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能释怀的土地情结

2009-01-21

北京文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情结王先生态度

天 天

《北京文学》2009年第2期第一篇小说《向土地下跪》,是全国著名作家王梓夫先生的又一中篇力作。说实话,对当代文学的阅读,特别是对中长篇小说的阅读,我是有选择的,没有好的角度精彩的故事,没有深刻的思想,没有关注人性的目光,或是没有好的笔墨,都无法真正吸引并打动浮躁如我一般的读者。在铺天盖地的网络文学大潮中,只有真正的好小说,才能在纸质媒体中牵引住读者的目光,震撼读者的心,使人久久回味。

《向土地下跪》便是这样的好小说,虽然在笔墨上仍有雕琢痕迹,有些地方还难免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在描写中有些媚俗。当然,没有这点媚俗,也许就少了许多跌宕,文章就少了一味,所以我说这种写法的安排,就如同鸳鸯脸下的那点雀斑,瑕不掩瑜,或者说,瑕疵更映衬出作者竭力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时的那种急切甚至焦渴,才能更清楚地让人看到,作者大的胸怀之安放处。

小说时间跨度为近六十年,用小说主人公康老犁的一生串起中国从解放区的土改到新世纪经济开放后人们对土地的利用中土地的命运。土地的命运也映射了依靠土地生存的人的命运。如果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篇小说,它与其他历史小说没有很大区别,但若从对人的生存环境、变革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应该算是很有特色的一部作品。其中康老犁这个深爱着土地,抱着不能释怀的土地情结给土地下跪的农民,他对待土地的态度,在小说中表现得近乎痴癫。六十年,他的态度与政府的态度,与广大跟着政府走的农民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迷信土地,胜过于迷信任何一个权威,包括当时人人都顶礼膜拜的偶像毛主席。

康老犁一直没有什么大的理论,他就知道,土地保命,土地就是他心中的图腾。他一直都在螳臂当车地做着看上去妄图逆转潮流的“蠢事”,但前面所有的事实都在证明他的正确。他的直觉,一个热爱土地的农民的直觉,经过历史的检验,被证明是无比正确的。那么,这种跑步进入小康,践踏土地,只为短期经济效益的做法,是不是会让我们得到更重的惩罚?

康老犁说:“……你把祖宗的地留下吧,留给咱们的后辈子孙吧……”这是多么沉重的呐喊啊!看看我们被污染得越来越严重的生活环境,看看越来越多被占用被荒废的土地,试想一下,这样的发展,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之后,我们的子孙,我们要惊心了!也许,这就是小说试图要达到的效果?如果真的是,那么,作者那么长的铺垫,那么多次的证明,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小说的成功处,即在此。

评论者崔道怡先生的《葫芦垡上世道人心》一文,并没有特别解读作者的中心思想之保护土地崇敬土地的思想,而是注重于文章里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本来只是评论角度的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在文章的后两段,作者写道:“回顾历史和审视现实人的生存环境,更加明确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而感到,王梓夫若能以今天眼光重新看待他笔下的生活,作品或能更臻厚重。”崔先生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现在对土地的改造,我不反对。但是,若说王先生需要认识到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然后以所谓的正确的眼光再来审视最后对土地的态度,我很不以为然。从王先生的作品来看,作者是完全偏向于对土地崇拜的,也多次用事实证明一切表面上看上去都正确的狂妄做法,在若干年后都被证明其错误。那么,类似于把大片的土地糟蹋为球场供富人消遣娱乐,带着发展经济与带人民致富的幌子去破坏我们的土地的做法,是王先生这篇文章想要批判的重点,如果在这一点上改变了,作品也就失去了其打动人心的魅力了。

另外,关于崔先生说要把这一作品改为长篇小说的说法,我也深不以为然。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要像“清明上河图”一样奔向“大气”“厚重”,大气与厚重也并不是由篇幅的长短来决定的,关键在于它给了读者什么,它是不是作者倾尽心力要为“人”做点什么的深度表达。我认为,在这一点上王先生做得比较好,长了,也不一定能做得更好。当然,这一点,只是提出来商榷。

《向土地下跪》,如果你认真读了它,请不要吹毛求疵,因为有缺憾,才让美更加明显。他用他的表述告诉我们,小说,可以这样写,不长,看上去不是大家庭大历史,不宏观,看上去也不是大制作,不惊心动魄,但是,他用小人物,一样打动了人。而打动了人的,正是作者自己心中那种珍贵的情结:对土地的热爱、崇拜。也许多年以后我们面对日益缺失的土地,再读起它,会感慨,会后悔……

413112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语文组天天

责任编辑张颐雯

猜你喜欢

情结王先生态度
不速之客
毛绒情结
“战斗民族”的体育情结
探索潜意识深处的情结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是情结控制了你,还是你控制了情结
态度决定一切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
寻狗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