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实验演示法 提高地理课堂效益

2009-01-21吴善亮

关键词:空气模型实验

吴善亮

地理实验演示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的演示,引导学生对这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观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单指向于“教”,而且也涵盖“学”在内,要求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凡在自然界中,不便或不能观察到的现象和过程,有些是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得到的,所以实验演示法在地理教学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合理运用实验演示,学生可以真正理解某些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这样就会提高地理课堂效益。

地理实验演示法的一般步骤:首先是教师配合教学内容或教学的不同阶段,有选择地创造条件作出实验演示设想,然后教师进行实验准备,包括一定的器材设备或自制模型或借助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器材,最后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实验演示。

地理实验演示法具有许多优势,除了具有直观教具法的优点外,表现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和验证地理知识是它的最大特点。通过实验演示法教学,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认知的本领,而且有助于提高洞察能力和想象思维能力,能使感知和理解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联系。

实验演示法着眼点在于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它所强调的不是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而是依靠观察实验演示来获得地理知识。实验演示,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通过学生自身的参与,获取感知印象,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一、通过模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在讲《中国河流和湖泊的概况》一节内容中,提到:我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为1500多条……时,肯定有不少学生提出:什么是流域的问题,尽管课本有注释:流域是指河流的集水区域,但要考虑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而现在面对的是初二年级学生,单一依靠教师讲解很难使全体学生形成真实的地理观念,往往使学生失去兴趣,感受到的是枯燥乏味,假如通过自制地理模型,进行模型演示,可以代替教师大量的语言,能取得说话少,收效大的作用,过程如下:

课前准备模型:准备或自制一座包括A、B两座山峰在内的地形模型。

课堂模型演示:教师把一杯水往假山内倒,学生发现水从B处流出而不小心倒在假山外侧,则水从边缘流出。

教师归纳:A区域(假山以内)是甲河的集水区域,就是甲河的流域,假山就是分水岭。

模型演示,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动态感,能给学生一个生动形象的具体概念,可以弥补讲解的乏味性和抽象性,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通过模型演示,帮助学生释疑解难

模型演示在复习课和个别辅导效果较好,尤其是后进生的辅导中效果更佳,大多数后进学生空间思维不强,思维能力较弱,依靠教师单调的讲授,很难解决问题。模型演示,它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供给学生观看,并能吸引住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达到高度的集中和在演示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了学生释疑解难。在高中复习课中有这么一题:在赤道一人向北走100KM,向东走100KM,向南走100KM,向西走100KM,最后回到A、原地B、原地以东 C、原地以西D原地以北()。对于空间概念不强的学生往往会做错,如果采用模型演示,正确率可达100%,过程如下:老师自制模型图(图略) 利用已学过地理知识提问:ab弧和cd弧的长短关系如何。答:゛b=猚d, bc弧和ad弧的长短关系如何?答ad> bc。 作出假设:ab为100KM,bc为100KM,那么cd同样为100KM,ad大于100KM。

演示:从赤道a点出发向北跑100KM到达b点,从b 点向东跑100KM到达c点,从c点向南跑100KM到达d点,从d点向西跑100KM到达f点,而f点位于赤道上a点的正东方向,因此此题通过模型演示很容易得出答案是B。

三、 通过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现的”,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方式和手段多样,有课堂教学手段,有课外辅导,作业批改,写评语和奖励方式等,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操作演示,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例如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三节褶皱,在课前发给每位同学一块竹片,教师上课时先做演示,两边用力挤压竹片(篾青在下,篾黄在上)发现竹片产生弯曲(有向上隆起,有向下凹下),叫做褶曲,其中向上隆起的叫背斜,向下凹下称为向斜,出现一系列的这种褶曲称为褶皱。然后让学生自己做一遍,学生在操作中掌握了什么是褶曲,什么是背斜和向斜,得出了褶皱的概念含义。

教师继续做演示,挤压竹片的力加大一点,向上隆起的背斜顶部(篾黄)出现裂缝,而向下凹下的向斜底部(篾青)没有出现裂缝。

然后让学生自己试做一下,发现结果是相同的。此时教师进一步解释:在地形上,有时候背斜成为山岭,向斜成为谷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从而成为山岭。

以上结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自己动手的实验操作中不难掌握,同时学生从褶曲→背斜、向斜→褶皱→背斜成岭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岭,步步深入,兴趣越来越浓。

四、 通过模型演示,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四节地球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我在上这部分内容时,发现理科味道较浓,想到做一个模型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启发和掌握,演示如下:

准备:自制一只细钢丝球体。

演示过程:用力逆时针转动球体,发现钢丝球体变形,变成一个椭球体。

试问:为什么旋转钢丝球体,球体会变成椭球体?学生不难想到用在物理力学中学到的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然后教师归纳:地球自转时会发生同样的现象,自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地球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旋转椭球体的形状。

学生在观看演示中利用物理知识很容易解决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状影响的问题,也培养了学生学科知识间联系的能力。

五、通过实验演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地理教学中,理解性难点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内容,这些知识的高度抽象性、或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联系能力的高度要求,以及说明事实材料的过于概略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的关键。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难点,使感性知识理性化,实现知识的长久记忆和灵活运用,教师在突破理解性难点时,要讲究教法的直观、形象和具体,演示实验可化无形为有形、化平面为立体、化静止为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可调动学生手、眼、耳、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教学难点可感易解。如饱和空气、未饱和空气、过饱和空气三个概念仅靠文字表达是难以理解,教师可用一块海绵和一杯水进行演示,把水往海绵上倒,刚开始海绵还未全部浸湿,称为未饱和,当海绵全部浸湿但没有水下滴时,为饱和,继续往海绵倒水,海绵开始有水滴掉下,为过饱和,学生通过观看演示明白什么是未饱和空气、饱和空气和过饱和空气三个概念,同时又启发和引导了学生发现问题,大气降水就是一个从未饱和空气→饱和空气→过饱和空气的过程,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来完成这一过程呢?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观察教师演示:准备一烧杯(杯中盛有少量水)和酒精灯,给烧杯加温,待到烧杯模糊,停止加温,此时学生已经领会此时空气达到过饱和状态,稍刻时间烧杯壁上出现水滴,学生即能自行得出两条结论:①空气容纳水汽量的多少,是随温度而变化,气温愈高,空气容纳的水汽量就愈多,反之愈少。②大气中水汽凝结,主要通过降温的方式。结合已学的知识,要降温,空气上升冷却,进而学生不难懂得人工降雨的原理。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太阳高度角与受热面大小的关系,很难讲清太阳高度角大,受热面小,太阳辐射强度大;太阳高度角小,受热面大,太阳辐射强度小。

如果在讲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借助两只手电筒进行演示实验,一只直照黑板,另一只斜照黑板,学生就会发现直照黑板受照面小,亮度大,斜照黑板,受照面大,亮度小,通过实验演示,太阳高度角与受热面大小及太阳辐射强度的关系迎刃而解。

实验演示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要让学生都能看到演示,要尽可能使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演示对象;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演示对象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防止把注意力分散到细枝末节方面;实验演示要有适当的讨论配合,根据观察结果要求学生作出结论。

实验证明,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演示,降低知识难度,便于理解,帮助学生形成一些真实的地理观念和概念,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课堂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空气模型实验
自制空间站模型
[呼吸的空气]Die Luft zum Atmen让我们把它推迟到明日
模型小览(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我要买空气
那些你意想不到的神回复
圆周运动与解题模型
早晨的空气真的好吗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