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要上得有“境界”

2008-01-21王旭彤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12期
关键词:哈尔船长勇气

王旭彤

“境界”这个词,最初见于《新序·杂事》,说:“守封疆,谨境界。”班昭《东征赋》:“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指的都是疆土界线,是具体的客观存在。后来翻译佛经的人,却借用这个词,用以表明抽象的思想意识和幻想。“境界”的词义起了变化后,诗人和词人也逐渐使用起来,这样,“境界”就闯进文学创作的园地。王昌龄的《诗格》把境分为三种:物境,情境和意境。他说:“诗有三境:一日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艳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日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之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日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作者认为:一境“故得形似”,二境“深得其情”,三境“则得其真矣”。由此可以看出,意是对情的提升,境是对景的提升,意境是对情景的提升。

由诗词创作中的物境、情境和意境,我想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有这“三境”。

首先,语文课堂教学要讲清楚“物境”。

物境就是作者借以寄托心志而选择或创设的景象,它给人以形象感。作者往往对自然物青山、大海、皓月、长空、绿树、红花等产生了审美关系。把这些客观的具象摄入到作品中。并且构成了特定的审美关系。在理解文本时就要抓住这些构成审美关系的名词,看看作者是怎样使我们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的。读《敕勒歌》,就应该首先看作者笔下的平川、大山、苍穹、田野、风、草和牛羊,离开了这些,就不能理解苍茫富饶的草原之美。读朱自清的《春》,决不能忽视作者笔下初春的山、水和太阳。不能忽视地上大片大片嫩绿的小草,田野上一棵一棵盛开的桃树、杏树、梨树,如火如荼的花团中飞舞着的成群的蜜蜂、蝴蝶,晴朗、温馨的天空中吹拂着柔软暖和的杨柳风,氤氲着土香、草香、花香的气息,弥漫着各种鸟儿动听的乐曲,还有牧童嘹亮的笛声。忽视了这些“物象”所构成的“物境”,就无法理解作者对春的赞美,对美丽新世界的憧憬和追求。读《听潮》,就应该透彻地理解那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欣赏到大海的刚柔相济之美。同样,泰山在雨中那特有的朦胧迷离、清晰诡奇之美,李健吾先生也是在《雨中登泰山》中通过生动地描写山岩、云洞、云海、瀑布、古迹等“物境”来表现的。可见,作品中感性的生动鲜明的“物境”是我们解读文本的基础。

其次,语文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所谓进入“情境”,有两层意思:一是进入文本的情境,就是刘勰所说的“披文以人情”;二是指学生的知识积累在特定的学习中被调动被激活,从而产生了共识或者共鸣,也就是王夫之所说的“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主要的教学手段是感情朗读,调动生活体验,让学生进入言语倾吐的活跃状态。这种情境的进入,是在理清文本的“物境”的基础上经过智力活动参加而产生的较为高级的情感。叫做阅读情感,并由这种阅读情感伴随所进入的第二种境界。

我们通过一个教学片段来说明:

师:咱们分小组分角色朗读16~35节,同学们自己分配角色,体会哈尔威船长的优良品质。

(学生分组练习,让学生获得了全体参与的机会。看,他们读得兴致勃勃!)

师:哪个小组给我们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

(共有三组学生分别展示)

师:每个小组处理得都不一样,我们来评一评,哪个小组处理得好一些?

师:你要自评,好,你说。

生1:我觉得我们小组读得要好一些。我先说第一小组,第16节和第35节没人读;第二小组把“船长喊了一声”和“大副回答”都读出来了,读不出简短有力。

师:对,更重要的是读不出当时危急的情形。

生2:我来评一下第二组,因为女同学较多,她们读哈尔威船长的时候没有威严。还有她们读得有点慢,突出不了当时那种紧张的气氛。

师:因为女生的原因,声音力度不够。

生3:我觉得我们小组读得还可以,我们之所以没读旁白,是考虑到这是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如果读了旁白,会影响气氛。

师:很好,有两点是很棒的,一是充分考虑到句式简短有力的特点;二是很有创意,为了表现非常危急的状况、非常着急的心理,在朗读时,去掉了“船长喊了一声”“大副回答”“船长问道”这几句话,但在小说中进行交代也是必要的。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朗读。

(师生共同朗读16~35节)

师:好,此时此刻你感到哈尔威船长是一位怎样的船长?他具有怎样的性格?

生1:首先,哈尔威船长勇于决断,沉着冷静。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2:从13、14节就可以看出来他是勇于决断的。

生3:他善于指挥。而且尊重妇女。

师:就是刚才同学说的关心弱势群体。

生4:我觉得第35节是很重要的,“大家立时不出声了”,说明大家都被船长钢铁般的意志打动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一个伟大的灵魂”是对哈尔威船长的高度赞美。他具有勇于决断和钢铁般的意志,同时他又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就是因为这样,他才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师:原来英雄就表现在面对猝然而至的灾难、失魂落魄的人群,能够镇定自若,考虑周全,临危不乱。英雄还表现在严肃纪律,在当时那种危急的情况之下,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保证秩序。英雄还表现在他对弱势群体的关心。

这个教学环节中,“再现情景”就是引导学生步入文本情境中,再通过分角色朗读,模拟人物,渲染氛围,边读边议,读出内涵,读出感情。至此,学生完全进入了角色,他们就是哈尔威船长、奥克勒福大副、洛克机械师,“诺曼底”号就是他们的大邮船。在哈尔威船长的带领下,这个英雄的群体,在灾难即将来临的时候,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浓烈的氛围渲染中,学生也仿佛成为其中的一员。

最后,语文课堂教学要创造出情理新境界——意境。

“意境”就是主观融进了客观。从创作主体上来说,它是诗人的主观之情、理与被表现的客观事物之形、神以及诗人对现实人生的独特感悟所形成的艺术画面。语文课堂教学的“意境”应该是诗情与哲理的结合:教师精当的讲解,学生诗意的唱和,文化基因的涵储,情感氛围的浓烈笼罩,师生精神空间拓展得高远而又深厚,可以说是课堂的最高境界。

在语文课堂上形成意境的主要教学手段是:一是调动知识积累,让学生形成“一种促进生命的感觉”——联想和想象,生成一种新的意境;二是“理智的体验”,通过欣赏让学生有“心灵的制作”,获得心意的满足和愉悦,从而有着语文智慧的产生。如《四月的维也纳》课堂教学镜头:

师:同学们,谁都愿意在阳光下开放,但生活中不仅仅是春风和煦、阳光灿烂,谁能说没有冷风冷雨,谁能说没有艰难坎坷,而四月维也纳的

小花不管有无阳光,不管风多大,也不管雨多大,它们战胜自然界的一切困难,“像英雄那样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这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力。这是多么坚强的勇气啊!

(学生频频点头,听课教师也频频点头)

师:让我们用“勇气是什么?勇气不就是……吗?”这样的句式说说自己对勇气的理解吧。

(学生议一议)

生1:勇气是什么?勇气不就是在寒冬腊月里敢于绽放的梅花吗?

生2:勇气是什么?勇气不就是在磐石下生根并傲然挺立的青松吗?

生3:勇气是什么?勇气不就是逆流而上。乘风破浪的风帆吗?

生4:勇气是什么?勇气不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次扑向礁石的海浪吗?

生5:勇气是什么?勇气不就是为了祖国而战死在沙场上的战士吗?

生6:勇气是什么?勇气不就是攀登者的脚步吗?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冷风冷雨不就是咱们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吗?咱们不就是四月雏也纳那千千万万朵小花吗?“冷风冷雨何所惧,傲然屹立雨中花!”就让这四月维也纳的小花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意境创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赞颂“小花”描绘画面,启发联想,引起情感共鸣,特别是“谁都愿意在阳光下开放,但生活中不仅仅是春风和煦、阳光灿烂”这句话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为学生的语言生成进行环境渲染和铺垫;正因为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对“勇气”的诠释才那样的丰富多彩,才那样的摇动青春的风铃,才那样的震颤年轻的心灵!从而它把语文课堂教学推进了情感、理性、语言生成的新境界——意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境”设计,归根到底是要达到“言”“意”交融。“言”应该包括:文字、词法、句法、章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逻辑推理等言语样式,实际上就是用什么表达和怎样表达。“意”呢?应该包括作者所表达的意见、思想和情感,或者说明的道理,实际上就是文字的内容。教师通过领略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与作者灵犀相通,产生情感共鸣。作者的自然观、人文观、生命观等精神性的东西鲜明而强烈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样来教学就是在“境”的创设中达到“言”“意”交融的境界。

语文魅力课堂应该是和谐而又充满张力的时空,在这个时空中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指引学生打开思维之门,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的,营造不同的教学之“境”,在“言”“意”交融中,让学生的才情和性灵得以自由地飞扬,享受生命之光互相撞击的快乐!

猜你喜欢

哈尔船长勇气
扎西昂秀作品
寻找勇气
勇气
“船长”失格
不要盲目答应
不要盲目答应
你的勇气如何
前行的勇气
丢失
蚂蚁小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