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生命成长的乐园

2007-04-23刘畅

人民教育 2007年8期
关键词:教职工中关村学校

刘畅

北京市中关村一小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确立了“自主发展,主动适应”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学校发展的鲜明特色。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始终坚持这一办学思想,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一、依靠科学、人文的指导思想自主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整合与并举是时代发展大势,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是现代教育不可分割的两方面。中关村一小所秉承的“科学启智,教育立身”的精神,正是实施科学与人文教育的体现。

1.以科学、人文的发展目标确立方向。

五十多年来,中关村一小在历任校长和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以优良的教育教学业绩,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优质品牌学校。

2003年9月,我接任校长后,组织教师、邀请专家,经过反复论证,制定了《中关村一小2010发展纲要》,确立了学校自主发展的总目标,努力实现“三名”、“三化”工程,即:办名校、出名师、育名生;打造多元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品牌学校;到2010年,力争使学校成为学生的健康乐园、教师的幸福家园、北京市的绿色花园、国家级的品牌校园、世界级的知名学园。

为确保《纲要》的落实,学校还制定了《中关村一小2010行动纲领》,详细拟订近期三年目标,粗略规划远期三年目标。学校又对发展目标作进一步细化,分学期、学年完善实施过程,将目标、任务具体分解到每一个科室和个人。为了使学校的办学目标成为教职工的共同愿景,大家都围绕《纲要》制定各自的规划,设计个人教学生涯和发展目标。

2.以科学、人文的学校管理激发活力。

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在学校所有教育资源中,教师是第一资源。我们提出了12字的管理方法:尊重关心、知人善任、民主参与。

尊重关心。学校领导者只有真心实意地理解、尊重教师,使教师的需要获得满足,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才能充分、有效地释放。在学校管理当中,我们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教职工的父母亲去世,我们把安慰送到家中;献血的教师由校领导一一送回家里才放心;国庆节前夕,我们去看望远在山区的支教老师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位教师,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最好的自我,是我们努力实践并追求的目标。

知人善任。在管理中不但要用管理约束人、规范人,更主要的是发展人、培养人,帮助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展示自我,成就自我。在用人上,我们不求全能,用其专能,扬长避短,有效地激发了教职工的活力。比如:原来担任班主任的刘璐老师有京剧特长,她主动请缨组建小梅花京剧团,很快就初见成效;赵宇老师喜欢信息技术,我们就和英特尔公司合作,开设相关的校本课程,学生们的调查報告受到英特尔公司的赞赏;于本和老师对计算机、摄影情有独钟,学校安排他到计算机组教学,并兼任学校摄影,现在他如鱼得水,信心倍增。

民主参与。我校的教代会制度集中体现了民主、人文的管理风格。凡是决定学校前途命运、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制度,领导都要放手发动教职工充分酝酿、讨论。越是棘手的问题,越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千方百计让教职工畅所欲言。重大问题和敏感问题,都坚持从教职工中来,到教职工中去,循环往复多次,力争把教职工的思想、意愿、情感凝聚在决策中。

科学、人文的管理使教职工认识到自己的重要,以主人的姿态投入工作,在精神上有满足感,在心态上有平衡感,在意识上有成就感。

二、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在中关村一小,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一直是重中之重,现已初步形成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机制,通过观念驱动、环境推动、机制拉动,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有利条件。

1.观念驱动。

教师的发展意愿是其自主发展的“原动力”。我们为老师推荐书籍,如《爱的教育》、《赏识你的学生》。组织了“从我做起,构建教师新形象”、“教师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等专题讨论,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同时,我们开设了“名师课堂”,有目的地让教师“走近优秀”、“接近崇高”。朱永新、袁卫星、于永正、张思明、窦桂梅等都曾到我校为全体教师作报告,使大家深受震撼。

要实现专业发展,能否设定适当的发展目标尤为重要。我们在全校开展设计“个人发展规划方案”活动,引导教师明确努力的目标,包括自己的优势分析、实现目标的措施及需要学校提供哪些帮助等,学校组织专家帮助教师完善个人发展规划,并在全校交流,强化教师的理想信念和发展愿望,使之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高质量的定位。

2.环境推动。

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搭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平台,以此形成活泼宽松的校园氛围,推动教师自主发展。

我们在教师中提倡“团队精神”,在《先进教研组评选办法》中专设“团结合作”一项,并坚持“当面锣对面鼓”的沟通方式,针对教师的失误、不足以及面临的困难,提出“善待教师”的口号,使教师敞开胸怀,在教师团队内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校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场所。在指导教师如何开展学习时,我们提出“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主要做到了“五个坚持”,即:坚持结合新课程学习;坚持结合热点话题学习;坚持结合实际案例学习;坚持结合出现的问题学习;坚持同事间相互交流学习。由此使学习与教师的日常工作形成良性互动。

学校每年都为教师选择、购买优秀教育书籍;在每周的工作安排中为教师推荐文章和书籍;要求教师写读书心得体会;举办“读书笔记交流会”,分享读书收获。现在,“学习,才能有效地工作”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学习成了许多教师的生活方式。

3.机制拉动。

学校还构建了“以学校为本位,以教师为主体”的发展性培训机制,为教师的自主发展和自我超越提供条件。

学校成立了“专家工作室”,每周请来各学科的专家,给教师的课堂“把脉”,为教师解惑,不断给予指导。专家的引领,使广大教师走出思想上的误区,提升了理念,夯实了基础,培养了技能。

同时,学校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提供平台。首先,我们坚持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把备课任务合理分解,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其次,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春华杯”评优课、新教师的亮相课、教研组内的研究课,等等,以课堂为研究室,真正把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第三,学校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专业研讨,强化其专业自豪感,找到各自的专业生长点。凡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都要作一次学习汇报,不但要讲新观点、新理论,而且要加入自己的观点与教学实例。第四,我们把课题研究作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专业化程度的有效渠道。目前学校有国际科研项目1个,国家级科研课题4个,北京市科研课题6个,海淀区科研课题22个。第五,每学期,各个教研组至少有8次的“以课例为载体”或“以问题为核心”的专题研讨活动,根据主题开展研究,不同观点的碰撞使教师们的思考愈加深入。

此外,反思是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学校积极提倡教师撰写“教育反思”:一是随笔类反思日记。二是围绕课堂教学的教后记。每学期,教师们上交的教育教学案例、反思、随笔等近千篇,学校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编辑成册,为老师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我们正努力追求一种“研究工作化,工作研究化”的境界。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命脉,也是中关村一小能够稳居名校之列的保证。为了使教学质量能够稳中有升,我校下大力气实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通过“自控”、“互控”、“校控”的途径,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自控”就是每位老师认真按照“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反馈—校正”的程序来工作;“互控”就是每个学习单元由年级组统一进行学情监测,及时了解情况,查漏补缺。“校控”就是学校每学期定期进行学科抽测,通过试卷分析来反馈教学成果。

我们征求教师的意见,制定了《中关村一小课堂教学评价要素及指标》,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技巧的实施、教学步骤的设计、教学效果的体现等诸多因素来考查一节高标准的课,以此作为评价教学的量化指标,让每位老师对照指标进行自评、自测、反思和改进。

所有这些活动都贯穿了这样的管理思想:发现和尊重教师的价值,在活动中肯定教师的发展,在活动中让教师体验成功,在活动中焕发教师的教育生命激情。

三、依靠全面加特色的多元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生动发展。

学校是通过培养学生来为社会服务的。我校坚持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学有特长,“成人”与“成才”教育并重,努力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好学博学、学有所长的人。

1.奠定学生成人之基,培养身心健康的人。

我们既着眼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大处,更注重言谈举止的小处。我校的德育工作本着一个指导思想,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中寓大,使德育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首先,我校提出了“三个学会”教育活动,即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学会冲厕。各年级制定详细的养成教育内容,学生自编自唱“三个学会”童谣,各班展开检查評比,向全校同学征集“文明小使者”的徽章设计。学校先后举办了“‘三个学会伴我成长———播撒习惯的种子,收获文明的果实”的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和“我为自己喝彩”的“三个学会”学生论坛等活动,扎扎实实地通过细节教育,使学生在文明习惯方面有所提高。

其次,学校注意把握时代脉搏,因势利导地开展德育。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我校成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关村一小宇航中队”,宇航中队的队员们走进梦寐以求的航天城,与航天员面对面、手拉手,真实地体验航天员的生活,感受宇航精神的伟大。队员们还向北京市少先队员发出了“学习航天精神”的倡议。此外,“全国十佳法官”之一的宋鱼水,曾来到学校为学生们做法制教育报告。美国女作家朱迪·弗莱德曼笔下的环保使者———杰利·杰米来学校给学生们讲解环保知识……无论是行业英雄,还是时代先锋都成为孩子们学习做人的老师。

学校还利用独特的地域优势,充分发掘社区和家长资源,成立“百名家长顾问团”,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我们利用中科院和中关村的科技文化优势,与中科院联手成立“少年科学院”,开展“走进科学院,走近科学家”系列活动,举办“学生百场科普知识讲座”。

2.构建书香校园,培养好学博学的人。

来到中关村一小,信步走在校园的长廊里,一张张写满中华传统经典佳句的文化板呈现眼前,让人于有意无意间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厚重与博大。同时,中国文化长廊、世界文化长廊、各国国旗长廊,更让学生们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世界。而楼道内的流动小书架,教室内的图书角,使学生与书籍成为好朋友。

学校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创建书香校园”主题活动,让文化板、流动小书架成为学生课间休息时的精神快餐。清晨,传入耳际的是学生们的诵读古诗文声;午休时,主持人会在广播中解读文化板的内涵;放学时,学生会在校门口的文化展板前驻足……学校开设德育校本课程,成立国学社,每周有固定的两课时让孩子走近唐诗宋词。此外,读书征文、读书演讲、制作手抄报、采编书签、触摸甲骨文等活动,使“好读书、读好书”逐渐成为师生们的学习、生活方式。

3.开展特色教育,培养学有所长的人。

学校成功的标志是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学生的成果。我校为全体学生的潜能发现和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努力打造以科技教育为龙头,体育、艺术教育齐头并进的特色教育。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改建或扩建了宇航研究室、机器人实验室、无线电实验室等特色专业教室41间,在不同年级开设了十多门体现时代气息和学生需求的特色课程,并编写了相应的校本教材。如今,我校的特色教育活动已发展成具有四十多个门类、一百多个教学班的全员参与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率100%。诸如纸服装设计制作、面塑制作、航空模型制作、电脑动画设计、无线电测向、国际象棋等由教师自行编写的校本教材,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无论是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学校均注重文化内涵的提升,以科技启迪人、以文艺陶冶人、以运动锻炼人。一批兴趣广泛、学有特长的学生在这里展翅飞翔。

4.探索办学模式,以国际视野培养全面人才。

近年来,我校抓住机遇,成立国际部,把“以国际视野培养全面人才”作为办学目标,注重教育民族性和国际性相融。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既保留我国重基础、重训练的教育传统,又吸收西方国家重个性、重自主的教育风格,创造多元化的教育图景。

在中关村一小,外籍学生浸润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师生间的友爱、书香四溢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中国学生也在感受着多元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在和谐的交往和学习中互相补充,汲取精华,收获了更多课本外的知识,享受到了与世界牵手的快乐。

“自主发展,主动适应”,秉持这一办学理念,让所有的中关村一小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让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乐园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教职工中关村学校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中关村产业孵化链发布
中关村
学校推介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中关村的记录者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2013年中关村节能环保业总收入2500亿元 同比增18%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