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客户创造价值 为城市创造财富

2008-10-24

卓越管理 2008年9期
关键词:集运中海物流

田 宇

大大连浓重一笔:东北亚航运中心创立

在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已经明确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作为大型航运企业,中海十分愿意在航运中心新一轮的发展中担当先锋、打头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大大连”建设尽绵薄之力。

大发展继往开来:快比别人快

“快要比别人快”——中海集装箱运输大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集运大连公司)总经理隋军总结经营之道。

不可复制 隋军带领着中海集运大连公司以不可复制的竞争模式为企业发展不断输送着新鲜血液,从开创海铁联运,到开通精品班列,保证物流准时准点,定时定点,继而打造东北亚物流小循环,向内陆延伸,永远走在前面,永远以不可复制的竞争模式领先于行业。

坚持做物流 1997年,航运业内货代企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利润空间较大。而隋军当时就坚定地提出来“我们绝对不能做货代,我们要做物流”,并开始建场站、仓库、购买集卡车、发展网络、海铁联运、环渤海内支线等,当时很多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很低、甚至亏损,公司很多人都不理解,但他持之以恒、坚持发展物流。

战略制胜 而随着市场透明化、客户需求多元化、综合化,这些物流资源开始发挥作用,客户开始选择能够提供一体化、个性化需求的物流服务商,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坚持的物流压倒式资源优势发展战略也凸现出来,这让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很快在同业竞争对手中赢得了更多客户。

网络辐射 隋军认为:谁占领物流资源,就占领了发展的先机。截止到2005年,中海集运大连公司的网络遍及整个东北,管理着东北18家子公司和办事处,集卡200多辆、配送车50多台、重大件运输车10台,开通大连—哈尔滨、长春、沈阳、延吉四条海铁班列,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三条城际快运线路,建立了以大连为龙头、辐射东北的配送中心,总面积16万平方米。

多元拓展 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同时拥有口岸和内陆集装箱堆场20万平方米,年周转量25万TEU。2005年起又开创性地开展舱单质押业务,与大连实德、奥地利银行组织开展了舱单质押业务。在汽车、钢铁、粮食、石化、造船、快速消费品等物流领域都有所建树,主导了东北物流的发展方向,并与一汽集团、本钢、中石油东北公司、大连实德、华丰家具、新船重工等东北3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当年仅物流项目的营业额就达到3.2亿元。

中转枢纽 大连港要实现大发展,必须要把自己建成中转型港口,把环渤海地区的周边港口货物吸引到大连港中转。目前,中海集运大连公司通过租赁和与其他公司合作等方式经营的环渤海支线,覆盖锦州、丹东、营口、龙口、烟台、秦皇岛等港口,中转量一直名列各家船公司前茅,既支持干线发展,也有力促进大连港吞吐量增长。连续几年,中海集运大连公司都荣获了大连口岸新辟干线奖、班列承运奖、口岸综合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大趋势拨云见日:慢比别人慢

“慢要比别人慢”——面对今年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隋军带领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及时调整了战略,提出即使由于业务量因为客观状况下滑,也要想办法下滑的比别人慢,并结合企业自身优势,积极挖掘潜在客户需求,应对市场风云变幻。

形势堪忧 2008年全球经济将会减速,增长率在4.6%-4.8%。航运市场总体将保持增长趋势,但受油价高位运行、美国次贷危机、美元走弱和人民币升值、贸易保护和摩擦、国际区域动荡、反恐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市场波动和调整特征明显。

海运遇冷 我国海运发展中值得注意的是:一是在宏观调控政策下,国民经济增速减缓,运输需求增幅也将明显回落;二是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高附加值产品增多,使得每万元GDP的海运生成量呈下降趋势。三是在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高耗能行业发展受到制约,铁矿石等原材料进口增幅下降;我国枢纽港、支线港和喂给港的格局基本稳定,港口货物吞吐量生成系数将呈稳中有降态势。

积极应对 中海认清形势、转变思路,从东北三省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港口规划和物流产业的实际出发,把握石化、钢铁、汽车、煤炭、建材、粮食等大宗生产资料行业物流运作模式转变的趋势,研究供应链管理。

有的放矢 明确目标市场,确立优势竞争领域,辅助以有效的网络覆盖、销售渠道及必要的营运设施,提高驾驭市场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抓住集运精品航线建设契机,坚持大客户营销战略,发展项目物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升掌控和整合资源能力,在团队建设、运营方式上强调专业化,形成“不可复制”的品牌优势。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确定核心优势,不断超越目标。

内外兼修 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同时落实好集团“四个坚持”、“两个平台”战略要求:“四个坚持”,即坚持提高两种能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提高中海的核心竞争能力);坚持两个确保(确保安全生产、确保队伍稳定);坚持强化两项基础管理(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强化基层管理);坚持两个协调发展(一流团队建设与一流船队建设的协调发展,航运主业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两个平台”:即人才培养和精细化管理。

结合集团“十一五”后三年规划修订和调整,按照东北振兴和港口规划远景,力争到2010年实现以下目标:中海集运大连公司竞争优势明显、经济效益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营管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企业发展健康、和谐、稳定。

大目标齐心协力:为城市创造财富

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将是一个“共享、共有、共建、共赢”的航运中心。中海集团正在坚持以“航运物流为核心,以客户物流需求为发展方向,通过不断完善整合各种功能资源,把围绕主业的大客户营销和项目物流作为经营重点,最终发展成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综合物流企业,以实现2010年进入世界航运公司前三甲的宏伟目标为战略目标。

借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风,乘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之际,中海集运大连公司以航运物流为核心、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第三方物流为发展方向,以大客户营销和项目物流开发为手段,不断完善各项物流功能块和物流供应链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创新物流理念、创建物流发展模式,“铸物流品牌,尽物流之责”,努力推动地区和物流行业进步与发展。

成绩取得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国家有政策、集团有战略、地方有策略、企业有方向,更关键企业有一支好的团队,一批懂得经营、管理、营销的人才队伍。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机遇,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大策略高瞻远瞩: 为客户创造价值

占有稀缺资源 隋军独具慧眼,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航运物流。他说,“不管哪一方物流企业,都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立足、发展。我们中海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在海上,作为物流业自然要围绕主业、核心竞争力发展,为客户提供海运、陆运延伸等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另外,我们地处大连这个港口城市优势位置,航运物流是最具竞争力的。”

领跑行业市场 物流发展要追求一个动态的平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始终领跑东北物流市场,不断把航运物流做大、做强、做实。中海集运大连公司所提出的内陆集装箱公路场站、铁路场站,把港口功能向内陆前移,建立梯级仓储、城市配送网络、城际快运等都被各物流企业所效仿,也引导、带动了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中海物流在东北具有良好的声誉和知名度,也得到了业界和社会认同。

增值服务客户 市场无穷大,在整个航运和物流的市场,无论是对客户还是对行业内其他公司中海集运大连公司都讲求共赢。对于客户的合理需求他们都全力解决,并主动为客户提供经济、安全、便捷的物流解决方案。这里举个例子来说,一汽进出口公司出口225辆汽车,委托中海场地装箱,客人原来计划装箱90大柜,场地经过研究解决装箱技术问题,实际装箱71个大柜,为客户节省19个大柜,也为客户节约了大量成本,客户十分满意。

技术创新突破 在运作哈飞、一汽物流项目过程中,在汽车的整车装箱技术上东北区域还没有成熟的模式,隋军就主动带领队伍考察滚装船运输方式、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经过公司努力,自主研发了一套包括轿车、轻型卡等汽车整车装箱工艺,不仅实现了汽车整车集装箱运输、更完善了客户物流需求解决方案。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创造性地提出“散”改“集”,研究装拆箱工艺,协调本港和目的港装拆箱设备,大批量粮食、钢铁、木材的“散”改“集”取得成功,不仅实现了集装箱化运输,更为客户创新了安全、可靠的运输方式,使客户真正感觉到“选择中海、选择放心”。

信息化物流打造 中海集运大连公司积极探索物流信息化建设,建设一套符合自身和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配套的信息系统。公司自主研发了客户信息管理平台(CRM系统),建立与大客户信息沟通通道,开发了车队管理软件,实施动态管理,实现网上电子订舱、电子换单、电子流转、货物信息查询等。创办企业网站,通过OA、FAX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达到办公网络化、智能化、移动化。

合作也即竞争力 对待行业内的竞争,中海集运大连公司一直寻求竞争中的合作,实现共赢目标。中海集运大连公司多年来一直担任大连口岸船东联席会主席单位,主动与各家船公司沟通、协调,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建立有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维护客户利益和船公司利益,形成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形象。北方物流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一直与邮政物流、连广快运等保持友好合作关系,与大家共谋发展、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集运中海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中海重工暴跌近70%紧急停牌
中海集运获准非公开发行A股
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