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学研究

2008-03-21张晓丹葛春林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年2期
关键词:沙滩排球运动损伤流行病学

张晓丹 葛春林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第十届全运会沙滩排球决赛阶段的全部男女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旨在探讨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规律,为预防和减少沙滩排球运动损伤提供有效依据。结果显示,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总体发生率为47.7%;急性运动损伤发生率的解剖学分布由肢体近端向远端逐渐增高,慢性损伤则呈相反趋势;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足踝部急、慢性损伤以及拦网时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国外。及时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调整运动负荷、积极创新多样有效的训练方法、进一步提高准备活动质量、完善技术动作等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运动员的运动损伤。

关键词:运动损伤;流行病学;沙滩排球;优秀运动员;第十届全运会

中图分类号:G80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2-0211-03

沙滩排球源于上世纪20 年代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1996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迅速风靡全球。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沙滩排球是一项相对安全的体育运动。但随着职业化进程和对运动技战术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训练、比赛的强度和密度不断加大,沙滩排球运动损伤也逐渐成为影响训练和比赛的一项重要因素[1-3]。遗憾的是,对于沙滩排球特别是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国际上仍涉及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沙滩排球的训练和比赛。本研究通过问卷方式对参加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沙滩排球比赛的全部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发生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沙滩排球的运动损伤发生规律,为预防和减少沙滩排球运动损伤发生提供有效的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参加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沙滩排球决赛阶段的全部96名运动员,男性年龄(22.4±3.5)岁,身高(192.2±4.7)cm,体重(80.6±6.4)kg和女性年龄(21.1±3.3)岁,身高(179.9±4.1)cm,体重(67.0±5.9)kg各48名。研究中引用的世界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资料来自于国际排联[2]公布的和丹麦职业沙滩排球运动员[3]的有关数据。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参考国际上通用的运动损伤调查问卷[1]并略作修改。问卷内容涉及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0月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沙滩排球比赛期间中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损伤及相关的日常训练和比赛情况。问卷实际发放96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回收率89.6%。

1.2.2专家访谈法对参加十运会的教练员和队医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访谈。

1.2.3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 for Windows11.0对数据进行列联表分析和卡方检验,统计学显著性水平定为P<0.05。

2结果

2.1总体运动损伤发生率在回收的86份有效问卷中,共有41人发生运动损伤,总体运动损伤发生率为47.7%。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不存在性别差异。男、女运动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3.7%和42.2%,P>0.05。

新老队员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根据专家意见,将运动员按照训练年限4年以内和4年以上分为新老队员。统计显示,新老运动损伤发生率为43.9%和50.0%,P>0.05。

随运动级别的提高,沙滩排球运动损伤发生率呈降低趋势(表1)。但列联表分析表明,运动级别对沙滩排球运动损伤发生率无影响(P=0.171)。

由于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不受性别、运动年限及运动级别影响,我们在后续分析中将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描述。

2.2运动损伤类型鉴于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认识程度,本次问卷的运动损伤类型只调查了急性损伤类型,并笼统的将运动损伤类型划分为拉伤、扭伤、挫伤、脱位、骨折和其他类型运动损伤,对运动损伤的具体诊断不作统计。如图1所示,我国沙滩排球急性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集中在拉伤、扭伤和挫伤。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调查发现一例指骨青枝骨折。

2.3运动损伤的解剖学分布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急性运动损伤的发生部位主要集中于足踝、指、腕;慢性损伤则以腰背、膝、肩和腕部多见(表2)。与国际排联统计的国外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2]相比,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足踝部的急、慢性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国外优秀运动员。

? 数据用部位损伤发生率%(损伤人数)表示;中国和国外优秀运动员总体分别为86人和178人;* vs中国P<0.01

2.4沙滩排球运动损伤造成的停训/停赛时间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因运动损伤造成的停训/停赛时间58%集中在1天以内。另有近30%集中在1周以内(图2)。

2.5运动损伤诱因

2.5.1技术动作诱因中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在进攻、防守与拦网时的运动损伤发生率彼此无统计学差异(图3)。与丹麦职业沙滩排球运动员[4]的对应数据比较,中国队员拦网时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国外运动员(图3)。

2.5.2运动训练诱因身体机能欠佳、长期动作重复、准备活动不充分和技术动作不规范等是导致运动员急性运动损伤的主要运动训练诱因。而对于慢性损伤,运动训练诱因主要集中在带伤带病训练和长期动作重复等方面(表3)。

3分析

对参加第十届全运会沙滩排球决赛阶段的全部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总体运动损伤发生率为47.7%,明显低于田得祥等[4]2003年发表的其他球类项目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沙滩排球比赛场地松软,队员肢体与场地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均相对较小,身体各环节承受的应力也较小。尽管隶属集体项目,但由于双方仅两名队员隔网对抗,在8m×8m的场地上彼此冲撞的机率也降低。这些因素均可能造成沙滩排球的运动损伤发生率相对较低。此外,我们还发现沙滩排球的运动损伤发生率不受性别、运动年限和运动级别的影响,急性损伤的性质多为拉伤、扭伤和挫伤等软组织损伤,且因沙滩排球运动损伤造成的停训和/或停赛时间有58.1%集中在1天以内、近80%集中在1周以内,也各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沙滩排球是一项相对安全的运动。

与国际排联公布的数据相似[2],我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的急性运动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足踝、指和腕部,并呈现由肢体近端向远端逐渐增高的趋势;慢性损伤发生部位则似呈相反趋势,以腰背、膝、肩多见。指、腕、足踝等肢体远端部位的骨骼、肌肉等解剖结构相对近端肢体细小。手、腕主要完成精细动作;足踝则承受躯体重量,是人体多数躯体动作的支点。沙滩排球的远端肢体技术动作灵活多变,比赛双方上场队员少,使运动员的触球次数、跑动距离相对提高,造成远端肢体承受较大的应力,导致手指、腕部和足踝等部位急性损伤机率增加;对于慢性损伤部位,由于沙滩排球场地松软,很多技术动作如扣球、拦网,要求增加腰部肌群的协调和稳定性以保证动作的完成。沙滩排球训练和比赛多存在腰背部的反复过屈(如弓步接吊球,跨步接、垫球)和过伸(如扣球、跳发球等)。尽管腰背肌肉、韧带等保护支持组织发达,反复应力刺激也容易造成该部位的软组织慢性损伤。由于训练、比赛中挥臂动作较多,如长期在不当位置对飞行轨迹多变的来球扣、接,极易引起肩部的慢性劳损[3]。此外,沙滩排球上旋球较多,且垫出的球多与网平行,如果双臂回旋肌力较弱,也易造成肩部慢性损伤[5]。对于膝关节来讲,沙滩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如起跳、扣球和拦网等多要求膝关节在半屈曲位(30o)屈伸和扭转,此时内、外侧和十字交叉韧带以及两侧肌肉均处于松弛状态,难以有效保护膝关节的稳定性,是沙滩排球运动员易患髌腱炎(跳跃膝)的主要原因之一[6-8]。在运动实践中,队员往往忽视轻微的远端肢体急性损伤。事实上对远端肢体损伤部位的反复刺激除造成损伤部位病程迁延以外,还会使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不自觉的将运动量集中于对侧和近端肢体。由于人体骨架类似链锁结构,远端肢体的急性损伤易通过改变对侧和相邻关节的应力而造成其他部位关节的逐一损伤。因此在治疗近端肢体慢性损伤时注意对远端肢体运动损伤的防护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沙滩排球运动损伤流行病学
高校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辽宁省大连市市民沙滩排球开展现状分析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浅析沙滩排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