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的分类讨论

2008-04-14韩恒阳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8年12期
关键词:负数等腰三角图象

韩恒阳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具有创意、创思.分类讨论,它既是思想,又是逻辑方法.教学中正确、合理、严谨的分类讨论,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让学生学会分类讨论.

一、适时渗透,形成意识

初中数学引入负数概念后,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就蕴涵着分类讨论,从而形成意识.例如,155、117.3、0.55%等是正数——比0大的数;-155、-117.3、-0.03%等是负数——比0小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从而有理数可分为正数、0、负数.这样可让学生识别,初步体会分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启发学生,从有理数分类进行认知的迁移,帮助学生概括|a|表达方式:①a>0,|a|=a;②a=0,|a|=0;③a<0,|a|=-a.

二、启发诱导,弄清本质

初中学生分类意识不强,不知何时分类、如何分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新课程,举一些符合新课标、且学生易接受的、需要区分各类情况进行讨论的问题,启发诱导,弄清本质.

例1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A. 50°B. 80°C. 65°或50°D. 50°或80°

分析:等腰三角形中角分顶角和底角.答案为 D.

例2方程kx2+2x-1=0有几个实数根?

分析:(1)当k=0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必有一个实数根;(2)当k≠0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它的根的情况由根的判别式的符号决定.

三、引导分析,学会方法

教学中形成了分类意识,弄清了本质,那么掌握合理的方法,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数学概念.有些数学概念是分类给出的,解答此类题,一般按概念的分类形式进行分类.

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B(2,0).若点C在一次函数y=

-x+2的图象上,且△ABC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分析:三角形中任一角均可为直角.答案为D.

2.数学的法则、性质或特殊规定.研究反比例函数时,函数y=(k≠0 )的图象取决于k的值.

例4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k>2B. k≥2C. k≤2D. k<2

分析:由k-2>0和k-2<0决定象限.答案为A.

3.图形的特征或相互间的关系.在进行圆弧的教学时,圆弧分劣弧、优弧和半圆.

例5如图1,已知⊙O的半径为5,点O到弦AB的距离为3,则⊙O上到弦AB所在直线的距离为2的点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分析:分劣弧和优弧两种情况:劣弧中1个点,优弧中2个点.答案为C.

4.条件开放.有些题目中的条件开放,致使求解结果不唯一.若对这类问题考虑不完整,时常发生漏解现象.

例6已知半径为1的两圆外切,半径为r且和这两圆都相切的圆共有个.

分析:①0

四、创设情境,提高能力

分类讨论的思想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不能盲目、随意分类讨论,而应不断强化意识,完善方法,提高能力.一般来讲,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和方法解决的问题有两大类.

1.代数中根据字母不同的取值情况,分别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讨论解决问题.

例7如图2,直线y=x+m和抛物线y=x2+bx+c都经过点A(1,0),B(3,2).求不等式x2+bx+c>x+m的解集(直接写出答案).

分析:分x<1,1

2.根据几何图形的点和线出现不同位置的情况,逐一讨论解决问题.

例8如图3,已知点A从(1,0)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x轴向正方向运动,以O、A为顶点作菱形OABC,使点B、C在第一象限内,且∠AOC=60°,以P(0,3)为圆心,PC为半径作圆.设点A运动了t秒.求:当点A在运动过程中,所有使⊙P与菱形OABC的边所在直线相切的t的值.

分析:⊙P分别与直线OA、AB、BC、OC相切,故t的值:-1,3-1和9+6-1.

猜你喜欢

负数等腰三角图象
函数y=Asin(ωx+ϕ)的图象
怎样构造等腰三角形
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
从图象中挖掘知识的联结点
“有图有真相”——谈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这里常有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讨论多
学好乘方四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