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银行业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2008-10-24毕诗浩

卓越管理 2008年9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存款比例

毕诗浩

当前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业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一旦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措施不力、处置化解不当,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甚至酿成经济危机。如何加强对银行业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道非常紧迫和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试从金融风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入手,探讨并提出新形势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及对策。

当前金融风险的表现及成因

目前金融风险虽然多种多样,但粗略划分,主要集中表现在信贷风险、支付风险、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四个方面。

(一)“信贷风险”表现及成因

1、从当前情况看,信贷风险仍然是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主要表现为不良资占比偏高。以威海市银行业为例,近年来,全市金融机构通过拨离和核销方式共清除不良资产100.5亿元,但受种种因素制约,潜在的信贷风险仍在不断暴露,个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比始终居高不下。统计资料显示,止2008年6月末,威海市不良贷款总额为59.1亿元,仍占全市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7.4%。其中,某行不良贷款占比仍高达22.9%。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导致大量信贷资金死滞梗阻,银行资金流动性偏低,直接影响银行经营效益的提高。

2、成因:一是企业经营不景气,效益低下,无力按期足额归还银行贷款本息,占压一块信贷资产;二是市场转轨、企业改制,甩掉、悬空一块;三是企业关停、倒闭、破产,损失一块;四是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资金先天不足,挤占、挪用一块;五是行政干预和信贷资金财政化,垫付一块;六是资金体外循环,特别是洗钱行为的出现,漏掉一块。

(二)“支付风险”表现及成因

1、主要表现是:备付金比例偏低,资金营运困难靠拆借资金过日子。主要体现在一些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身上。

2、主要成因:一是超额准备不足,正常支付清算无法保证。随着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央行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个别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增长缓慢,超额准备持续不足,支付能力偏低,存款准备金账户透支现象时有发生。2008年上半年,威海市有两家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账户出现过透支现象;二是长期超比例放款,造成营运头寸紧张。个别中小金融机构没有充分估计自身资金能力盲目发放贷款,存贷比偏高现象突出,一旦拆借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极易产生支付风险;三是不良贷款占比偏高,资金周转缓慢,流动性差,资金无法正常周转;四是非生息资金占用过大,营运能力相对较差。据调查,目前威海市某金融机构应收账款、两呆贷款、亏损挂帐、固定资产占款等非生息资金合计占其存款比例高达28%。

(三)“经营风险”表现及成因

1、主要表现是: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盈利水平总体偏低。

2、主要成因有:一是企业拖欠利息严重,银行收息难。部分贷款企业因效益低下,不但贷款到期无法归还本金,而且还常常拖欠银行利息,致使银行收息率偏低。资料显示,止2008年6月末,威海市金融机构应收未收利息总额仍然高达28.4亿元。众所周知,银行的经营收入主要来源是利息收入,在全部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例。利息收不上来,银行必然出现经营性亏损。二是银行低成本资金占比偏低,银行筹资成本偏高。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威海四家农信社吸收的存款中, 企业存款及活期储蓄存款各项存款总额的比例仅为15%,导致农信社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三是不良资产居高不下,信贷资金使效益下降,严重影响了银行经营收入的提高。四是信贷权限不断上收,基层行信贷营销积极性下降,贷款增幅低于存款增幅,导致银行利息支出增大,利息收入减少。

(四)“管理风险”表现及成因

1、主要表现为:管理松懈,有章不循,被骗、被盗、被抢等案件频繁发生。

2、主要成因:一是高管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能力低下,管理方法不科学、不到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二是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管理混乱;三是安全防范意识差,防范措施达不到防范要求,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四是社会治安环境不好,犯罪分子把作案目标对准金融行业,对银行业构成严重威胁。

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及对策

信贷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1、继续对不良资产加大剥离和核销力度。充分发挥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作用,逐年坚持收购不良金融资产,统一进行消化处理;同时,国家要以法律、法规形式,对新出现的不良资产坚决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

2、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和金融债权保全力度。要采取措施,区别情况,划分责任,逐步分担和消化现有不良资产。一是属于地方管理责任的,应由地方财政和企业共同消化处理;二是属于银行管理责任的,应由银行注入资金帮助消化处理;三是属于国家政策变动或不可抗因素影响的,应由中央财政拨补资金帮助消化处理;四是属于资不抵债企业,应通过依法破产和核销呆坏账进行处理。

3、加大业务创新和增收节支力度。一是挖掘潜力,努力盘活存量资产;二是端正经营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克服“短期经营行为”,从长远观点确定经营发展方向;三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和企业资金特点,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加大融资性中介业务的签发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四是加强增收节支和扭亏增盈工作力度。

4、加强自主经营工作力度。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着重协调处理好经济工作与金融工作的关系,避免行政干预,为各项金融方针、政策的落实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银行部门要依法独立自主开展业务,提高抗干预能力,坚持信贷原则,加强信贷管理,增加质押和抵押贷款比重,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支付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1、积极组织存款,扩大资金来源。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采取有力措施,广泛吸纳社会闲暇资金,努力增加存款余额,提高筹资能力,从根本上保证各项存款的稳定增长。

2、按规定比例缴存准备金、留足备付金,提高营运能力。各金融机构必须充分认清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在业务营运中的重要作用,要从促进经济发展,保证金融稳健运行的高度来充分认识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严格足额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规定比例,同时要确保留足备付金,以保障正常的支付清算业务。

3、严格执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杜绝超比例放款现象。各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信贷能力,按规定比例发放贷款,以保证营运头寸充足;还要按照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采取切实措施把超比例资金压回,使存贷比趋于合理。

4、努力清收不良贷款和非生息资金占用,以加速资金周转,增强营运能力。

5、加强反洗钱监管,确保银行业资金安全。银行部门要与公安、海关、审计等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反洗钱监督管理。特别对大额可疑支付行为,一定要严格监督管理,对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予以坚决打击。

(三)经营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1、建立收息责任制,加大收息力度,提高收息率,保证经营收入及时入账。

2、广泛吸收低成本资金,降低筹资成本,增加盈利水平。

3、努力压缩不良资产,盘活存量,加速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加银行经营收益。

4、加强经营管理,减少损失浪费,降低经营成本,增收节支,减少亏损。

(四)管理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1、加强对银行高管人员的审查、考核、教育工作,使他们树立危机感,增强责任心;借鉴先进的管理机制,学会科学管理,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

2、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内控机制,严格内部管理。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防微杜渐,堵塞漏洞,杜绝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现象。

3、经常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增强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还要不断完善防范设施,达到人防、技防、物防三结合,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4、社会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特别是监管部门、公、检、法、工商、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要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的和谐同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存款比例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29城居民人均存款排名:北上广人均存款超10万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猫星人处处都是黄金比例
隆昌县联社:“开门红”增存7587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