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与影的玄妙组合

2007-12-01

中国民族 2007年11期
关键词:影人皮影戏唐山

李 悦

在我国的民间艺术中,皮影是流传广泛并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综合了戏剧、音乐、美术,集文人写作、艺人刻绘与民间演唱为一体,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扯一块白布便是舞台,尺把长的小人在幕后表演,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说的就是皮影戏。在众多的皮影流派中,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的出现将我国皮影艺术推向了高峰。

唐山皮影戏的缘起

唐山皮影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始创人是滦县安各庄的秀才黄素志。黄素志出身农家,聪明好学,多才多艺,喜欢绘画与雕刻。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黄素志再次落榜,觉得无颜回归故里,就到奉天(今沈阳)的私塾教书,以维持生计。黄素志崇尚佛教,每每见到人心不古的事,就忧心忡忡,总想设法劝邪归正。为此,他以周昭王听信谗言致使骨肉离散的故事为基础,编写了一个叫做《望儿楼》的剧本,以图感化大家。为了演出剧本,黄素志与他的学生们用厚纸板制成人物的造型,夜间在灯光下映出人影演出。由于黄素志是滦州(今滦县)人,用家乡的腔调说唱,就称这种演出为“滦州影戏”。后来,经黄素志弟子的改进,用羊皮刮净毛血,雕刻成形,染上各种颜色,制成影人,很快就传遍关东各地。后来随着清军入关,又传到关里。到清代后期,滦州皮影在乐亭县兴盛起来。乐亭县是滦州下属的一个县,十分富庶。一些豪绅地主在重要节日时,经常请皮影班演出。到民国初年,乐亭县就有私家皮影班40多家。这些皮影班经常“打对台”,进行演唱比赛,因此各个皮影班都不惜重金聘请高手,互相角逐。同时,乐亭的皮影班很注意培养后继人才,使得著名艺人的技艺得以传承。基于这两种因素,乐亭皮影发展迅速,尤其是唱工独领风骚,培养了一批很有造诣的皮影艺人,遂有“乐亭影”之称。

唐山皮影艺术的特点

唐山皮影戏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为主,题材大多来源于历史名著,主题积极向上,有的表现保家卫国的英雄,有的表现惩恶扬善的侠士,有的表现反抗压迫的勇者,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其不同于其他影戏的特点有三个方面。

影人用驴皮雕刻,操纵技巧独特。唐山皮影戏的道具,最初“以素纸雕镞”,后来又用过羊皮、牛皮,最后用驴皮取代。唐山皮影雕镂精细,形象俊美,线条流畅清新,所选作雕刻的驴皮十分讲究,只取驴前身的一个部位,经过加工、上浆,一张张透明度强、柔韧性好的原料就备好了。皮影分两部:人物和砌末。人物由同插(头部)和戳子(身子)组成。头部有各色脸谱,如正面人物雕成镂空脸,弯回形环勾眉眼,通天鼻梁,显得俊朗、洒脱;反面人物则突出阴险狡诈的嘴脸,将眉目夸大,一幅老奸 巨猾的坏样儿;丑角在眼睛上加画一个圆圈儿,表示诙谐轻佻。唐山皮影是小、生、髯、大、丑的天下,角色相当丰富,雕起来要繁而不乱,密而不杂。精细活儿必须精细刀法,拉刀、推刀、回转、顿挫、明刀、暗刀,真是刀刀准、快、稳。

操纵影人时,采用多人配合,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影台右侧操纵的人称为“上线”,台左边操纵的人称为“下线”,辅助操纵工作的人称为“贴线”。对操纵的人统称“拿线的”。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三根,在影人脖子上安的一根铁条“主杆”,影人两只手各安的一根铁条叫“手杆”。主杆掌握影人的平衡和身子活动,如前进、后退、卧倒、跳、坐、翻、爬等动作,都是靠主杆来控制。主杆是用左手五指并拢满把攥紧,要求握的牢固,可是舞动起来却像一根鸡毛那样轻巧,所谓“握如千钧,动似鸿毛”,这为的是使影人保持平衡,不倾不斜,形象真实,活动灵活。两只手由演员右手操纵,拇指和食指夹住第一根杆子为第一组,中指、无名指、小指夹住另一根杆子为第二组。两组手指要密切配合,互相合作。一般要求两根手杆要达到“杆子看不见,拈是团团转,张开像把扇,合时似闪电”的程度。

以唱功著称,用滦乐乡音唱白(乐亭口音多,滦县口音少),语言通俗易懂,因此又称“老呔影”。乐亭地区语调,委婉、温柔、尾音细长,语音声细、音轻、清晰、响亮、优美。可以说,乐亭皮影就是乐亭语调的升华和夸张,宾白,就是地方俗语的提炼。

自清代咸丰年间,艺人们就开始用手指掐喉头发声,经挤压发的声音,显得异常的清脆悦耳,恰好与影人的形象动作浑然一体,形成唐山皮影戏的特殊风格。

有独特的唱腔。唐山皮影唱腔源于境内的民歌、民谣、俚曲、叫卖调、哭丧调等乡土韵唱,后来又模仿大戏,融合、借鉴了高腔、京剧、乐亭大鼓、皮黄等剧种的腔调,唱腔就更加丰富了。如平调、花调、阳韵平调、河东调、滦河调、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吟腔、张绳武的呵腔等。有多种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三性、流水等。剧本唱词结构又分为“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三赶七”、“硬辙”、“金边”、“大金边”、“赞”、“念”等多种形式,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不同的人物都有固定用法,总的来说,字数较多的唱词大多用于居中重要人物身上。伴奏音乐主要是四弦、二胡、扬琴、大阮、唢呐等。

唐山皮影戏的新发展

由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加之皮影艺术家们的创造性探索,唐山皮影现在非但没有衰败,反而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里成为中国地方剧苑中的一枝奇葩,并从中国走向了国际。唐山皮影剧团在改革开放之初,一出国门便引起轰动。1984年至1997年的十几年中,他们的足迹遍布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日本、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剧团所到之处受到各国观众的高度赞誉,法国的《欧洲时报》称唐山皮影是“魔术般、闪电式的艺术”。1982年,唐山皮影剧团皮影表演艺术家齐永衡应法国国际木偶学院的邀请赴法讲学,唐山皮影在欧洲首次引起广泛的关注。1985年唐山皮影剧团相继参加了在摩纳哥举行的第八届世界戏剧节和于法国举行的第七届国际木偶节。让欧洲观众领略了这一古老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1994年,他们在德国法兰克福演出结束后,一位德国观众激动地对中国皮影艺术家们说:“中国是拥有传统文化的国家,我一看到你们的皮影就喜欢上了。”1992年6月至8月,应奈良县青少年基金会之邀,唐山皮影剧团东渡日本,70天的时间里,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36个城市进行巡回演出,备受赞誉。1996年他们又与东京影法师剧团合作,排练了《杜子春》和《牛郎织女》两个剧目,1996年和1997年连续两年在日本巡回演出,好评如潮。目前,唐山皮影剧团已出访过欧洲、亚洲、美洲三大洲的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座城市,演出千余场。在谈到为什么一个地方剧团不但能走出国门,而且能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的时候,唐山皮影剧团团长姚其巩先生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剧团能走出国门的先决条件,而唐山皮影的独特艺术魅力和其完整的艺术性是征服各国观众的直接原因。”只要唐山皮影的影人飞动在影窗上,它那变幻多端的舞姿和动作就把所有观众的视线紧紧吸引。它那变幻无常、喜怒哀乐直透心扉的唱腔和抑扬顿挫、跌荡起伏于剧情、唱腔,以及影人舞台表演紧紧相扣的配器乐曲,直把观众的心灵吸摄在由几尺布幔构成的舞台上,使瞬间变成了永恒,使古老中华大地几千年的民族情感、风土人情,使蕴含丰富的黄土地上的中华民族的心灵衍生出的最质朴、最生动的民族文化,升华成极富世界意义的文化瑰宝。

猜你喜欢

影人皮影戏唐山
有趣的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诡异的屋内“怪影人”
王大根
影人漫像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