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桔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

2007-08-30王云光赵建卿

现代园艺 2006年2期
关键词:竹荪培养料套种

王云光 赵建卿

在桔园中以竹屑为原料套种竹荪, 省去遮阴棚,降低竹荪种植成本,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毛竹资源,提高土地和毛竹的利用率,减少竹屑的环境污染,为实施桔园立体开发、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出了一套桔园套种竹荪高产栽培技术,仅供参考:

1 栽培季节

一般在立春之后, 2~4 月底, 温度以16~26℃之间栽培为佳。

2 培养料配方

以竹业加工下脚料( 竹屑) 为主, 竹屑80%,木屑、玉米、秸秆、棉籽壳等其它原料20%。

3 堆料

3.1 堆料时间

一般在接种前3 个月进行。

3.2 堆料方法

将培养料堆积成堆, 加入清水或加0.2%尿素溶液( 以提高料温) , 加水量以手抓紧略有渗出为准, 使原料发酵3 个月以上, 就可使用。

4 栽培地选择

应选择冬暖夏凉, 背风保湿, 水源充足, 排水良好, 土壤腐机质含量高, 树冠好, 树龄8 年以上的桔园地。

5 栽培方法

5.1 挖沟在桔畦两边纵间挖沟, 宽度20~30cm,深度10~15cm。

5.2 浇水用清水把沟床浇透。

5.3 土壤清毒用0.8%的敌敌畏水溶液喷洒沟面或撒石灰50kg/667m2 杀虫灭菌。

5.4 铺料消毒1 天后把培养料铺到沟里, 厚度30cm 左右, 堆成龟背状。

5.5 接种把菌种掰成1cm 见方的菌块, 然后按梅花状播在培养料龟背面上略往下按, 再覆一层5cm 培养料, 667m2 接种量700~800 袋。

5.6 施肥667m2 撒上过磷酸钙25kg。

5.7 覆土用腐殖质土覆盖, 厚度5~6cm 为宜。

5.8 盖草再盖上厚2cm 以上的稻草, 以利保温保湿。

6 田间管理

6.1 水分管理

6.1.1 发菌期管理: 播种后25~30 天内一般不喷水, 如遇到连续睛天则要喷水, 喷水至覆盖的稻草和土壤湿润即可。

6.1.2 菌蕾期: 接种30 天后菌丝爬上土层, 形成菌索, 顶端扭结形成菌蕾, 需水量增加, 晴天每天喷水1 次。

6.1.3 出荪期: 无论晴天阴天都应喷水, 早晨安排在6 点左右, 下午安排在傍晚时进行。

6.2 病虫害防治

6.2.1 病害防治: 竹荪病害主要有青霉、绿霉、毛霉、曲霉、鬼伞菌等, 防治方法是挖净霉杂菌块, 用生石灰在病区消毒, 发菌期也可用500~800 倍多菌灵或托布津溶液喷治。

6.2.2 虫害防治: 竹荪虫害主要有白蚁、红蜘蛛等,防治方法用白蚁灵或新鲜石灰撒在害虫出入处。

7 采收

7.1 时间

竹荪接种75 天左右即可出菇采收。单株竹荪采收的最佳时间是菌蕾破口之后, 小实体刚露出1cm 即可采收。1 天3 次, 分别为上午6~7 时、8~9时、10~11 时各采收1 次, 以防漏采。

7.2 方法

用削利的竹片, 从菌托底部切断菌索, 并尽快摘去菌盖, 除去菌托。

8 加工

采收回来的竹荪要及时加工处理, 等竹荪充分伸展后立即排到竹筛上, 底部对齐, 排列整齐,放入烘干机中烘干, 烘干取出后稍微回软即可分级包装销售。

猜你喜欢

竹荪培养料套种
“竹君”食疗菜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方法与技术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马铃薯间作套种模式效益对比试验
蘑菇培养料的发酵技术
一碗竹荪汤
每期一道养生菜:竹荪排骨汤
林农的林下经济
新疆:红枣地套种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