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纪天文盛宴

2009-01-25要癸羽

绿色中国 2009年8期
关键词:全食日全食日食

要癸羽

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虽然过去了,可人们关于日全食的讨论却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热播剧,不但没有结束,反而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潮。

网络上甚至出现了如下日全食搞笑帖:

地球:怎么黑屏了?

太阳:系统维护中,请稍后再登录。

月亮:我把太阳给黑了。嘿嘿。

日食渊源

公元前2300多年,我们的先人就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象台。光是古书(至清代)的史料(不包括甲骨文),就有1000多次日食记录。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中,被认定的日食记载有五次,记录了发生在公元前14至公元前12世纪之间的日食。

古人通过了解日月的运行规律,制定尽可能精密的历法以满足农业社会从事农耕的需要。另外,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观念,及至汉代,一些古代学者已基本推测出日食成因。西汉刘向、东汉王充等人均有记述说,“日蚀者,月往蔽之”、“日食者,月掩之也”,张衡还进而推断了月食规律。

19世纪末到上个世纪初,随着现代科学知识普及,日食现象褪去了封建迷信色彩,公众开始普遍理解日食并非超自然力所致,完全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

蒙昧的先民并非都能如此科学客观的认识日食现象。今天当我们重温那些美妙的日食传说时,依稀能看出太阳崇拜的影子。涉及日全食的迷信之说流传甚广,至今仍有少数人相信。在有些地方,人们仍然认为日食会使水产生有毒的水蒸气,因此每逢日食都会事先将盛放食物和水的容器倒扣等。

全民逐日

精彩绝伦的日全食如约现身苍穹,亿万公众沉浸在这道上天赐给人类美妙的天象大餐中,星空背景、色球层、日珥、日冕和贝利珠更是让观者大呼过瘾。作为宏伟壮观的自然天象,日全食的形成是因为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个天体,在一个特定的时刻恰好运行到非常接近一条直线的位置上,月球运行到太阳、地球之间而遮住了太阳。由于地球公转轨道面和月球公转轨道面之间有一个交角,并不重合,因此这样的机会很难出现。导致全食的月影在地球上形成的全食带也很窄,大约200千米左右。全食的机会对地球上的某一具体地点来说,平均大约370年才能出现一次。这次日食就全世界范围来说,是从1991年7月11日到202年6月13日这141年间,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全食带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最窄处226千米,最宽处251千米。日食带首先从不丹国西边进入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北部,随后扫向四川和重庆,接着进入湖北和安徽;又向东扫向江苏和上海,最后从浙江的舟山群岛入海东去。这次日全食带扫过地区人口之密集,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目睹者人数接近4亿,是一次名副其实的“2009长江大日食”。

7月22日,日食来临,本次日食经过地带古蜀国三星堆遗址上模拟巫祝祈福的活动在一声鸣锣中开始,模拟带有呈现微笑状五官青铜造型的古蜀先人,与众多的青铜造像面部表情不同,似乎带有外来文化的因素。在先民们崇拜太阳的观念中,太阳不仅是农牧业丰产之日神,也是一些民族和王权的保护神。具有丰富象征含义的三星堆金杖,图案中的人面形太阳神,似乎也正显示出了这多层意思。

这一天,长江南北,数以亿计的人仰望苍穹,见证人类有史以来覆盖人口最多的日全食光顾中国。这一天,天文发烧友们身披雨衣,手持“长枪短炮”,焦急守候云层后那毕生难逢的天象。更有人登上跨越日食带的航班,重演“夸父逐日”的浪漫一幕。这一天,日食的黑色巨影在大地上飞驶,太阳骤然隐身,瑰丽的日冕在暮色苍茫中熊熊燃起,点点星光,俯照东逝的长江……不少爱好者还准备了日食观测镜,一些摄影爱好者也给镜头装上了滤镜。初亏发生时,橘色的太阳被慢慢蚕食。而此刻的窗外一片寂静的黑暗,犹如创世之初,天地未分,让人顿觉自然之神奇、宇宙之辽阔,油然而生敬畏。极目远望,但见天际尽头,有明亮的星星在闪耀。可谓:星垂平野阔,云涌大江流。四五分钟后,全食结束,太阳一侧金光透出,犹如钻石闪烁。随即,太阳慢慢地又从黑暗中走出,恢复圆润,重归光芒万丈,大地又洒满阳光。

当日的上海,佘山月湖公园,人群中最热门的两句话是“又盖住了”“又出来了”,而英国游客Stuart奈何仰头去也只能勉强得到一片空白“上海今天的天气真可与英国的雾天相比”。在网络上,有网友含怨写道“昨夜一声惊雷,大雨如期而至,无奈与

‘三百年擦肩而过”。

来自杭州的网友尼娜说,我们萧山地区那天虽是阴天,但当时太阳也能钻出来些。为什么我看到的日食(只看到全食和后部份过程)和网上拍录的日食过程方向正好相反?我看到全食后,月阴是向太阳上方退出去的,即是全食后阳光是下面渐渐露出来,越来越大越亮。这是为什么?是观看的方法还是地区不同之故?我是用滤光镜片肉眼直接看的,因不明白,是否请提供有关专家解释。

中国国家天文首席研究员张洪起说,虽然这次大饱了眼福,但对天文研究来说,因为云层阻挡,这次得来的一些图像可能“不是很理想”“不过具体数据要等分析后才知道。”而“中国2009全日食中心线测联项目”发起人季海生表示,完整的数据最终处理出来至少要一年时间。

22日,我国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多云有雨的天气如期而至,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是丝毫不影响民众观测的热情,在湖北、重庆、江西、浙江等指定日食观测地带,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天文发烧友和当地群众共同目睹了这一世界天文盛宴。在浙江天荒坪,日全食过程无一疏漏地展示给了期待很久的学术和天文爱好者,历时6分钟之多。配合日全食一起上演的,还有各地丰富的人文历史表演。在四川三星堆遗址,模拟巫祝祈日活动;在安徽铜陵,在日全食间隙,记者还带领我们全程观看了古人丰富的智慧成果——铜陵铜文化广场、铜陵太阳历广场。

此次长江流域地区观测到了百年内最为壮观的日全食天象,包括科学界、教育界以及民间在内的社会各界都紧锣密鼓地对这次日全食进行观测和观赏。这是一次影响我国全境的天象活动,在全国掀起一次规模宏大的科学风气。

日全食催生的夸父经济与城市营销

黄鹤楼上吹玉笛,敲古钟,观日全食;归元寺里听佛音,数罗汉,看日全食。从公元975年至2009年的1034年间,武汉共邂逅4次日全食,作为此次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联合主办并由中国天文学会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授予的“2009年日全食指定观测点”的城市之一。这些处于全食带中心线的城市已结合当地文化特点,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日全食观测和科普活动。

从去年开始,谁是日全食最佳观测点的城市营销博弈之争,愈演愈烈。在进行舆论宣传的同时,不少城市还纷纷修公路、建广场、兴建科技馆、举行天文学术论坛等。相关部门除了组织在天文台及相关科技大学进行专题或公众科普报告会、天文科普展览、日全食主题天文摄影展等之外,不少城市还开展了城市文化特色旅游

等城市营销活动。如日全食文化特色旅游活动、嬉子湖畔文艺晚会、黄梅戏专场演出等;“与天象奇观相约”千里驴友古黟行;“海峡两岸天文望远镜及仪器学术研讨会”(海宁)、长江村星国际命名大会等活动。

专家称,日全食奇观属重大事件性旅游,确实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科考旅游。2年前,一个德国客人就提前预订了金顶HYPERLINK大酒店的所有客房。另外,当地更有“追日族”提出,要乘川航成都至上海航班,在万米高空“夸父”追日一回。但也有部分城市不懂得“借助市场的力量”。比如解读“城市”二字,有的人重视“城(造城)”,有的则重视“市(市场)”,懂得用营销手段提高城市竞争力。安徽铜陵借机向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500强企业广发“英雄帖”,邀请他们来看日全食,顺便考查铜陵的投资环境。而日全食前期整个上海所有旅行社国外游客的接待量达到约3万人。由于日全食,包括机票、酒店、出游大大超出往年的平均价格,上涨了约3倍。但是部分城市执着自己的传统营销策略,特别是政府、企业和景区没有通力合作。

城市不是管出来的,而是营销出来的。作为日全食最佳观测点,应该利用事前、事中、事后推销,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日全食经济,不仅仅是给旅游带来多大的收益,更大的收获应该在如何巧借适当时机把现有资源和品牌包装起来,达到城市营销价值最大化。城市形象包括当地名产品、旅游资源、当地文化底蕴、当地政策,以及人口等,构成一个整体来推介,从城市推销到城市营销,其根本标志是必须进行城市营销战略规划。

“许多地区太过专注于推广功能,未作战略性的判断和规划,就在昂贵的广告或不和谐的标语上大把花钱。”部分专家表示,在金融风暴、甲型H1N1流感影响下,这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科考旅游。“日全食甚至可以引发旅游产业的变革,从传统低级的旅游模式转向事件性旅游,这还能避免旅游业低级的价格战。”不少专家表示,城市应当拿出更新的品牌形象来推介自己,但眼下是,“没有相关的职能部门专门负责各方面的统筹,部分城市急需一个拳头产品来推销自己的全新面貌。”这次短暂的消费热带来的启示还在于,欲拉动内需,需“创新供给”。专家称“‘日食经济热提供了相当大的旅游空间和消费机会,这种机会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显‘含金量”。

“日食经济热”带来了一个重要启示,内需不足既有人们消费能力欠缺或消费意愿不高的原因,也有“供给不足”的因素,即为消费者提供受欢迎的产品还不够。

新闻链接:

·2034年和2035年我国还将出现两次日全食

·1868年8月18日,在现在孟加拉国附近,法国天文学家冉桑在观测日全食时,看到日珥光谱里有一条奇特的黄线。后来,科学家将其命名为Helium(氦),源于古希腊语,是“太阳元素”的意思。

·专家称,2034年3月20日发生的日全食时间比较短,而2035年9月2日发生的日全食值得期待,其全食带经过西北、华北和北京市区。这是北京城400年来才有的机遇。

猜你喜欢

全食日全食日食
火星日食
日全食
而今迈步从头越 全食展通过UFI认证
全食超市“以贵取胜”
美国 西雅图自己坐公交的狗
“365”怎样吸引消费者
日全食
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
经济日食
日食在电影中总是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