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希腊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教案设计

2009-01-22潘红梅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代表作品古希腊课本

潘红梅

■教学设计意图:美术鉴赏是个人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知、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的过程,而美术鉴赏教学则是培养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美术鉴赏教学中仍存在着鉴赏内容狭窄、鉴赏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如何开发美术鉴赏资源和美术鉴赏方法及教学方法就成为了学校美术鉴赏课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针对美术鉴赏教学中呈现的问题,利用具体教案,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

■教学设计理论依据:太原市第十中学教师韩柔在参加中央教科所的教改实验中反复实践,并取得显著后果后,作为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得以命名的“五让”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五让”即让学生读课本、让学生讲见解、让学生议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找规律、让学生写总结。

■课题:古希腊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

■教学目的:①探索运用“五让”教学法引导学生了解古希腊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的特点。②识记两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比较代表作品表现风格的异同点。③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重点:了解古希腊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的内容及特点。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时期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有何异同。

■教学方法:启发、阅读、提问、小组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课堂的导入,要有新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别具一格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美术教学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但一定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层面。

☆实施过程。

一、让学生读课本

教师首先向学生出示若干幅外国雕塑作品(课前制作幻灯片),让学生看一看是否熟悉。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认出前面课程所学的部分图片,但对本课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不能说清楚。

教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些作品的含义及创作意图?

学生:非常想知道。

教师::那好,请同学们翻开教材。

教材中选印了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几位雕塑家的代表作品(《荷犊的男子》、《胜利女神》、《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大卫》、《摩西像》)。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书中的介绍性文字,然后再选择其中一到两幅最感兴趣的代表作品结合自己的感受鉴赏其内容、表现手法、作者意图及艺术特色等。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阅读和领会教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两点;一是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防止学生漫无目的泛泛而读。因此,教师既要注意课程的导入方式,又要善于设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

这一阶段设疑的问题不宜太难,只需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并结合文字的讲解,以自己的理解描述出作品的基本内容和特色即可,以为下一个过程做好准备。

二、让学生讲见解

在学生按要求读完课本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就课文中的作品进行分别鉴赏。课本中的每幅作品都配有一段文字介绍,因而学生在鉴赏描述时不会太离谱。但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各种见解,并根据自己的感受,把课本中尚未涉及到的关于作品内蕴的理解表达出来。

通过学生的自学和自我讲解,就基本完成了课本的主要内容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学目标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已解决了大半,剩下的部分就是对作品中重点、难点和疑点的讨论和解答了。

美术鉴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看懂几幅美术作品,而且还要培养有主动性、创造性的高素质的人。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加强对美术鉴赏教学中一些具体而微观的指导,真正实现与作品的对话,从而促成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三、让学生议重点、难点和疑点

“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与组织,让全班学生或小组围绕某一问题或某个观点积极发言,并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交流,相互探讨而获取知识。同时,它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从自己的见解出发,各抒己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选取、比较古希腊时的代表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先让学生提出对选取的两幅作品不理解、有疑问的地方,再让其他同学讲解。如果其他学生也暂时回答不了题,就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启发、点拨是在学生讨论未果之时,除非学生在教师点拨后仍解答不了,再进行讲解,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考。

如果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涉及不到教师事先根据重点、难点和疑点所设定的问题,那么,教师就应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地提出来,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最后再进行综合讲评。这一阶段是教学的高潮部分,教师要鼓励学生热烈讨论,大胆发言,各抒己见,以逐步排除疑难。

四、让学生找规律

作品的风格和特色只有通过比较才显现,为了让学生对代表作品理解得更透彻,教师可以用《掷铁饼者》与《大卫》为例,分别从题材、作品特点、创作背景、艺术手法、创作意图等方面引导学生找出作品的异同点。最后,教师还要将同学们的意见在屏幕上汇总,对不足之处应加以补充,从而形成结论性的认识。

☆让学生进行课后总结。掌握了课堂知识后,教师还要让学生根据课堂上的总结归纳,再结合课后查阅的有关资料写一篇鉴赏短文,可以选取本课所学的任一幅作品,字数在300字左右。这样既能很好地训练学生对作品的解读能力和审美感受力,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使之逐步掌握科学的鉴赏方法,形成手脑并用,善于总结的技能。

☆教后感:既要防止教师过度专制的思想,又要防止学生信口开河、放任自流的回答。要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大胆提问,发表个人见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猜你喜欢

代表作品古希腊课本
艺术歌曲的风格探析
古希腊之旅
从艺术品中走出来的古希腊神话故事——阿波罗篇
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特征分析及其代表作品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浅议欧文·威斯特的文学价值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浅析沈周早期代表作品《庐山高图》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