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信息科技课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2009-01-20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3期
关键词:网页图表工具

周 刚

信息科技课的教学目的是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软件技能后,应当把课堂教学的重点过渡到创设有实践价值的真实任务,配合其他学科的背景知识,分析出所需的信息(数据,方法等),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有效地使用相关的信息工具自主完成任务,并能对解决方案做出正确的评价。

理念思考

诚然,对软件基本操作的训练应当是信息科技课的主要任务之一,但一味陷入“工作界面——使用方法——巩固练习”的模式,恐怕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致和积极性。“软件培训”式的教学,孤立的操作可以巩固得非常好,但一旦遇到一个需借助信息工具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如何整理归纳信息工具的用途,缺乏在真实环境中鉴别、选择与组合信息工具的能力,缺乏评价信息工具使用效率的能力,也就无法自如地运用已学的软件。在不少学生眼中,软件只是一个个孤立的窗口和菜单,无法联系到实际生活和学习——在浩如烟海的因特网上中找不到急需的资料,面对数据库软件不会将手中的数据整理统计,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有了数学模型却无法用计算机语言描述……有的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功能性文盲”。

由此,我对如何在信息科技学科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是: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软件技能后,应当把课堂教学的重点过渡到创设有实践价值的真实任务,让学生配合其他学科的背景知识,分析出所需的信息(数据,方法等),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有效地使用相关的信息工具自主完成任务,并能对解决方案做出正确的评价。简单地讲,就是要求学生把已经学过各学科知识和信息技能当做一种资源,并学会如何使这些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如果学生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运用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学会了鉴别、策划、管理和评价方案,那么碰到新的问题,就自然而然会去思考使用信息工具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碰到新的软件,就自然而然地能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掌握它的应用。利用信息科技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将信息科技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即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作为载体,可以更好地达到学习信息技术和培养学生基本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

实践探索

1构建课程整合的模式

信息科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需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既能完成必要的软件的学习,又要有足够的情境创设支持学生探索和实践。整合应当看作是教学各要素、跨学科知识和信息资源的有机集合。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引入真实任务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工具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其他学科背景知识的需求。通过课堂实践,我认为在利用信息资源和学科知识的大前提下,可以采取以下模式(如图1)。

①以信息科技学科本身知识作为主体,包括了计算机文化和现行教材中应用软件和程序设计内容。②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构建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联系实际提出问题,以此作为整合的基础。③借助其他学科背景知识,人机支撑学习环境。④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选择工具能力,提供学习者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等。

2以项目管理代替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信息科技教学上的重要突破,而我认为使用“项目管理”来描述信息科技学科课程整合的课例更为恰当。这里,我引用国际项目管理协会(PMI)给项目下的定义: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任务所作的一次性努力。项目管理与任务的最大区别在于,项目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没有完全可以模仿的先例,将来也不会有完全重复。项目可以是从零开始的开创性工作,也可能是在以往的工作基础上的延续,并且项目涉及时间安排、信息资源获取、流程管理等,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根据信息科技课程指导纲要中的精神:在精心设计的、有意义的项目(或任务)的引领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技术,学会方法,提高信息技术支持下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整合学习环境,并培养其管理、评价学习过程的能力,“项目管理”比“任务驱动”更合适些。

(1)课例一:《财务函数》(时间40分钟,独立完成)。

在讲Excel2000拓展课《财务函数》一节时,我设计了一个计算入学存款的学习项目:查找你三年后希望报考的大学和所在专业的入学费用;查找现行银行月息利率;如果你能够如愿以偿,计算你的父母每月至少需要存人多少金额。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首先要分析已有资源(见表1)。

当数据收集齐全以后,有些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程序,很快发现计算过程“重复繁杂”,不是一个好方法,转而使用Excel实现求值。我提示了两种方法:①利用自动填充和公式的相对引用来试值逼近;②查阅财务函数pmrt计算。

学生比较了两种方法,认为方法①可以逐级显示过程,方便地查看每个时间点的存款额,但报表庞大,公式复杂。方法②计算快,参数修改灵活。接着,我又让学生自学了另外几种财务函数(如图2),并编写了一个通用买房按揭的报表。通过构造一个真实的信息处理环境(需求一信息收集一分析一处理一验证),学生轻松地掌握了Excel中常用的财务函数,并再一次巩固了信息搜索和Excel公式引用的技能。值得一提的是,有位学生在上网搜索中,发现了购买考大学保险险种的信息,并比较了它与定额零存整取的优劣。

(2)课例二:《运用数据图表增强网页的说服力》(时间40分钟,独立完成)。

这是一节带有学科内整合性质的课,数据处理和网页制作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两大核心内容,但将它们结合起来的课却很少见,我想做一些这方面的尝试。我将本节课的主线设计为:根据网页的要求分析出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内容,为了有效地表现这些数据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和软件。

这节课是网页制作系列课的一节,整堂课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认识到为增强网页的说服力需要数据图表,二是如何利用已学过的软件产生这些图表。整个系列课是围绕一个与热点时事有关的任务来设计的,即要求学生为上海“申博”制作一套完整的主页。学生在学习了网页制作的基本技能之后,为了体现网页的个性化,就会要求对已有数据进行加工,为网页提供新的素材。本课的“任务”中,数据以素材的面目出现,要求同学在网页中将它表现出来,而产生图表的功能恰是FrontPage所不具备的。这种需求将引导学生认识运用Excel为网页提供图表数据的实际意义,理解数据图表在增强网页说服力上所起的作用以及选择合适的软件作为工具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我提供给学生的信息是一张略作整理数据表,包含“人民生活”、“城市建设”等七个方面的数据,还有一个政

府网站http://tjj.sh.gov.cn。我在这个学习项目的设计中,引导学生按以下两种途径来完成任务:①自主探索。本课的技术层面的关键操作是使用“粘贴”、“复制”的手段在两个软件间传递图表,但我要求学生自主寻找解决方法,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②信息意识。学生看到问题不是从技术层面,而是从需求层面提出的,本课始终围绕为网页数据需求提供解决途径这一主题展开,开阔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这节课的设计不仅仅着眼两个软件的使用(Excel~FrontPage),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网页制作要求,学会如何晗当地运用已学过的软件(Excel)来支持现有软件(FrontPage)。

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生也探索出一种利用Frontpage来单独保存Excel图表的方法,这是任何教材都没有提及的。不少学生也体会到,官方的统计网站信息量大、内容新,是一种可以帮助自己学习时政、了解国情的有效渠道。

(3)课例三:《搜索引擎的应用》(时间40分钟,小组合作)。

利用Internet搜索信息,是当今社会极为重要的信息获取手段,但现行教材所举的搜索引擎已经过时,搜索方法也比较单一。因此,我重新设计了一个学习搜索的项目。课堂上我介绍了三种主要的搜索关键词使用方法:并列关键字、“或”关键字和“否定”关键字。然后提供给学生一个演示文稿《关于搜索》和一些主流搜索网站,然后布置了任务:20个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要求学生四人一小组,以“抢报”的方式进行搜索竞赛。如“伽利略作自由落体实验的时候是中国的哪个朝代”、“‘三个代表英语怎样翻译”、“近二十年来世界民航失事最多的飞机是哪种型号”、“找到从位置中学到上海科技馆的最佳公交路线”等,大部分问题需要反复组合关键词甚至拼接多个搜索结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个学习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各个小组分工合作,争先恐后地提交答案。不少学生第一次体会到了平时视而不见的搜索引擎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并且发现了一些性能优秀的搜索引擎。同时,一些问题的搜索结果缺乏权威性或存在常识错误,也锻炼了学生鉴别信息的能力。

信息科技学科课程整合未来设想

如果把信息科技学科课程整合看成一个系统,课程整合水平的强弱应该是决定于最弱的一环,而不是最强的一环。而目前,信息科技课程整合的弱项在于缺少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与实践项目。因此,我期望以项目的形式来组织未来的高中信息科技教材,将各个学科使用信息工具可获得明显效益的活动作为信息科技学科的学习内容载体,而原先的软件操作等纯学科内容则可单独作为信息工具手册提供给学生,同时增加相应的项目管理知识的内容,如概念图、关系管理、流程安排等。信息科技课是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对如何有效地实施信课程整合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探索和思考,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就是让信息科技课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从而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网页图表工具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巧用”工具
搜索引擎怎样对网页排序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