。一是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是自己发展的主人,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二是聚焦德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强调学科教学与德育融合,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三是注重政府、社区、家庭与学校几方面的相互配合,整体推进,共同促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2.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创新德育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区德育工作者通过移植借鉴、自主创新,探索了一些实效性强的德育新方法。一是从理论说教到关注活动、交往和体验。二是从关注结果的时效性到关注过程的合理性。三是把握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使外在灌输变为积极引领。四是建立学校与家庭、社区相互联动机制。

(三)分层推进,打造区域德育品牌

德育区域推进,旨在全体动员,平行发展,总结经验,发现典型,重在科学引领,以避免各学校德育工作低层次、盲目地重复。我们建立了三个层面的区域推进模式。一是“基础德育”,重在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是学校特色德育,在实现基础德育的基础上,各校建立自己的德育特色和风格,突出重点。三是区域德育品牌,在各校形成德育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推广,形成具有整体效应的区域德育品牌。

(四)多元融合,促进德育均衡发展

由于我区大多数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面对的是与家乡不同的文化环境。因此在德育区域推进中,我们以融合教育为突破,促进德育均衡发展。一是开展主题教育,促进学生间的融合。即以交往教育为主题,促进学生的人际关系融合;以同伴教育为主题,实现学生的文化融合;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实现学生的心理融合。二是构建了区、街道、校际三级联动互助网络,通过教师对流、学生互访等形式,有效地促进了校际间的融合。

【韩园林,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副局长,西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广东深圳,518116】

责任编辑/赵 煦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课题区域
分割区域
擦桌子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区域发展篇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