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宁波镇海区中小学校本资源建设研究

2009-01-18尹恩德沈尧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2期
关键词:共建共享科学发展观教学资源

尹恩德 沈尧华

【摘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应该成为县市区教学资源建设的中心任务,各学校建立统一架构的校本资源库,实现区域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校本资源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镇海教育;科学发展观;校本资源;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引言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教育资源建设必须是节约的、可持续的。从教育资源这几年发展状况来看,学校对于教学资源的需求一直处于上升的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学资源在建设与应用这两个环节一直存在着矛唇。一方面,因特网上有许多教学资源,甚至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很难通过快捷的途径,有效地获取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

从美英两国的教育资源库建设看,大型教育资源库主要分成三个层次:第一级是国家级教育资源库,或称国家教育资源信息中心。主要是实现各个分类教育资源库的链接,并提供大型数据库检索服务。第二级是分类教育资源库,一般由各个协会、学会主办,或者由各学术领域的相关机构组成开发。第三级是学校、公司、个人网站等。

我国也有国家级和很多省级、市级基础教育数据库,但是它们中的绝大部分使用状况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或许是这些资源缺少适用性和时效性。的确,教学资源建设应该突出层次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应该着重建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资源库,优秀的教学资源总是来源于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中,而不是刻意作为商业产品来开发,事实上,各个学校在校本资源建设方面,水平参差不齐,形式各式各样,内容千篇一律,缺少系统性的梳理。

资源库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一是一些基本教学资源,二是使用这些资源的工具,三是资源管理、检索系统,四是资源要不断更新。学校层面,校本资源的建设重点应该放在教学资源的基本建设与更新维护上,突出特色;县市区层面,则应该建立起统一的校本资源系统架构,建立区域资源检索系统,促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镇海区的校本资源建设状况

镇海区的教育资源主要有信息类资源、教学类资源、主题类资源、档案类资源等组成,这些资源主要依存于各级各类的校园门户网站。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基本上是外购与自建相结合,外购资源以区内统一采购的K12资源库为主,自建的则分为学校原创的教学资源(如课件、积件、PPT等素材)和一些互联网上免费的链接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基本上保存在学校的WEB或FTP等服务器上,学校缺少统一的建库系统。

鉴于此,镇海区教育局教育条件装备站于2008年初开始规划全区的教学资源系统建设,并在骆驼中心学校启动了试点工作,2008年11月学校的教学资源系统框架开发初步完成。如图1所示,学校的教学资源根据新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按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单元、不同的课时实施分类,以1课时为基本教学资源单位,又下分“案例反思”、“教学设计”、“说课设计”、“素材积件”、“教学课件”、“课外拓展”等基本组成元素,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课时教学计划单元,以方便教师间的交流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心(校本资源)可以分别按照“学科”、“年级”及“资源类型”进行分类汇总。

这样一套校本资源系统架构已经比较完善地体现了一所学校的资源积累需求,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有所侧重地打造学科资源品牌,从而共同打造区域性的特色教学资源库。

●明确目标,建设镇海特色的知识管理体系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当前统揽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这给我区的教育事业以及未来的校本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基于知识管理的校本资源建设正是教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先进理念。知识管理是一种知识收集、整理、分析、分享和创造的处理过程,使原有的知识不断地修正和持续产生新的知识,而且能将这些新旧知识加以保存和累积,使其有效的转化为有系统、制度化的知识,这种知识不断的产生、累积和创新的循环,可以帮助组织采取有效的决定和行动策略,进而能够增加组织资产、扩增组织财富、提升组织智能和达成组织目标。

镇海区的中小学校本资源建设需要以构建地方教育特色的知识管理体系为目标,每一个基本的教学资源单位都以优秀的课堂实录视频为核心,附以教案、PPT、教学反思、专家点评等各类教育素材,既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丰富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又能形成特有的组织文化体系。

同时,镇海区的中小学校本资源建设要避免与省市教育资源库建设产生重复现象,所以教学资源必须以校本为主,资源来源于基层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之中,突出特色,应用则面向全区教师与学生。

●创新项目,实现全区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作为学校校本资源的重要补充,各学校要建设和维护好正在区内推广实施的“教师专业成长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将此作为教师的个人资源中心,与校本资源建设紧密结合,打造“学校集体一教师个体”相结合的立体式教育资源网络。

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一项重要且极具意义的工作,是今年我区教师专业成长管理的一项创新工作。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的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在教师管理领域的整合应用,是教育系统选才、育才、用才的一种管理模式创新,也是镇海区的数字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由基本信息、成果档案、自主资源等三大类构成,如图2所示,涵盖了一位教师的主要成长要素。由于采用了教师自主式的管理方式,该系统可以成为教师的个人资源中心,与校本资源相互补充,日积月累,若作进一步的数据量化分析处理,很容易描绘出教师的成长轨迹,可有效激励教师自主式发展。

2009年9月,《镇海区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平台》软件开发项目将初步完成,并逐步进入系统调试阶段,届时全区将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师成长档案数字化信息库。全区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比对分析、网络模式选拔人才、实时快捷地查阅教师成长信息等等在传统档案上很难实现的功能,将——实现。

●统一架构,实现全区各校共建共事

资源共享平台客观上应达到如下目标:①消除异构性,使各种异构资源库管理系统能够互操作;②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资源共享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网络拓扑结构可根据需求灵活调整;③自治l生和松散耦合性,各分布资源库管理系统应相对独立,它们之间的连接应具有松散耦合关系,节点可自主方便地加入和离开网络系统;④负载均衡,网络中应避免存在因部分节点负载过重而形成的通信或服务瓶颈。

“共建共享”是区域教学资源建设的目标,也是在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被人提及最多的一个词语,但事实上成功的“共建共享”建设案例还是比较少的,技术上、内容上、观念上等方面的差异是阻碍这一模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校本资源建设角度看,要保障“共建共享”,使各学校的数据资源能顺利交换,最好的方式是统一全区的校本资源建设系统平台,相同的系统架构,其“共建共享”的成本总是最低的。另外,要规范全区的教学资源基本建设内容,如图3所示,“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课外拓展”、“参考资料”等模块内容宜采用各自统一的文档格式。

在镇海教育信息城域网络平台上,建设全区的校本资源管理检索系统,直接从各学校的校本资源数据库中,检索、获取资源内容,如此就形成了全区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机制保障,激励全区教师创造知识

校本资源来自基层教师,展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创造的知识,如何既能保障教师个人合法的知识产权,又能激励教师创造更多的知识来与他人分享。这些光靠教育行政命令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创设—个合适的激励机制。

教学资源有很强的适用性,加之使用对象的多样性,很少有一个资源是适合所有人的。例如对于一个刚刚从师范毕业的新教师来说,一个高级职称教师的教学资源可能比一个中级职称教师的教学资源更适合其需求。教学资源的这一特性,就像人生成长的梯度一样,又如同爬山,在山的不同的高度,所见的风景是不一样的。如何让所有的教师愿意将自己的资源共享出来,在描绘自己成长轨迹的同时,又能为别人的成长道路铺设一盏明灯。

镇海区一年一度的师生自制电脑作品评选活动至今年已是第九届了,这项活动旨在为丰富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时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推进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今后,可以在此项活动中增加“精品课程”评选活动,来进一步推进全区中小学的校本资源建设,获奖的“精品课程”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并规定其须向全区教育系统内公开,供教师与学生交流与学习。

●结束语

校本资源作为区域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应该成为一所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心,承担起为全校师生快捷地提供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或其网址链接的任务。那么,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心不但要有丰富的原创性的校本资源,而且要有各种各样的实用性较强的外部资源链接网址。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心还应整合学校部分图书馆的资源,比如数字图书,数字期刊等。

校本资源建设牵涉至每一位在职教师,决不仅仅是一部分人、或者一个部门的事,教育系统的各部门、每位教师需要协同一致做好这件事,从而保障校本资源的建设以及优质资源的持续更新。

参考文献:

[1]张萍,美英教育资源库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教育情报参考,2006(1)

[2]俞毅-教育资源库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K6)

[3][9]尹恩德,沈尧华,镇海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发展,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I 8)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6][7]尹恩德,教师专业成长数字档案的构建与实施,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0)

[8]王文宏,王凤蕊,潘全科,基于P2P计算的教育资源库共享系统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3)

[10]宁波市镇海区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区第九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和第九届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此活动的通知,http://www.zhedu.net.cn/xzpd/bencandy.php?fid=51&id=13734

猜你喜欢

共建共享科学发展观教学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