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士的说话艺术

2008-01-16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触龙秦伯爱子

杨 宏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谋臣策士众多,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那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在先秦的文学典籍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奔走在各诸侯国之间的匆忙身影。为了国家或个人利益,他们或语挟风雷慷慨陈辞于大国之间,或委婉机智从容游说于诸侯之中。他们巧舌如簧、纵横捭阖的说话艺术,往往让我们对其惊为天人,深为叹服。他们是历史舞台上熠熠生辉的明星,他们是义夫、勇士、智者……

从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选入的四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中,我们再一次领略了他们的风采,再一次欣赏到他们卓越高超的说话艺术。

先说烛之武,在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国都被围危如累卵,形势万分危急的关头,慧眼识英雄的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但此时的烛之武已是暮年,垂垂老矣。想想年轻的时候,郑伯也没怎么重用自己,烛之武的内心是很伤感的。壮年不遇,英雄末路,是中国士人对虚掷人生的无可奈何的伤痛。所以当郑伯提出让他去面见秦伯时,他是有情绪、有牢骚的。但是在国君面前,他也不能断然拒绝,可自己的委屈不说出来也是不行的。怎么说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话看是自嘲、自谦,实则是充满了忧愤的质问:一是暗指自己年轻的时候没得到您的重用,您觉得我才能不够出众,现在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您才想起用我,还让我孤身犯险,我是有想法的;二是事情危急重大,万一有负使命,您也不能怪我。这简短的16字,包含了多少潜台词,是很值得玩味的。

当然,最终烛之武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面见秦伯。他此行的成败直接关乎郑国的生死存亡,但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举重若轻,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只用了短短的125个字,就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烛之武运用了几种策略:一是以退为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强调郑国灭亡已是定论,以此消除秦伯戒心,并站在秦国的立场说话,以此博得秦伯好感。二是晓之以利。秦、郑相隔遥远,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仅没利,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君之薄” ,可见“攻郑”有害无益。三是许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可见假如“友郑”,还可“共其乏困”,是有益无害的。四是巧施离间。经过一番拉拢利诱,烛之武又以史为鉴,指出晋曾经对秦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然后说到现实和将来,指出晋的贪得无厌,让秦伯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就这样,一个年已七十的老人,半夜行动,直入敌营,三言五语,便胜过千军万马,顷刻之间,强虏灰飞烟灭,最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力挽狂澜于既倒,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再看文种。越王勾践兵败被围会稽山,越国已到了山穷水尽危在旦夕的地步,文种决定“行成于吴”。见到夫差,文种表白:

“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惟君左右之。……”

这段话可以说是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把对方捧到天上,把自己摔到地下,使骄横的吴王夫差听了更加骄矜得意,自然就不必杀尽这些俯首帖耳、甘愿任人摆布的臣服者了!其实,这番话当然不是越国君民心甘情愿地说出来的,更不是文种的本意。这番甜言蜜语无非是迷魂汤而已,一般人都能识破,而好大喜功的人无不喜欢这类奉承。这段话之所以巧妙就在于它有的放矢,选中了对象。

紧接着上面这段甜言蜜语之后,文种的一段软中带硬、硬中有软的外交辞令更为传神:

“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 ”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吴王如果不饶恕越国的君民,那么越国将有全副武装的万名兵士伺候您(字面上是伺候,实际上是拼死战斗),那岂不是伤害了您所钟爱的吴国兵士了么?明明是要与吴国拼命使双方都有损失,却偏偏说吴国的损失还包括他们杀死的越国兵士。

文种的说话艺术一是对症下药,二是软硬兼施。抓住夫差骄横尊大、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使陷入山穷水尽境地的越国在转瞬间就柳暗花明。这也正体现了大夫文种的智慧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说到邹忌,他首先是以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的美男子形象出现的,但与徐公比“美”后才知道“弗如远甚”,由此才开始思考自己受蒙蔽的原因。当然,他最厉害的本事在于他不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而且还能以讽谏的方式让齐王欣然接受他的观点: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深思熟虑后的邹忌,运用以下几种技巧来劝谏齐王:一是类比推理。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二是以事设喻。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然后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性。三是以小见大。由自己的受蒙蔽推想到国君的受蒙蔽,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这里出现的,则是一位头脑冷静、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

最后说说触龙。和烛之武相比,他的“说话”处境比较特别,在秦国大军压境的形势下,赵国向齐国求救,可齐国却一定要以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为人质,才肯出兵助赵。“太后不肯,大臣强谏”,“老妇必唾其面”。面对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触龙如果一着不慎,就很可能陷入被吐一脸口水的尴尬和难堪境地中。但触龙终于登场了,因为他不仅是忠臣,更是智士。

针对赵太后的心理状态,他采用了一整套“迂回战术”。首先是“顾左右而言他”,以此分散太后的注意力,减弱其戒心。触龙见到“盛气而揖之”的赵太后,根本不提“令长安君为质”的大事,而是先从叙谈生活琐事入手,自诉“病苦”之情,再问候太后的饮食起居,表示关心,从而使太后“色少解”。在叙寒温、谈家常之中缓和了紧张气氛,开始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为下一步进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次是引“它山之石”,寻找共同话题。气氛虽有所缓和,但深谈的时机尚未成熟,触龙仍不直接提长安君的问题,却提出要为自己的少子舒祺谋个黑衣卫士职位的事,这就使太后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触龙此行只是为其子求情而来,从而彻底消除心中的戒备。触龙还说出“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的哀婉之词,在“爱子”上引起了太后感情上的共鸣。触龙正是以自己的爱子之心为诱饵,巧妙地引出太后爱子之情,从而过渡到长安君的问题上来。再次是欲擒故纵,反话正说。话题虽然已转到少子(长安君)身上,但还不宜贸然接触到长安君当“人质”的问题,因此触龙又转弯抹角地把太后的爱女燕后与爱子长安君作一比较,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借燕后之事提醒太后考虑是否真正做到了比爱燕后更爱长安君。触龙提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标准,并列举事实证明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从而否定太后“(爱燕后)不若长安君之甚”。可见触龙强调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不过是作为陪衬,其真实意图还在于暗示太后为长安君“计短也”,并没有考虑到要使长安君“有子孙相继为王”。这样,就在不肯让长安君去齐作人质的问题上摧垮了太后的抗拒情绪。最后是单刀直入,趁胜追击。当太后接受了爱子必须为之“计深远”的道理以后,触龙紧紧逼进,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入手分析赵国及其他诸侯国侯位绝嗣的原因,就在于其子孙“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直接指出,眼前太后只知一味溺爱长安君,“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这种作法是错误的,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同时也指出,如不让长安君为国立功,则将难以“自托于赵”;太后为长安君“计短也”,必将重蹈前代“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的覆辙,后果之严重不言而喻。触龙这番剖析,把爱子之心与关心国家命运两者紧密联系起来,切中利害,使太后不能不心悦诚服,终于同意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至此,触龙说赵太后大功告成。

总结第五单元,在这些谋臣策士精彩的言论里,我们体会到了让人目眩神迷的说话艺术,他们的共同点,一是深谙对方心理,二是善于援古喻今,三是很会换位思考问题,四是擅长取譬设喻、小中见大……但不管他们拥有多么高超的语言艺术,最后的成功都是以他们的勇敢、忠诚为前提的。阅读这些作品,不仅对我们的写作阅读有帮助,也让我们更多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智慧与精彩,对我们平时说话做人也大有裨益。

[作者通联:武汉市钢都中学]

猜你喜欢

触龙秦伯爱子
《烛之武退秦师》的辞令艺术赏析
绕圈子说话的艺术
绕圈子说话的艺术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
烛之武何以“退秦师”
——品味语言的力量
情理兼容进谏辞 赤诚感人爱国心
触龙挽狂澜 攻心巧垂范——《触龙说赵太后》劝说艺术摭谈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辩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